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人們總是認為孩子的學習成績基本上是由智商和努力程度來決定的。
但事實並非如此。腦科學家通過長期的實驗和研究發現:
情緒健康才是孩子學習成績優秀的基礎和保障,決定了一個人能否、或能夠在多大程度上發揮他的潛力。
為什麼情緒健康能夠決定一個人的學習成績?
因為只有人在心情愉快,情緒積極的時候,大腦才能產生腦電α波,α波狀態下大腦能夠發揮最佳功能,是人進行學習記憶,開展學習活動的最佳狀態。同時它能提高人體免疫力,也是有利於保持身體和心理健康的最佳狀態。
也就是說,對於學習,快樂積極的情緒能幫助大腦產生最有利於學習的腦電α波,讓大腦進入最佳狀態,帶來高效率的學習。
相反,當人處在焦慮、緊張、厭惡、煩躁、憎恨等消極情緒中時,人腦中沒有這種有益的α波,而是β波佔多數,更糟糕的是,此時大腦還會分泌大量的有害激素,如去甲腎上腺素,等等,不但大腦的很多功能會受到抑制、關閉,而且會危害人的神經系統和身體各項機能,人體免疫力也會下降。
腦科學家Ashby提出:多巴胺被稱為“腦的愉快神經遞質”,它能提高思維的靈活性, 使人克服習慣化反應的能力增強,而適度的積極情緒會使人腦的前扣帶皮層、中腦區域的多巴胺水平升高 。
多年前,人們就已經發現了情緒對人腦的巨大影響力,並認為人腦中管理情緒的“情緒腦”和負責學習的“認知腦”是分開的。隨著研究的深入,如今的腦科學家不再認為人腦中有一套專管情緒的“情緒腦”,而是發現“情緒腦”其實在大腦中無處不在:
腦科學家Pessoa經過研究後總結出:
關鍵情緒腦區,有下丘腦、伏核、杏仁核、眶額皮層、前扣帶回、腹內側前額葉皮層。擴展情緒腦區,有海馬、腦幹、導水管周圍灰質、腹側被蓋區、基底前腦、前腦島、前額葉、顳上溝、後扣帶回、顳葉前部、軀體感覺皮層。
可見“情緒腦”的牽涉腦區非常廣泛,涉及了從大腦皮層到皮層下的廣大區域。而且,以上所有腦區除了負責掌管人的情緒功能,同時也負責其他的功能,如學習或認知活動,“情緒腦”活動從來不是單一的,而是與認知活動一起,在兩者高度的連接和整合中同時進行。
也就是說,當人在學習的時候,“情緒腦”和“認知腦”在神經結構及功能上是高度交互的,它們相互影響,相互作用,情緒時刻在影響和改變著認知,控制著人的學習效率。
而其他的腦科學家,比如鮑梅斯特等人更是發現了:情緒活動不但不會和學習活動分開,而且它們之間還存在競爭關係:
情緒活動、學習或認知活動,兩者都需要佔用人的注意力,但是在同一時間點,人的注意力資源是有限的,如果更多的注意力被情緒佔用,那麼就意味著分配給學習內容的注意力就很少。
同時,科學家還發現:情緒壓抑是一種非常消耗注意力等心理能源的過程。情緒壓抑能使人的大腦瞬間達到飽和狀態,然後再也沒有力氣和空間去做與學習有關的事。
因此腦科學家認為,不能適當地宣洩、調適和管理情緒,對人來說是一種非常耗費能量的行為,
無論是學習還是什麼,都會讓人產生一種無力感。壞情緒久了,人會很累。
而腦科學家Schupp等人通過科學依據給人們道出了原因:
與無情緒、積極情緒相比,消極情緒誘發了更大的P300波幅,提示了消極情緒調動了更多的腦區、更多的神經結構參與情緒的信息加工。(
P300波幅,反映的是大腦在信息加工時對有效資源動員的速度)正因為壞情緒極大地消耗著人的大腦和體能,因此人會感到很累。
而且,還有一個很壞的消息:研究者Dolcos還通過一種圖片實驗,發現人腦對情緒信息的加工活動具有優先權。打個比方,當大腦同時面對情緒活動和學習認知活動時,大腦會首先去處理情緒活動,尤其是壞情緒,這就是優先權。而學習活動呢?則被遠遠扔到一邊了。
即使是在學習過程中,情緒的影響也是“形影不離”。
認知神經科學家認為:任何一項高級的學習過程,都是由注意、記憶和執行控制等認知活動構成的。
情緒對學習的影響,就是通過它與學習過程中的注意、記憶、執行控制等各項活動的相互作用來實現。
在注意方面,積極情緒能使人保持注意力集中的良好狀態,同時增加了注意轉換的靈活性,擴展了注意廣度、 使更多的信息進入記憶;
在記憶方面,積極情緒能增強記憶的更新、優化記憶的認知加工,使人對學習內容記得久、記得牢;在執行控制方面,積極情緒加強了前扣帶回對各種可能解決方案、各方案之間關聯性的檢測,協調人的執行控制功能,因此幫助人更快地決策、行動,提高了人的創造性和學習效率。而恐懼、緊張、焦慮等消極情緒卻能極大地阻礙、損害學習過程中的各認知活動,嚴重抑制人腦的功能,對孩子的學習極為不利。
事實上,腦科學家表示,情緒對學習活動的影響是一個十分複雜和精密的過程,其實際的影響力比當前所知道的要大很多很多。
因此腦科學家建議,情緒對人的學習活動具有如此重大的影響,每一位父母或教師都應關注、並努力做到關愛和引導孩子的“情緒腦”,讓孩子學會合理、有效地管理情緒狀態,這樣,才能打開他們的智慧之門,使他們的學習進入良性發展的軌道。
通過以上總結,作為教育者,無論是家長還是教師,一味強調用功其實是不科學的。首先了解孩子在學習時的情緒、精神狀態,這樣才能對症下藥。讓孩子在愉悅的心境、大腦發揮最佳功能的狀態下進入學習活動,才能使孩子得到高效的學習,取得理想的成績。
正如教育學家所建議的,不給孩子提過高要求是一個不錯的主意,畢竟,大腦最怕的就是壓力。除此之外,怎樣讓孩子喜歡學習,在學習中快樂,教育者能做的還有好多好多,在以後的文章中我會繼續和大家探討。
閱讀更多 心理與家庭教育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