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古人重視嫡長子?

纏中修禪


早在商朝晚期,特別是對於康丁以後的五個王,父子相繼的方式就已開始側重於立嫡。例如,根據《史記》的《殷本紀》《宋微子世家》等史料記載,商紂王是帝乙的嫡子,微子啟是庶子,故啟雖年長,帝乙卻仍然讓紂王繼承自己的位置。

嫡長子繼承製的正式建立則是西周時期發生的事情。

對於西周何以重視嫡長子繼承製的原因,王國維先生的《殷周制度論》有較為明確的說法。簡而言之,此種制度的確立,實乃時勢之所趨。

我們都知道,周文王、武王先後中道崩殂,克殷而未及建制便故去,留下幼子成王登基,攝政的權力就此落入周公之手。周公手握天下大權,為保證政令實施而不受到阻撓,必須從制度上確立成王的尊崇地位,使“其所設施,人人知為安國家、定民人之大計”,進而才能讓政令暢通無阻。

這個制度的建設就是以嫡長子繼承製為核心的一系列改革,由此衍生出宗法制度、封建制度,使周天子、諸侯、卿大夫、士、庶民形成一個道德的有機團體。嫡長子繼承製度也影響了後世幾千年的歷史。

由於嫡長子繼承製的源遠流長,它帶給後世的影響是巨大的。例如,根據統計西漢王朝共有11位皇帝,除了無子的惠帝、昭帝、成帝、哀帝、平帝外,剩下6位皇帝都有太子(除昭帝劉弗陵外都是嫡長子),其中惠帝、景帝、劉榮、武帝、劉據、元帝、成帝等7人都是在嫡長子繼承製的背景下被立為太子的。

對於自己所立的嫡長子,漢高祖、景帝、武帝、宣帝、元帝等人,都曾經產生過因為太子“不類己”而廢黜的想法,但真正成功做到而不付出慘重代價的,只有景帝廢劉榮一件案例。除此以外,武帝雖以“鉤弋子年五六歲,壯大多知,上常言類我”等言語對太子劉據表達不滿,但是他對劉據的廢黜是經過巫蠱之禍的代價。還有,漢高祖對太子劉盈,漢宣帝對太子劉奭雖然都有不滿,但是終究沒有將廢黜的行為付諸執行。

這些都說明嫡長子繼承製在當時的社會影響。


HuiNanHistory


古人重視嫡長子,這一制度源遠流長。西周時中國確立了宗法制度,其中很重要的一條就是嫡長子繼承製。所謂嫡長子繼承製,指的是貴族,不論是天子、諸侯還是大夫、士,主要的家業都由嫡長子繼承,嫡長子吃肉,其餘的兒子只能喝湯。

比如,天子的嫡長子可以繼續做天子,其餘兒子或做諸侯,或任大夫;諸侯的嫡長子是諸侯,其餘兒子為大夫;大夫的嫡長子繼承大夫之位,其餘的兒子降為士;士的嫡長子還是士,其餘的兒子可能就是庶民了。

西周為什麼要確立嫡長子繼承製,這一制度為何如此重要,以至於延續了幾千年?甚至齊桓公在葵丘會盟諸侯時,盟約中還專門寫了一條:“無易樹子”,也就是說不要更換太子。

我認為主要有兩點原因:

第一,保持權力傳承的穩定。

盧梭在《社會契約論》中說君主制的缺點之一就是君主的更替缺乏連續性,容易產生混亂,因此“人們把王位固定由某幾個家族世襲,並

規定了一種繼承的順序,以免在老國王駕崩之後發生爭議……寧要表面的平靜而不要賢明的行政,甘冒把一個小孩或一個惡魔或一個白痴捧上王座的風險,而不願在選舉好國王的事情上發生爭論。”

我們的祖先在幾千年前就發現了這一點,而嫡長子繼承製就是一種非常確定的繼承順序,完全沒有爭議。只要不是嫡長子,不管你能力怎麼樣,都不能繼承權位,從根本上杜絕了其他兒子的覬覦之心。

