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曾进口过一些美国先进装备,收获最大的是什么?

CD001A


在上个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中美蜜月期中,美国对当时的中国简直是"倾囊相授"。不仅将中国的国防工业体系梳理了一遍,还给中国出口了相当一部分先进的武器和技术。虽然这些武器在美国人看来是"古董和垃圾",但在美国的帮助下,中国的国防军工力量火箭般上升。

很多人都认为在中美蜜月期中,除去没能完成的歼-8改型"和平典范",中国最大的收获就是美国进口的24架西科斯基S70(连军用的UH-60都不是)黑鹰直升机。但是在这段时期内,除了美国与中国进行了大量的直接交易外,更因为美国带头与中国进行科学技术交换,相当一部分北约国家也开始与中国做起了技术转让。而这其中的佼佼者就是奥地利生产的M82/224型轻型82mm迫击炮和借奥地利之手出售给中国的L7型105mm线膛坦克炮。

L7型105mm线膛坦克炮是西方国家T54/55危机的产物,与当时西方国家的IS-3危机相仿,在1956年匈牙利十月事件中英国武官大致获得了T54/55坦克的正面装甲厚度之后,英国人认为当时广泛装备的20磅反坦克炮完全无法奈何的了这种先进坦克。于是在1959年英国人实验出了一款新型的105mm线膛坦克炮,这种坦克炮非常出色,出色到即使在后来面对以T72为首的一众第三代主战坦克时依旧有一战之力。这种火炮最早应用在百夫长系列主战坦克,德国的豹1主战坦克也使用的该炮,最有趣的是美国的M1艾布拉姆斯坦克的早期试验型号XM-1用的也是该火炮的美国版M68A1E4。

当时中国作为对抗苏联钢铁洪流的"难兄难弟",英国人很难得的拿出这门炮半卖半送给中国,最主要的是制造该火炮的生产技术,英国人几乎是倾囊相授。在此后,中国除了发展105mm火炮外,中国的高膛压120/125mm火炮均是在吃透了L7火炮的制造工艺之后发展改进而来的。可以说,L7火炮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先进火炮的制造工艺。

L7在西方几乎就是同口径的极致了,随后以德国为首的国家研制出了RH120系列120mm滑膛坦克炮。不过这跟中国就没什么关系了,中国在俄罗斯2A46型125mm滑膛炮的基础上自己改装出了自己的98式坦克炮。这种融合了西方技术思路和东方战术的火炮毫不夸张的说,可以排进世界主流坦克炮前三名。

而L7在中国也经过了诸多发展,其中最有名的就是现在广泛在部队中使用的94式105mm坦克炮,在改进了隔热装置和抽烟装置,并增加了身管长度之后性能有了质的提高,不少军迷甚至因为其优秀的能力称之为"94式舰炮(与二战大和的舰炮重名)"。这种坦克炮现在主要用在ZBD-05突击炮型,11/09型轮式突击炮,15式轻型坦克,以及改到亲妈都不认识的59D型中型坦克上(在这里就不多讲59了,否则成论文了)。

这种火炮时至今日,除了无法面对以T80U,M1A2艾布拉姆斯这种变态的主战坦克外,对于隔壁的勇虎坦克和南边的T-90S来说还是有一战之力的,至于不是主战坦克的任何装甲目标,自求多福吧!


军事观察员东旭


每日点兵,为您解答

80年代是中美蜜月期,有很多美军装备,以民用和军用的名义出口给中国。这里包括了AN/TPQ-37炮兵雷达,黑鹰直升机,LM-2500燃气轮机、等等。但要问对我们收获最大的什么,我明确的告诉你,是和平典范计划!

