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單有五指石,且看差干鎮「山水田園畫」如何繪就?

從平遠縣城一路驅車向北前行,沿路不時可以看到五指石風景區的指示牌,越靠近差幹鎮,路邊所見的酒店、飯店招牌越密集,從側面顯現出這個旅遊小鎮的人氣。

差幹鎮是地處粵、閩、贛三省交界處的邊陲小鎮,近年來憑藉秀麗的山水、奇峻的丹霞地貌以及新奇的高空棧道、玻璃棧道帶旺了人氣。數據顯示,2017年僅其境內的五指石景區接待遊客數就達48.67萬人次,實現景區綜合收入4500萬元。

“單憑五指石還不夠,我們要做好山水田園文章,進一步豐富旅遊業態,把遊客留下來。”差幹鎮黨委書記顏德華認為,留住遊客才能進一步放大旅遊經濟效益。圍繞豐富業態,差幹鎮進一步調整旅遊產業發展空間結構,重點打造一鎮一帶四區,做好山水田園這篇大文章,加快推動旅遊特色小城鎮建設。其中“山”為建設五指石丹霞生態旅遊休閒區,“水”為建設煙雨松溪旅遊度假區,“田”為建設差幹美麗鄉村旅遊體驗區,“園”為建設塔子裡農業旅遊觀光區。

不单有五指石,且看差干镇“山水田园画”如何绘就?

挖掘生態資源

▶▷旅遊接待人數6年增長30倍

正值仲夏,五指石景區內奇秀的紅石周圍綠樹婆娑,連接著山頭和山腳的索道纜車忙碌地運送著遊客。古樹掩映下的玻璃棧道,穿著防滑鞋套的遊客小心翼翼地扶著欄杆,向前挪動,感受著腳踩百米懸空玻璃帶來的刺激。玻璃棧道對面,沿著懸崖峭壁逶迤穿行的高空棧道上,遊客們“咔擦、咔擦”按下快門留下眼前的美景。

“外面是近40℃的高溫,而五指石內體感溫度立即下降了三四度。”正在沿山攀爬的遊客陳敏怡說,她從潮州來,此次已是她第二次來五指石景區,這裡綠樹映照的秀美景觀是夏季的旅遊勝地。

天氣炎熱,也難擋遊客熱情。廣東五指石旅遊產業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楊學能介紹,暑期來臨,遊客數量逐日增加,平均一週的遊客量可達1萬人。“平日遊客也很多,到了節假日更是人頭湧湧。最高峰是去年大年初五,當天景區遊客人數達到1.5萬人,營業額達200多萬元。

誰曾想,而今盛名梅州市內外的五指石景區,在2014年前,僅有周邊人遊覽,其壯麗的景色深藏閨中少有人知。

五指石景區自1995年進行開發,彼時並未進行產業打造,而是收著低價門票,供給周邊市民爬山遊覽。2010年,“中國丹霞”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後,五指石景區迎來了發展轉機。

不单有五指石,且看差干镇“山水田园画”如何绘就?

差幹鎮主動邀請省、市、縣的專家為差乾的發展把脈,探索“發展真經”,依託五指石生態旅遊產業園的建設,打造出一個旅遊專業鎮的發展規劃。

2013年,五指石高空棧道築成對外開放,一下便激活了老景區,吸引眾多遊客。“良木”漸成,待“鳳凰”棲息。通過招商引資,2014年,平遠縣政府與廣東五指石旅遊產業股份有限公司達成合作共建協議。創全市先河,打造出以企業推進景區建設、政府完善基礎設施配套的開發模式。五指石景區的開發正式步入發展快車道。

幾年來,五指石景區先後建成了索道、高空棧道、玻璃棧道、地質博物館、商業街等項目;遊客服務中心、停車場、綠道等基礎設施相繼完善。

“一條棧道盤活了一個景區,一個景區帶旺一個鎮的旅遊市場。”按照五指石景區的開發模式,2015年,長布半島旅遊休閒度假區(松溪河景區)正式交由廣東逸景文化旅遊發展有限公司進行開發,打造集鄉村旅遊、高端接待、度假別墅於一體的粵閩贛休閒度假目的地、客都鄉村旅遊開發樣板。“目前已完成整體規劃、一期土地徵地,正在進行長步大橋、特色街區、酒店一期工程建設。”長布半島旅遊休閒度假區副總經理薛小龍介紹。