歷史上經常出現嫡長子繼承製沒有順利實行,結果國君的兒子們相互爭鬥,引起大亂的事情。比如齊桓公重病,他的五個兒子各自率領黨羽爭奪齊國國君之位。結果導致齊桓公餓死,五個兒子互相攻打,齊國一片混亂。齊桓公屍體在床上放了六十七天,無人收斂,結果屍體上的蛆蟲都溢出了房門。


第二,保證正妻孃家的權利。

嫡長子是正妻的兒子,而正妻一般出另一個自權勢相當的家庭。比如天子的正妻可能是大諸侯的女兒,諸侯的正妻可能是另一個諸侯的女兒。

一個諸侯把自己的女兒嫁給另一個諸侯,必然希望兩國結好,最好是世代交好。如何能世代交好呢?如果這個諸侯的女兒生了兒子能繼承君主之位,兩國的親戚關係就能延續下去,豈不是世代交好了嗎?

所以諸侯在嫁出女兒時,往往會讓自己的侄女作為陪嫁,稱為“媵”。這是一道保險,萬一自己的女兒沒生出兒子,還可以讓自己侄女的兒子繼承君位,保證下一代國君依然是自己的親戚。

諸侯嫁女兒時,總懷著這樣的期待。因此要用嫡長子繼承製來保證諸侯正妻孃家的權利,否則會引起孃家的不滿。

比如周幽王寵愛褒姒,想立褒姒的兒子伯服為太子,結果把正妻申後以及原來的太子宜臼廢了,這一舉動引起了申後父親申侯的不滿。太子宜臼跑到申國找自己的外公申侯撐腰,申侯勾結犬戎,殺死了周幽王,攻入鎬京。這才有了平王東遷,西周滅亡,春秋時代開始了。



夢露居士


“立嫡以長不以賢”這個規矩現在看起來似乎有些不公平,但在“家天下”的時代裡,卻是最為穩定的的繼承製度。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賢”是主觀的,“長”卻是客觀的。父親死了,老大繼承父親的職位,大大方方,沒有爭議——但要是非分出個賢愚,一般人家還好,帝王之家必然會橫生枝節,嚴重的就會出現九龍奪嫡這樣的故事。

對於皇帝來說,長子不一定最賢,但以長子為太子,兄弟們從小就知道了由誰來繼承家業大位,自然爭心會少。就算有爭心,因為嫡長子制度已經深入人心,庶子們想要奪嫡,面對得不僅僅是大哥,還要面對所有尊重傳統的大臣,這事就不容易辦。而對於大臣來說,因為太子就是長子,下一任皇帝早早確定,所以不太會出現一批大臣擁立一個王,進而發生黨爭的情況。自古出現這種情況的黨爭的,都勢必有兩個都可能繼位大統的王子,比如孫權的兩宮之爭、唐清兩朝的眾多宮鬥。

所以雍正在登基之後,乾脆設立了一個建儲匣,開始秘密立儲。等皇帝駕崩後,打開“黑匣子”,指誰就是誰當皇帝,大大方方,那也是好的。


亞歐研究寮


古人重視嫡長子,我認為和我國古代的宗法制是有很大的關係的。在宗法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嫡長子繼承王位和財產,也就有了“立嫡以長不以賢,立子以貴不以長”這樣的話。

乍看這似乎很不公平,然而事實上這確實一夫一妻多妾制的延續,嫡長子繼承王位,其餘嫡子分封到重要地方,庶子到小封地或者沒有封地,這樣有一個好的效果,對於王朝本身,尤其是嫡子組成的大宗室的統治有很好的鞏固作用,同時,也避免內部紛爭,穩定社會秩序。

其實不只是在中國,在歐洲地區很多國家也是有嫡長子繼承爵位封地的習慣,但是不同中國的中國長子繼承官位爵位封地,財產通常還是眾多孩子均分,而歐洲,除長子外其他孩子分不到東西會變成騎士。不過在每個朝代都有不同的變化比如在周治中,就只能嫡出才可繼承封地財產,如果沒有一個嫡出的孩子,則從妾中選最尊貴的孩子繼承。

因為嫡長子繼承製在貴族間比較流通,也開始影響了普通人家,但到了唐宋,財產所有孩子均分是納入法律中的,甚至在沒有男性繼承人時,家中的女子也是可以繼承財產的,從本質上來講嫡長子繼承製度,本身是出於穩固宗室和家天下的統治地位,而對於平面,嫡長子更有助於維護家族延續,和姓氏種族的傳承,但是本質上是一種落後的制度,並且也將社會的發展局限在“私”。


