“钧瓷挂红,价值连城”这句话是怎么来的?一个元代钧窑三足炉

俗话说:“钧瓷挂红,价值连城”。北宋钧瓷就连碎片都被后人鑲金嵌玉,挂在身上作为装饰品,可见其稀少、珍贵。

汝官哥钧定,是后人青睐的宋代五大名窑,其中钧窑的烧造始于唐代,历经北宋和辽代,金代,元代,明代,到了明万历时期,为了避讳明神宗朱翊钧的名讳,只好改名,好像改叫冰瓷,本来北方窑口就在景德镇窑的冲击下苟延残喘,这下连数百年的名窑品牌也没了,从此以后钧窑一系便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

封建社会的家天下就是这样的,皇帝叫钧,钧瓷都得改名,哪怕你叫了几百年,康熙叫玄烨,玄武就改叫神武了,玄武这个词不是叫的更久吗? 

“钧瓷挂红,价值连城”这句话是怎么来的?一个元代钧窑三足炉

​ 书归正传,这是一个挂红的元代蓝釉钧窑三足香炉,这个香炉体量在钧瓷里算大的,因为有个说法叫“钧不过尺”。为什么说“钧瓷挂红,价值连城”呢?答案就在这个香炉上,我不说你未必能注意到,红斑上面的口沿略微下塌,明白了吗?想要烧出红色钧瓷来,温度得高,且不说技术条件能否达到维持高温,就算是温度够了,瓷器也烧塌了。这就是当年红色钧瓷成品很难得的原因,主要靠运气。 

“钧瓷挂红,价值连城”这句话是怎么来的?一个元代钧窑三足炉

​元代是商品经济大发展的时期,钧窑一系在元代窑口众多,遍布山西,内蒙,河南,河北,为了加强装饰效果,也为了迎合“钧瓷挂红,价值连城”这种心态,元钧创造出了人为点画的红斑,但是即便是人为点画,仍然难以烧出红色来,黑紫色的居多。像这个三足香炉无意间烧出红色斑块来的,更加罕见了。

钧瓷出名也是源于宋徽宗,他修了一个皇家园林,名叫“艮岳”,《水浒传》中的青面兽杨志,就是因为押运修艮岳的花石纲途中船沉了而被撤职查办的。艮岳里面的花盆,都是钧瓷,宋徽宗是艺术家,他讲究的就是钧瓷的窑变这样的浑然天成。

“钧瓷挂红,价值连城”这句话是怎么来的?一个元代钧窑三足炉

​ 可惜艮岳刚刚建好,徽宗还没来得及享受就做了金人的俘虏,金兵本来也没打算在中原常住,所以将汴京洗劫一空,北宋历代皇帝后妃的陵寝也没有放过,后世的盗墓贼什么年代的墓都盗,唯独北宋的皇家墓葬不碰,不用费功夫挖了,金兵当年一根针也没有留下。很多北宋皇家瓷器书画后来的流传于世,也是由于这次规模宏大的有组织劫掠,可是谁会拿一个屋角、院落、园林里的花盆呢?大部分都砸碎了,没碎的也被泛滥的黄河淹没于地下,北宋皇家钧瓷的难得一见,原因大概如此。

“钧瓷挂红,价值连城”这句话是怎么来的?一个元代钧窑三足炉

​ 北宋钧瓷太难得了,一生中未必能有机会,元代钧瓷也很值得收藏,尤其是天然挂红的。

天津宏蒙轩古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