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皇帝面前为什么和珅称自己为“奴才”,纪晓岚称“微臣”?

看过清代古装剧的人肯定会发现,在皇帝面前,有的大臣自称“臣”,而有的大臣则自称“奴才”。关于“臣”和“奴才”两种称呼,在清朝有着很大的学问,而且身为臣子,一定要注意,不能叫错了,叫错了可是一件大事,会被罚,甚至有可能会被皇帝猜疑。

满清在入关之前实行的是奴隶制,各旗的贵族是奴隶主,家里会有奴隶,称为“包衣阿哈”,就是“家养的奴隶”,从事一些重体力活,后来在满清入关之后很多包衣奴才在战争中立功变得显贵,但是在自己的本主面前还是得自称“奴才”,否则就是犯上。

在皇帝面前为什么和珅称自己为“奴才”,纪晓岚称“微臣”?

“奴才”一词,虽含鄙意,却在清朝上有着一个特殊的位置。清朝规定,给皇帝上奏章,如果是满臣,便要自称“奴才”;如果是汉臣,则要自称“臣”。汉臣如果自称为“奴才”就算是“冒称”。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满臣天保和汉臣马人龙,共同上了一道关于科场舞弊案的奏折,因为天保的名字在前,便一起称为“奴才天保、马人龙”。看到奏折后,大为恼火,斥责马人龙是冒称“奴才”。于是,做出规定:“凡内外满汉诸臣会奏公事,均一体称‘臣’”。这个规定,目的就是不让汉臣称“奴才”,为此,宁肯让满臣迁就汉臣也称“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