玄坤


古人重視嫡長子,源自於以嫡長子繼承為核心的西周宗法制。

進入父氏系族社會以來,繼承製的發展在不斷地演變。所謂的“禪讓”,以德服人,細思之下並不可靠。感覺以力服人,以武威服更像是真相。比如黃帝戰蚩尤。

夏商時期是宗法制的雛形時期,還沒有形成完備、固定的宗法制度,但基本已經是貴族集團內部按血緣關係傳承權力。具體表現有父死子繼,也有兄終弟及。

西周建立之後,因為吸取了殷商時期繼承製度混亂所帶來的危害而特別加強了宗法制的建設,嚴格區分嫡庶,以嫡長子繼承製作為宗法制的核心。西周的繼承製度是傳嫡不傳庶,傳長不傳賢。這是嫡長子受到格外重視的開端。

西周以後,嫡長子繼承製被不斷傳承下去,是整個封建時期的王朝都認可並施行的繼承製度。因此以嫡長子繼承製為核心的宗法制也融入華夏正統文化。後來即便是遠來的異族王朝,為了表示自己尊從華夏文化,也會選擇嫡長子繼承製度表示以安民心,以固國本。

在帝王之家,嫡長子繼承權力;在貴族之家嫡長子繼承利益;在平民之家嫡長子繼承責任。嫡長子的特殊地位已經成了不用明喻而人人皆知的事,因此古人非常重視嫡長子。不只古人,現在這種思想也在很多地區和家庭中存在。


沅汰


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說清楚這個問題的起源。

中國自古以來,王公貴族的爵位財產結為一體,且由於實行一夫多妻制(確切的說是一一妻多妾制度),子女眾多,為了解決死後爵位財產繼承問題,維護社會的秩序穩定,建立行之有效的繼承製度是十分必要的。

大禹把王位傳給兒子啟,開創了“父傳子,家天下”的傳統,自此:夏朝實行父死子繼的繼承方式,到了商朝,制度有所變化,前期實行兄終弟及,後期改為父死子繼。到了西周時期,周公制禮作樂,定下了一項制度,叫做:立嫡以長不以賢,立子以貴不以長。由此幾乎奠定了此後中原王朝3000年的繼承製度。

立嫡以長不以賢,立子以貴不以長,這句話前後兩句不是並列關係,而是一種優先級降低的順序關係,意思是:如果有嫡子(就是妻子生的兒子),那麼就在嫡子中選年紀最大的,也就是

嫡長子繼承,如果沒有嫡子,就在剩餘的兒子中選一個母親地位最高的繼承。

這一制度的核心就在於:子以母貴。

古代社會婚姻關係講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又講究門當戶對,婚姻是建立在兩個家庭社會關係和社會地位的基礎之上,妻子意味著龐大的家族關係和社會關係網絡,對於家庭興衰意義重大,所以地位最高,同理:妻子所生的兒子,由於血緣關係,繼承了兩家的家族關係和社會關係,社會資源最為豐富,而長子由於出生最早,接觸這些社會關係時間最久,影響也最大,由他來繼承是各方都樂於接受的結果。而小妾,由於社會關係相對低下,影響力低,所以兒子的地位也相應降低,只有在正妻沒有兒子的情況下才有可能獲得繼承權。

這就是立嫡的含義,既不是年齡問題,也不是才能問題,而是一個“關係”問題。

例如:西漢開國皇帝劉邦結婚前就與老家的曹寡婦私通,生了兒子劉肥,但由於是曹寡婦並非明媒正娶的妻子,所以皇位只能由呂雉所生的嫡長子劉盈來繼承。而唐朝開國皇帝李淵,雖然兒子眾多,但是皇位只能在原配竇皇后生的三個兒子中挑選(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

嫡長子繼承製還能解釋一些其他問題,例如正妻有多個兒子,嫡長子先於父親死了,那麼繼承權也應該由嫡長子的後人來繼承。這種方式雖然有些迂腐,但是可以有效避免爭鬥,更好的維護秩序。例如明太祖朱元璋,本打算傳位給太子朱標,但是朱標早死,朱元璋就把位子傳給了朱標的長子朱允炆。