先介绍一下中美的和平典范项目吧。该项目是中国沈飞·(沈霍伊)和美国格鲁门公司(F-14的研制者)合作的重要项目,主要是将歼-8II战斗机的航电,雷达等设备升级成F-16战斗机的水平。后因特殊原因,最后无果而终。

可能有懂行的人说了,其实不就是1153B数据总线嘛,但其实不然,小编觉得,该项目对我们最大帮助的是美国先进航空工业制度和流程标准的引进和消化。

美式航空标准和苏式航空标准最大的区别就是在于严谨度上,美国方面为了验证一种机体气动外形,那是通过无数风动测试,并且通过电子计算机或者超级计算机算到十分精准,然后撰写的报告厚达几百页。而苏联航空标准,不会像美国那样经常跑风洞,也不会用电子计算机去算,人家用手摇计算机算一个最大值就OK,上什么风动,多麻烦。结果人家的报告只有几页。这里将一个我们的事例,当初,我们在设计飞豹战机的时候,我们沿用苏联航空标准设计原型机,并且不出意外了写出了十几页纸就去欧洲跟英国方面交流去了。结果到了那里,英国狂风战斗轰炸机的相关设计师看到我们的报告后,直接说,我们这是造飞机还是造玩具,然后就把我们代表带进存放狂风战斗机相关资料的坊间,结果一屋子全是狂风战斗机设计草图,我们在数据上只精确到小数点后几位,人家是小数点后几十位。差距太大了。

幸好小编的铁磁曾经是哈工大航空专业的,它的导师就是沈飞的某位专家,是这位专家在课上亲口跟它说的。

美国跟中国的和平典范项目结束后,美方不光向我们转让了1153B设计总线,还把美国全套的航空标准和对歼8II战斗机的修改意见都发回来了。结果我们大沈飞居然把这些关键资料全都扔进杂物间不管了。要不是成飞的宋文骢老先生(歼10总设计师,歼20总师杨伟的老师)去沈飞的时候无意中发现了它们,可能我国航空工业根本不会到今天的地步。

飞豹战斗机的总师——陈一坚,小编所讲的故事不是空穴来风,有兴趣的可以查查央视的《大家》栏目,他亲口跟主持人说的故事。

多说一嘴,小编觉得最对不起国人的国防工业不是沈飞而是我们轻武器的朵大师!毕竟那是国家给的任务,80年代完善歼8,90年代学习苏27,根本没时间学美国航空标准。但朵大师不同了,人家深知通用弹药不好,为了保住自己的研发成果,然后硬着头皮造弹药。沈霍伊真的没法跟他比。


每日点兵


我是兵说,我来回答!

在从美国进口的武器装备中,收获最大的就是黑鹰直升机。中国从美国进口武器的时间为上世纪八十年代,属于“蜜月期”。在这个时间段中国引进了黑鹰直升机,陶式反坦克导弹技术,“霍克”防空导弹,AN/TPQ—37炮兵侦查雷达,MK46鱼雷,M16步枪等武器装备。这里面最好的就是那24架黑鹰直升机了。值得一提的是,上个世纪八十年引进的黑鹰,在汶川大地震救灾中立下过大的功劳。直到现在,引进来的黑鹰直升机有的还在飞。

在黑鹰直升机未来中国之前,中国当时的直升机都上不去高原,然而高原地区却是中国的战略重地。在引进了黑鹰直升机之后,这一现象才得到了改变。刚开始,西斯科基公司派遣的一般性黑鹰直升机也爬不上青藏高原,后来换装了加大推力的直升机才爬上去。这24架黑鹰直升机一进入中国,咱们就把它们当成了宝贝。这些黑鹰直升机直接促进了中国的直升机的发展。如今现身数次的直-20,就被称为中国版的黑鹰直升机。

上个世纪,中国武器装备较为落后。这时候引进它国的武器装备,从而借鉴用于自身发展,也是很正确的道路。如今中国先进装备越来越多,自主知识产权比越来越高。中国现在走的是一条军民融合的国防发展道路,引进它国武器装备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兵说


很多喜爱美制武器粉的各位军事爱好者要问:我国曾购买的美制先进武器有哪些呢,当年没有完成交付就泡汤的又是哪些?答案很显然,买到的24架的黑鹰通用运输直升机、4组AN/TPQ-37反炮兵定位雷达、四台LM-2500-20燃气轮机、MK-36型SRBROC舰载干扰火箭发射器、M16自动步枪、MK46轻型鱼雷、少量的霍克中程防空导弹样品和陶氏反坦克导弹样品,像F-14“雄猫”重型舰载战斗机、F-16“战凖”轻型多用途战斗机、双旋翼支奴干这些军品一架都没有买,有些是实在没钱就不买了,有些是好不容易刚下好订单,但是蜜月期结束,美国佬赖账不交付了。