在五指石景區、松溪河景區的帶動下,差幹鎮的旅遊產業得到了快速發展。2011年差幹鎮景區旅遊接待人數僅2萬多人,2017年,該鎮旅遊接待人數已突破60萬人,僅6年時間,接待人數增加了30倍。五指石景區在2015年被評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

推動產業轉型

▶▷從資源消耗型產業到生態型產業

旅遊產業漸漸成為差幹鎮經濟發展的主導產業,圍繞旅遊產業打造特色小鎮也成為了差幹鎮發展的新方向。

事實上,差幹鎮的產業發展經歷了兩次轉型。第一次是由五指石景區開發而帶動的,從資源消耗型產業向資源旅遊型產業轉型。隨著鎮域內遊客人數逐漸穩定,差幹鎮目前正進行著第二次轉型,由資源旅遊型產業向休閒度假型產業轉型。

差幹鎮生態資源十分豐富,森林覆蓋率高達86%。正如全國大部分山區鄉鎮走過的發展道路,差幹鎮也曾艱難探索過以木材行業、農副土特行業、石材行業、酒行業等作為龍頭產業來大力發展經濟。這些產業在一定時期內確實為差幹注入強大的動力,帶動了人民群眾生活水平的提高。然而,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這些傳統行業要麼受制於資源有限,要麼受制於銷路單一,要想進一步發展則遇到了瓶頸。差幹鎮面臨著產業轉型。

不单有五指石,且看差干镇“山水田园画”如何绘就?

謝傳文曾是一名木材廠的老闆。2011年,他開了已有11年的木材廠因訂單縮減、勞力難招等原因而休產。在家休息了2年後,謝傳文發現差幹鎮的旅遊勢頭強勁,但餐飲、住宿等配套少有,便有了建農莊的打算。

2017年初,謝傳文在木材廠舊址上建成的五指石休閒度假山莊正式對外營業,這個集餐飲、會務、休閒度假、蔬果種植於一體的農莊,開業第一年就為謝傳文帶來了200多萬元收入。“這是利己又利環保的項目。不用砍伐木材,保護了生態資源,在山坡上種植果樹和珍貴樹種還可以保持水土。”

謝傳文是差幹鎮木業產業轉型第一人,卻不是唯一一人。近年來,差幹鎮內的大型石材、木材等企業逐漸轉型融入到旅遊產業建設中。他們有的開設農莊、民宿,有的辦起了農家樂、農家果園。他們都在產業轉型中獲利,並拉動附近村莊人口就業。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差幹鎮共有各類農家樂、飯店、酒店、民宿48間,旅遊直接從業人員300多人,帶動就業2000多人,全鎮近一半勞動力實現了在家就業。

不单有五指石,且看差干镇“山水田园画”如何绘就?

隨著五指石景區設施設備逐步完善,各項遊樂設施已缺乏新鮮感,旅遊人數經歷一段時間陡增後趨於平緩。如何留住遊客過夜,進一步刺激遊客消費成為差幹鎮旅遊產業發展主要思考的問題,差幹鎮也因此迎來了第二次產業轉型。

廣州來的王思敏與家人在塔子裡基地租了一間木屋客房,準備休閒地度過週末。“抬頭就可看到五指石景區。”王思敏說,在這裡,白天可欣賞秀美風光,晚上則有蟲林鳥語聲相伴。靜靜感受著樹林靜謐,工作壓力拋諸腦後。“這裡就像一個與世隔絕的‘世外桃源’。”塔子裡基地與五指石景區直線距離不足1公里,該基地臍橙種植面積3000多畝,集觀光、採摘、休閒、度假為一體。

在資源型旅遊產業逐步成型的基礎上,差幹鎮大力推廣“合作社+農戶”“景區+民宿”和“農莊+遊購”等多種經營方式,成立了臍橙合作社、牙子寨合作社等,充分發揮五指石景區的龍頭作用,通過種植臍橙、靈芝、仙草、葡萄等一批特色農產品,拓寬銷售渠道,促進農民增收致富。“而今,遊客不僅可以觀賞自然風光,也可以休閒娛樂,遊客自然會留下來過夜消費。”塔子裡基地負責人黃長平說。