總體來說:這是一個成功併成熟的繼承製度。這個繼承製保證了政權的平穩過渡,使人心穩定,政權穩固。它是符合封建社會實際的行之有效的繼承製。不僅中國如此,在日本以及其他地方的封建時代,也存在類似的情況。歐洲封建社會的長子繼承製,包括了長子繼承財產,封建貴族的爵位和土地傳給長子,其餘的兒子因缺乏財產為謀生而淪為騎士。

但是這一制度也存在許多問題:如果大兒子是個傻瓜,或者能力弱,而其他兒子有能力,有功勞,有人脈該怎麼辦?

如前文所說:李淵想把位子傳給嫡長子李建成,但是次子李世民在建立大唐過程中立有大功,人氣極高,兄弟二人互不相讓,最後玄武門兵變,李世民殺死太子李建成以及擁護李建成的三弟李元吉,逼迫李淵退位,自己做了皇帝,縱然如此,後世史家還是狠狠的給了李世民一筆。同樣的道理,朱元璋死後,朱棣以“靖難”為名,發動叛亂,得了天下,但朱棣吸取李世民的教訓,挖空心思修改歷史,不惜把生身母親歷史抹去,偽造自己是馬皇后親生兒子的身份,還大張旗鼓的在南京建大報恩寺(不知道報什麼恩)以彰顯自己篡位的合法性。

最搞笑的是西晉,晉惠帝生來就是個傻瓜,但是就因為是嫡子(司馬炎與皇后楊豔次子,長子司馬軌兩歲夭折),做了皇帝,當大臣告訴他百姓沒有飯吃的時候,他卻反問他們為什麼不喝肉粥。

這些奇葩案例不勝枚舉,不能不說是對這一制度的諷刺。

還有一些皇帝,本身就是這一制度的破壞者,例如漢高祖劉邦,晚年寵幸戚姬,耐不住枕邊風,打算廢掉太子劉盈,立戚姬的兒子趙王如意為太子,為此呂后不惜拉攏群臣為兒子保駕護航,劉盈剛即位,呂后就反攻倒算,毒死如意,然後又把戚姬砍成人彘,而漢武帝在廢除太子劉據以後,為傳位給年幼的兒子劉弗陵,不惜殺掉寵愛的鉤弋夫人。


最有意思的是清朝,由於起源於關外滿人,雖然入關後接受了中原文化,但是在繼承人問題上依然保留了自身特色,採取了秘密立儲的方式,但是這一方式依然沒有跳出“子以母貴”的傳統。

皇族如此,貴族自然有樣學樣,雖然沒有皇位繼承,但是有爵位和財產,為了保證家族萬世永昌,爵位有人繼承,財產不被無限分攤,由嫡長子來繼承是最合適的方法。而到了民間,雖然有條件納妾的少之又少,但是古代社會沒有計劃生育,一家多個兒子的情況並不稀罕,為了防止出現繼承權爭端,也都採用了長子繼承製。

整體來看:嫡長子繼承製度在封建社會看來是一種成熟的繼承製度,它對穩定社會有著重要作用。但在今天看來,他是一種非智能的制度,隨著社會的進步,它必將被人拋棄,由進步的制度所代替。



日慕鄉關


為什麼古人重視嫡長子?