停机坪上完成交付的我国24架美制黑鹰直升机

上世纪70年代末期,国产武器除了核导弹武器之外,国产的常规武器,尤其是海空军装备可谓是相当弱后的,装备水平弱后西方发达国家40年,弱后苏联也有20年之久。应该说上世纪80年代那时我国向美国进口先进武器是一个绝佳机遇期,众所周知,中国1978年才开始实行改革开放,而且,那时期还基本处于探索阶段,经济成果还很微薄,最多仅限于深圳这类沿海地区。由于长期实行的计划经济制度,中国严重缺乏美元之类的外汇储备,也就是说在整个中美关系蜜月期,虽然美国人愿意把先进的常规武器成品给中国(部分敏感技术除外),但是我国那时除了贫穷还是贫穷,即使对方开价再便宜也付不出多少钱款!哪怕到1989年中美两国之间的武器贸易往来被美国单独中断时,全中国的外汇储备也不到50亿美元(要知道在80年代两伊战争期间,中国制造的坦克火炮武器出口给伊拉克、伊朗两国加上卖给沙特的东风-3的军火,赚回来的外汇加起来都不到40亿美元)。在整个80年代里,特别是前5年的时间里,我国外汇储备不超过20亿美元!

当年我国从美国采购到的4组TPQ-37反炮兵雷达

当然,美制武器装备的性能,先进程度真的属于世界一流。在70年代期间,由于文革等原因,海空军装备几乎处于停滞发展阶段,陆军装备也较为缓慢。歼7、歼8这些都是我们在60年代仿制苏联的第二代国产战斗机,光机体平台性能就已经落后苏联的米格23、米格25,更别说是拿美国F14、F16战斗机相比了,直到2000年初期歼7、歼8还在不断改进,可想而知,在当时如果没有我国经济方面不足的问题,能大批引进美制先进的常规武器对我国而言,意义是非凡的。特别是拿到大批量的美制武器,至少是可以照猫画虎的进行逆向开发,那么我们就可以同步吃透美俄两大军事强国的武器技术以及设计思想。而且在美苏两大国技术基础之上,进一步提升我们自己常规武器研发能力,还能缩短研发时间,效果无疑是事半功倍的。

80年代末正在北京南苑机场飞行表演的美国F16战斗机

如果当初不是因为外汇储备不足的经济问题,那么就不会错过美制成品的常规先进武器装备,之后我国军工技术到目前就必然会显得更加丰富多样,尤其是都得到了美国技术、俄国技术之时。当然,根据我国一贯的军工发展独立思路,非常注重武器进口后从吸收到国产化,就算买回再多的万国牌也不会像印度那样只买到了万国牌的常规先进军火武器库却没有独立的自我研发能力!尤其是我们从当年买到的黑鹰直升机上,通过长达30年的使用和维护保养,终于掌握了10吨级通用直升机的构造和1200W功率涡轴发动机的核心原理,造出了如今的直20;当年“和平典范——中美合作改造歼八II工程”半途下马,但通过接触了1553B数据总线,大大提高了我国国产数据链的制造水平,同时为远超1553B的国产数据总线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军情解析


自改革开放,中美曾有一段蜜月期,89年夏以前,以各种途径,引进了老美的一些军品,包括lm2500燃气轮机、炮兵定位雷达、某型反潜鱼雷、黑鹰直升机、m16自动步枪等。

国内也将数架歼8改型战斗机,运至美国军工厂进行现代化升级改装,但因为80年代末某事件影响,导致合作流产,那几架8爷也留在了美国,迄今仍未回归。

有2台lm2500燃气轮机,用在了052型112驱逐舰上,国内军工第一次近距离接触到燃气轮机,眼界大开的同时,感慨国内主力驱逐舰蒸汽机的落后,成了国内军工研发国产燃气轮机的绝好实物参考。


炮兵定位雷达,参与了某边界冲突战,发挥了巨大作用,某国大口径榴弹炮一发炮,不到几分钟,我军方的炮弹就呼啸而至,几次较量下来,某国大炮竟然不敢开火,步兵没有火炮掩护,这仗还怎么打。

某型反潜鱼雷,补齐了海军在反潜领域的短板,051改型165、166舰驱逐舰、053h3型护卫舰,都用上了该型反潜鱼雷,提升了海军反潜作战的水平。

黑鹰直升机,对陆航意义极大,是当时唯一能上高原的直升机,军工对该型直升机的维护、保养,终于吃透了蜗轴发动机的原理,国产直20是不是很像黑鹰啊?!