“在新的發展形勢下,差幹鎮積極走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新路。”顏德華說,生態資源是差幹鎮的優勢資源,兩次產業轉型,真正實現生態產業化發展,為旅遊特色小鎮建設奠定基礎。

豐富旅遊業態

▶▷構建“一點兩面一產業帶”發展格局

“奇峰林立、溝壑縱橫、赤壁丹霞”是五指石景區的金字招牌,步入五指石園區,可見位於遊客服務中心後的一棟客家風格建築外牆採用了大片的紅色來裝飾。

“這正象徵著丹霞地貌。”差幹鎮黨委委員、武裝部長謝偉傑介紹說,該建築是廣東平遠地質博物館,於今年4月份對外免費開放,遊客可在館內全面瞭解平遠地質結構和地球生成源起等地學知識。

在地質博物館幾百米開外,正是貴妃湖水域。“如今水域的景觀帶建設已接近尾聲。”謝偉傑說。

在更遠處的長布半島旅遊休閒度假區,河道的修整也在穩步推進中。

這些都是差幹鎮全面豐富旅遊業態而加快實施的項目。

不单有五指石,且看差干镇“山水田园画”如何绘就?

“我們要一步步將差幹鎮的旅遊品牌擦亮,山上藉助五指石把客人引過來,山下通過長布半島的互動娛樂設施把遊客留下來。”顏德華認為,旅遊要做好老人與小孩的文章,將人口紅利轉變為消費實力。

圍繞著留住遊客腳步、讓遊客“有吃有住有玩”的目標,差幹鎮調整旅遊產業發展空間結構,重點打造一鎮一帶四區,積極創建差幹旅遊特色小城鎮,打造松溪河生態景觀帶,著重做好山、水、田、園四大旅遊區。

其中,旅遊特色小城鎮以能吸引和留住旅客、實現經濟效益為目標,著力構建“一點兩面一產業帶”發展格局。

“一點”是指在項目打造上首先抓好已有的旅遊王牌——五指石景區,通過打造新的景觀增長點,不斷提升吸引力。

“景區要發展,就是要不斷進行更新,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優,避免同質化競爭。”楊學能說,目前五指石景區正在加快長6.9公里的二期高空棧道建設步伐和貴妃湖環湖景觀帶建設項目。同時計劃打造萬安寨觀光電梯和規劃西山林場綜合服務點。“以後會重點突出休閒度假功能,加強體驗、拓展項目的開發。”

在“兩面”發展上,“一面”是一河兩岸,即長布半島旅遊休閒度假區和金星沿河休閒帶建設。目前,長布半島橋樑主體工程建設已動工,第一期第二批次徵地工作已啟動。而金星沿河休閒帶正在建設中,力爭在國慶前建成。“另一面”,差幹鎮計劃將塔子裡3000畝臍橙觀光基地與松溪橋鹽上米下的古驛道活化利用結合起來,打造成果園採摘和徒步運動的體驗基地。

在產業帶發展上,差幹鎮計劃將特色小城鎮與鄉村振興結合起來。

“鄉村振興是我們在發展過程中的大課題。”顏德華說:“打造特色小城鎮的根本在於以產業帶動,實現村民富裕的目標,所以在發展過程中村民收入、幸福感的提升是重要評價標準。”

差幹鎮近年來每年接待遊客量為60多萬人次。人流旺,是產業帶動的有源之水。

為加強產業帶動效應,差幹鎮計劃加強農業與旅遊的融合發展,通過改造塔子裡臍橙觀光基地,結合新農村建設,打造金星、羅車灣、黎坊三個田園體,促進農民增產增收。

此外,還將加強旅遊與工業的對接,積極引導本地有實力的企業開發有地域特色、有文化內涵的旅遊商品、紀念品和特色農產品。

同時將圍繞完善旅遊業態的要求,提升旅遊配套設施,通過建設休閒遊樂場所、購物街、民宿等,留住遊客,增加消費,為村民提供就業崗位、創業機會。

■對話

平遠縣差幹鎮黨委書記顏德華:

走農旅結合的綠色發展之路

不久前召開的梅州市委七屆五次全會提出“樹立產業生態化、生態產業化的新觀念”,差幹鎮擁有豐富的生態資源,在打造旅遊特色小城鎮過程中如何融合生態與產業,實現高質量發展?南方日報記者就此專訪了平遠縣差幹鎮黨委書記顏德華。

南方日報:梅州正在走生態富民強市之路,差幹鎮擁有豐富的生態資源,圍繞梅州市“生態功能區”的定位,差幹鎮在建設特色小城鎮過程中,如何借力優勢,實現高質量發展?

