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血管对降血脂没作用

秋季历来是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心肌梗死、脑卒中等的高发期。而高血脂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元凶之一,被称之为“无声的杀手”,其特点是慢性起病,急性发病,其中动脉血管粥样硬化斑块是最主要的病理基础。如何正确控制血脂?冲血管、多吃鱼油有降血脂的效果是真的吗?

血脂高不高,分清四类指标

血脂是血液中胆固醇、甘油三酯和类脂的总称。“判断血脂是否正常,要看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这4个指标,其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最重要。”山东省千佛山医院心内二科副主任胡和生介绍,多数医院所提供的化验单中,血脂检验项目主要包括胆固醇和甘油三酯两组参数。

“总胆固醇可以进一步细分为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对于中老年人来说,所谓的血脂高大多指的是总胆固醇中的低密度脂蛋白指数高,它与心血管疾病关系最为密切,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坏胆固醇’,约占总胆固醇的60%。”胡和生介绍,“坏胆固醇”与冠心病、脑卒中等动脉粥样硬化型心血管疾病关系最密切,长期过高,会让血管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蓄积”,血管变得狭窄,血流不足,导致冠心病、脑血管病等疾病。这些斑块一旦不稳定就像“不定时炸弹”,在人们剧烈活动、情绪激动或吸烟等情况下会“引爆”破裂,形成急性血栓,导致急性心肌梗死、猝死等。而高密度脂蛋白是种“好胆固醇”,有助保护心血管,约占总胆固醇的30%。

对于中青年人来说,高血脂大多数指的甘油三酯指标高,多由于饮食习惯不良造成。“花生等坚果和动物内脏等高胆固醇、高脂饮食可直接导致血脂升高,酒精也可促进脂质的合成,使甘油三酯分解代谢减慢。”胡和生介绍,过多的碳水化合物和糖进入体内,可以引起血糖升高,合成更多的甘油三酯,引起高甘油三酯血症。

冲血管不能降血脂,血稠和血脂高是两码事

许多中老年人都认为血脂高就是血稠,每年都会去医院开些冲血管的药品,打几天的吊瓶,认为可以达到净化血管内杂质,降低血稠的目的。对此,胡和生强调,血稠不等于高血脂,冲血管没有科学依据,也没有必要的。”

“所谓的定期冲血管也就是静脉输液治疗,对于降血脂是无效的。”胡和生解释,现代医学推荐心血管病人长期服用的抗血小板和调脂的药物,是让粥样斑块保持稳定,不要突然破裂,而不是把所谓的“垃圾”冲掉。常用的“冲血管”的静脉输液药物大多为活血化瘀的药物,想要以此来将血管内的粥样斑块“冲掉”的想法是不能实现的。并且静脉输液还有很多潜在的风险,如增加心脏负担,诱发心衰,产生过敏等输液反应。

此外,血脂高和血稠是两个概念。“大众所指的‘血稠’不是一个医学术语,是一个血液流变学概念,饮水量对其影响较大,所以参考价值也不是很大。”胡和生解释,影响血液粘稠度的主要因素有血细胞性因素,如血细胞数量多少、大小、形态,红细胞变形性,血小板功能等。

体检时较容易查出血稠,大多是由于体检抽验都要求空腹进行,不少人从前一晚开始就不再进水,血液的黏度自然要比正常状态下高,也就是“更浓缩”了。所以拿到手的化验单上血色素、红细胞数等指标都可能比正常值略高,特别是年轻人,多数都非病理现象。“喝一杯水前后血液浓度相差就非常大,所以血液黏稠并不一定是病,科学喝水就可以将其稀释的。”

血脂是否达标不能只看标准范围

“血脂指标降到正常范围就没问题了吧?”“为什么我的血脂指标在正常范围,医生还让我吃降血脂药物呢?”许多中老年人都会有这样的疑问。对此,胡和生强调,医院的化验单注明各项血脂指标的参考值范围是相对的,也就是对于健康人来说的,而许多中老年人都有多种心脑血管等慢性病,已经不是完全健康的状态,所以对血脂的控制不能仅仅是降到通常的正常范围,而是要降到更低水平,才能维持身体的安全状态。

不同人的相对安全的胆固醇水平不同,不应认为血脂化验单上各项指标均在参考值范围内就不需治疗。如果患者较年轻、不吸烟、不肥胖、父母没有心血管病、没有高血压和糖尿病,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只要不超过4.1mmol/L即可;若患者已经发生冠心病,并且合并糖尿病,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超过1.8mmol/L就应该治疗了。

“最近二十多年的医学研究发现,他汀类药物是抑制胆固醇合成最强的药物,可以使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25%—55%,控制血脂指标,在医生指导下长期服药是十分必要的。”胡和生说,有些人即使血脂不高,也需要服用他汀类降脂药物,比如存在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如包括冠心病、中风或某些糖尿病患者。降脂药需要坚持服用,一旦停药,血脂又会回升,影响治疗效果。专家强调,是否需降脂治疗要考虑很多因素,患者不要自行决定用药与否,需听从医生建议。

鱼油几乎没有降血脂作用

在人们的印象中,血脂异常往往与肥胖划上等号。对此,专家强调,血脂水平与体型并无必然联系,体型瘦的人并不能对血脂异常免疫。血脂异常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血脂异常与环境及遗传相关,继发性血脂异常则继发于其他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肾病综合征、甲状腺功能低下、慢性阻塞性肝病、胰腺炎等,高血压、糖尿病以及吸烟是导致胆固醇沉积的重要因素。

“膳食中的脂质对体内脂蛋白水平具有重要影响作用。在摄入大量饱和脂肪酸及胆固醇的人群中,其血胆固醇水平比摄入量较低者高出10%-25%。”血脂高的人群应该如何注意饮食?专家介绍,高血脂人群口味宜以清淡为主,饮食多样化,主食要粗细粮搭配。动物性食品中,尽量选择鱼类、脱脂或低脂牛奶、瘦肉,鸡蛋每天不超过一个。“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要严格限制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如肥肉、动物内脏、猪油、黄油、鱼子、蟹黄等。而高甘油三酯症患者应控制甜品与精加工米面,适当控制主食量,严格限酒,控制好血糖。”为了防止膳食胆固醇过多引起的不良影响,《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每日摄入的膳食胆固醇不宜超过300mg。如果是高血脂者,则应严格限制,每日摄入量应不超过200mg。

值得注意的是,许多中老年人把鱼油当做降低胆固醇的良药,这是错误的。胡和生强调,鱼油几乎没有降胆固醇的作用,也没有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证据。

有益高血脂患者的食物

洋葱:每天食用50-70克的洋葱,能够使血液中的坏胆固醇转化为好胆固醇。

青菜:青菜可以降低血浆中的脂类物质,是通过其中的纤维素和叶绿素起作用的。

西红柿:西红柿中的昔养成分相当丰富,其中的维生素比苹果、梨都多。西红柿中的果胶可以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醉。

山药:山药中的“枯液多精”是多搪和蛋白质相结合的物质,属于不被消化吸收的一种食物纤维。这种纤维成分在消化道内可以包着胆固醉和胆汁酸一起从粪便排出,与水溶性食物纤维相似,对降低血浆胆固醇起到一定的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