在m16自动步枪基础上,国内军工研发了cq自动步枪,尽管未装备国内陆军,却为国家出口创汇,也援助了某些友好国家,对国内新型自动步枪的研发,也起到了借鉴作用。

与美国的军贸,应该说开阔了国内军工的眼界,了解了世界尖端军事科技,以及西方的军事理念和军品设计思路,对国内军品研发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通过歼8改型项目,获得了美国某型数据总线,提升了国内数据链的发展,这个意义是很大的,因为以前设计战机时,没有吹风洞的理念。

对本文有不同意见,欢迎参与讨论,到评论栏目,发表您的高论,谢谢拜阅!

2018年2月17日


国平军史


当然是黑鹰直升机啊,中国的生命线啊

中美“蜜月期”时期,中国政府与美国西科斯基公司签订购买24架S-70C民用“黑鹰”直升机的合同,每架售价700万美元(较新型的UH-60L目前报价为860万美元,MH-60G则为1020万美元)。1984年11月首批4架黑鹰运抵中国天津,最后一架于1985年12月交付。

“黑鹰”是目前中国军队序列中不多的为大众所熟知的美式装备之一,也是迄今为止所拥有的高原性能最优秀的通用直升机。作为山寨王国,“黑鹰”直升机至今无法被山寨,可见其技术含量之高。

汶川地震中这批直升机谱写了一个又一个生命的救赎之旅!

此外 黑鹰直升机还被称为墨脱方舟,当年墨脱发生灾难,黑鹰直升机是除了人和牦牛之外唯一能到墨脱的交通工具,拯救了无数人。 这批直升机就是我们当年从美国进口的那一批直升机,虽然经历了这么久,但依然还是发挥着重大的作用。我从网上找了一批当初那些直升机的编号

这批直升机目前仍在服役,因为我国目前还没有攻克直升机的技术难题,所以他们还翱翔在我国的天空之上,期待有一天老黑鹰退役,中国鹰翱翔蓝天


大白的天空好蓝色啊


首先,这一批先进装备的引入使得当时的中国军工业可以说是大开眼界,由于珍宝岛事件中国,跟当时的前苏联之间关系发生了恶化。而美国方面又提倡西方世界对华实施武器禁运,中国人在自己的一穷二白的情况下对整个世界的军事开始了自己的想象,并且创造出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但是文化的提升在于文化之间的碰撞,这是文化能够接着进步的一个重要的动力,没有见识过其他文化的先进性,我们就很难体会到自己的不足,就不可能根据自己的不足进行改进,同时不见正,其他文化的衰弱,我们也不知道自己的长处是在何方?

民间的交流是这样,军事上面交流也是这样,井底之蛙,看见的只能够是自己天上的那一亩三分地,不可能如同浩瀚的草原之上的野马一样,看那么广阔,将这些装备给我们的时候,我们才真正意识到自己的军工有跟其他的国家有多么大的差距。

当然有好东西放在自己手里,不用那是傻子。根据美国人赠送的这些装备,我们研制出自己的装备,这一点是可以理解的,毕竟当时的中国确实没有办法短期之内武装起一批高装备高信息化,高技术的一批部队,因此借用美方的技术提升自己国家部队的战斗力,提升自己的装备的技术门槛儿,研发出适合自己用的武器装备。这是中国当时得到第二个好处。

至于说第三个好处,我第三个最大的收获,也是我们现在中国人一直特别感谢美国人的事情,就得说到冷战的时候,两大阵营之间的军事武器的发展的不同的思路。

美国毫无疑问,技术多钱也多,人才也多,资源也多,因此,它可以选择适当性的堆叠新技术,通过新技术的开发提升自己的武器装备的战斗力,他通过各种各样的实验,或者实战验证自己的技术的可行性,然后再装备部队,这个话,导致美国的技术装备可以按照时间的规律不停地提升和发展,这是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武器装备的进化思路。