顏德華:差幹鎮通過旅遊產業發展輻射帶動全鎮農業及第三產業同步發展,走“農旅結合”的綠色發展之路。

一方面,推動旅遊產業發展,依託五指石景區等龍頭景區,積極引導當地農民投身至民宿、農家樂、現代農業示範基地等旅遊配套項目建設中,並積極組織旅遊服務人員培訓,提升其服務水平和服務意識。

另一方面,通過旅遊產業帶動傳統農業轉型升級。大力推廣“合作社+農戶”“景區+民宿”和“農莊+遊購”等多種經營方式,藉助景區人氣,打響臍橙、靈芝、仙草、葡萄等一批特色農產品品牌,拓寬銷售渠道,促進農民增收致富,形成特色鮮明、串珠成鏈、結繩成網的產業區帶,實現鄉村旅遊與客家文化、景區景點、特色農業有機結合。

南方日報:差幹鎮旅遊產業發展已進入正軌,圍繞特色小城鎮建設,差幹鎮的旅遊產業還將有哪些規劃?

顏德華:接下來,我們將主要圍繞“一引擎兩重點”主線展開,同時結合新農村示範村建設發展鄉村旅遊。

一是大力推進以五指石景區為龍頭的項目建設,打造新的景觀增長點。加快長6.9公里的二期高空棧道建設步伐;完成貴妃湖環湖景觀帶建設;規劃西山林場綜合服務點建設,打造萬安寨觀光電梯,持續發揮五指石景區的龍頭拉動作用。

二是推動長布半島旅遊休閒度假區和金星沿河休閒帶建設。同時,將塔子裡3000畝臍橙觀光基地與松溪橋鹽上米下古驛道活化利用結合起來,打造成果園採摘和徒步運動的體驗基地。

三是全面鋪開新農村示範村建設,將差幹鎮境內的三達村、差幹村、加豐村、湍溪村等聯動發展,充分挖掘其紅色文化史實和自然村落歷史人文典故,連點成線、連線成面,形成生態富民帶,使之成為平遠打造一城一區一帶、推進全域旅遊建設中最重要,最活躍的一個產業帶。

南方日報:在特色小城鎮的規劃建設過程中,差幹鎮還有哪些發展瓶頸需要突破?

顏德華:差幹鎮的節假日交通“瓶頸”尚未完全突破,潛在的區位優勢尚未凸顯。我們打算快速連通鎮內鎮外道路,進一步方便差幹鎮旅客進出。目前,差幹鎮正在加快推進國道G358線(原S331線)差幹至八尺段28公里路面改造工程,路基平整工作已基本完成。按規劃,G358線將繞開圩鎮,以提高圩鎮土地利用效率,進一步促進擴容提質。

大事記

●2007年,差幹鎮被評為第二屆廣東省自駕遊最優景點

●2014年,通過引進廣東五指石旅遊產業股份有限公司與平遠縣綠洲旅遊開發公司合作共建五指石景區,由企業投入3.8億元整體開發景區,先後建成了高空棧道、索道、玻璃棧道、地質博物館等項目

●2014年11月,成功申報“省級旅遊專業鎮”

●2015年,引進廣東逸景文化旅遊公司,計劃投入4.08億元開發建設長步半島(松溪河)景區,打造集鄉村旅遊、度假別墅等於一體的粵閩贛休閒度假目的地

●2015年,差幹鎮獲得“十佳旅遊鎮”稱號

●2017年,全鎮實現生產總值37551萬元,其中特色產業(旅遊業)總產值1.5億多元,佔比40%

【來源】南方日報

【文字記者】藍單 張柳青

【攝影記者】何森垚

【通訊員】朱雙玲

不单有五指石,且看差干镇“山水田园画”如何绘就?

【作者】 藍單;張柳青

【來源】 南方日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