俄罗斯人或者说它的前身前苏联,那武器就有一点走奇技淫巧的一条嫌疑,比如说,俄罗斯著名的苏25截击机,他的发动机的单位喷力,可以说达到当时的世界之冠,与之造成的结果就是该发动机只能够持续20个小时的工作寿命,据说牺牲了发动机整体的寿命提升了武器装备的作战,这样做的结果就在于,到后期前苏联畸形的发展的时候,走入了一种思想的平静,他想不出其他方法来提升战斗机的性能。要发展,第五代战斗机要新技术,但是前苏联很明显,没有在这方面进行技术的储备,最终前苏联的军事技术虽然能跟美国在表面上持平,但是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前苏联没有办法跟美国真正一较高下。

我国长久以来,尤其是建国以后,一直是学习前苏联的经验这一方面是因为我们一开始就是接受的前苏联的军事援助,另一方面也是我们是社会主义阵营认为前苏联的军事技术是强大的,后来见识到美国的技术,以后我们才深刻认识到美国所发展的那条道路才是我们真正要走的那条道路,我们可以发现在20世纪左右的时候,我国多数的武器装备是大多数借鉴了前苏联的设计。而到了新世纪以后,我国大部分的武器装备是借鉴美国的路线,并且通过不断的实践和改进我国也渐渐的发展出了符合中国特色的武器装备,说美国人赠送的这批装备,使得当时快要走入歪路的中国的军事武器生产掰回到正道上,同时也铸造了现如今中国军事装备的辉煌。

但是就如同英国人所说的那样,没有永恒的朋友,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久的利益。自美国断开与中国的各项军事交易以后,我国就再也没有从美国拿到任何技术,现如今我国所有的军事武器装备都是通过国人不断的奋进,不断的发展,不断地开拓创新所发展出来装备。所以奉劝一句,网络上那帮嘴里泛酸的人说中国的武器装备全是抄来的,无稽之谈!


漩涡鸣人yy


如果说纯粹的武器,回答是没有。因为即使是最蜜月时期,美国也没出售最先进的武器,连二流武器都没有。如战机为例:最先进的f14.15不售,二流的f16还要改成落后的涡喷发动机才卖。同时期法国,后来的苏联,俄罗斯,乌克兰都拿出了家底货。

但有两个超过武器的东西(可以称之为武功中内力)却被中国学到手。一个叫预研,一个叫规范化设计,制造。特别是成飞(江湖人称成洛马),设计j10时,预研j20.设计j20,预研下一代。而规范化设计,制造,让我们军品,民品都去的巨大突破。


yyyysssswwww


收获很多,船用燃气轮机,通用直升机,反炮兵雷达,C3I等等,海陆空都有,都说1553B数据总线是最重要的,其实不尽然,最重要的应该是眼界,思想,新的作战模式,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在和美国接触的时候我军以摩托化部队为主,少量的机械化,接触后,逐步向机械化过度,知道本世纪初才实现全面机械化,91年才知道原来还有信息化,,美国即是老师,也是电影,教你原理概念,也演示给你看,像电影一样,海湾战争中,我们的将军说美国将陷入苦战打的辛苦,后来才发现原来战争可以这么打,思想,眼界,才是美国给我们带来最大的收益


年士兵2


进口美国的装备,是航天技术的引进,航天技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中国是没有任何发言权的,这方面只能靠引进美国的航天技术来慢慢的消化吸收,才能够掌握航天的关键技术。那个时候我国就是靠从美国引进航天技术,一步步向航天大国迈进的,中国在航天方面完全是靠引进消化吸收,逐步走向正轨的。现在的中国航天技术已经达到了,世界上除了少数几个国家才具备航天技术,这就说明技术是没有国界的,尤其是高精尖技术,这些都是一个国家要控制的技术,一般来说,都是要禁止出口的。但是,我国有了航天技术,仿佛给中国点燃了希望,随之而来的,不仅有民间的商业卫星,气象卫星,还有正在取代美国的GPS的北斗导航系统,还掌握了空间站技术,航天技术成了中国在太空的一张亮丽名片,中国还有反卫星武器,这样中国在航天技术方面一发不可收拾,除了空间站,我国还在试验空天飞机。这方面我们感谢美国的支持,使我国的航天技术走在了世界的前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