我國自古就有“皇帝愛長子,百姓疼么兒”的俗語。


所以,說古人都重視嫡長子是不準確的。

兩個分開來說。

其實皇帝真正愛的是小兒子,讓嫡長子繼承是不得已為之。

嫡長子有這樣幾個好處。

1,嫡長子通常來說年齡比較大,醫學不發達,皇帝隨時有可能死,所以有一個年長的儲君是最穩妥的。

2,嫡長子背後有外戚,讓嫡長子繼承,能夠保障政權穩定。

3,嫡長子天生就是太子,所以從小當做皇帝培養,一般來說素質較高。

可是皇帝和老百姓一樣,都喜歡小兒子。

1,老百姓在孩子成年結婚後都會分家,而小兒子最後分家,自然比較親密。太子住東宮自然和皇帝不親。

2,蒙古等少數民族有么兒守家傳統,因此成吉思汗大部分遺產由拖累繼承。

3,人類進化角度來看,越小的孩子就越會討大人開心,越大越有獨立思維。

4,秦始皇把扶蘇送到邊疆歷練,把胡亥帶在身邊。這就是皇帝希望大兒子有本事,小兒子可愛的期許。

蔣介石評價蔣緯國和蔣經國,說,經國可教,緯國可愛,也是這個道理。



歷史知事


靠譜答案。

古人有一套非常成體系的世界觀,這是從武王伐紂之後逐漸確立的。

首先,古人認為地是方形的,天像是一個大鍋蓋蓋下來,把地給蓋住,於是這個世界被稱為天下。又因為圓形的天覆蓋住了方形的地,於是四方出現了四個半圓形缺口,簡稱四海,於是世界也叫海內。

這個世界的所有權自然就是天的,可是天沒有辦法具體管理世界,於是天就指派自己的大兒子來管理世界,這個大兒子,就是嫡長子,也叫天子。

這裡補充一下,大兒子不等於嫡長子。古人實行一夫一妻多妾制,夫和妻的地位平等,夫家和妻家是親家關係,在家裡平起平坐。妻子生的頭胎男孩,就是嫡長子。妾的地位很低,妾家跟夫家沒關係,所生的孩子,要認妻當媽,比如賈探春。

迴歸正題。天子拿了世界的統治權,死了之後嫡長子繼承。但天下實在不好管理,因為這個世界太大了,於是天子就把除了嫡長子之外兒子全部分出去,分給他們一塊地方,四周圍挖深溝,挖出來的土堆在溝兩旁,在土堆上種上樹,這種行為叫封,然後指定一個兒子當國君,這就叫封土建國。

可是國君拿了這塊地也不好管理,為什麼呢?因為這塊地也不小(基本等於現在的幾個縣),怎麼辦呢,於是國君也如法炮製,除了留下嫡長子繼承自己的統治權外,把其他兒子分出去管理自己的國,此時每個兒子得到的地方已經很小了,這就叫家,管理家的就叫大夫。

所以有句話叫春秋無義戰,因為基本都是自家人打自家人。

所以說,嫡長子制是古人用以維繫古代人與人之間關係,解決繼承問題的一個最基本的制度,是古代社會法制的基礎。

我們有時候看古代的問題,不能以今人的常識去衡量,很多問題看似不能理解,其實在古代來看很正常。


R2141


到現在還有長子為貴的影子,不過已經極其弱化了。

嫡長子制度是西周維繫穩定的關鍵約束。“君子勞心,小人勞力”、“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治於人者食人,治人者食於人,天下之通義也”、“禮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都是對社會體系的固化要求和規定。

身份貴賤,出生的時候就註定,誰都無法逾越。後宮的爭端為何激烈,這也是衍生出來的結果。

我們知道,周朝是奴隸社會,奴隸社會等級更加森嚴,底層奴隸很難翻身,嫡長子秩序成了保持這個制度的具體實施方法。

嫡長子制度也是宗法制,大宗就是嫡長子一系,相對而言,小宗就是庶出的兒子,這樣的做法有個好處,那就是秩序井然,嫡長子自然的繼承其父的身份、爵位,避免了內部爭端。但是某種意義上講,這又弱化了“上層建築”的能力,立長不立賢、立貴不立長的弊病顯而易見,但是卻是貴族享受特權的理論依據。

王的嫡長子為王,庶子為諸侯,諸侯庶子為卿大夫以此類推,就像樹枝一樣。

等到春秋時期,這種弊端更加明顯,隨著王室的弱化,各處方伯按捺不住野心,也就逐漸“禮樂崩壞”,內部鬥爭加劇,新的格局形成,對嫡長子制度越來越不買賬。這也讓禁錮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

不過嫡長子的影響依然影響到各朝各代,甚至在現代社會,一些老年人還更重視長子、長孫並把財產全部交給這一脈,也也是一起思想流傳下來的痕跡。


大眼大世界



嫡長子繼承製始於周公。周公制定禮樂的時候定下了一項制度叫做:立嫡以長不以賢,立子以貴不以長。這是嫡長子繼承製的開始。並在中國歷史持續了將近3000年。

立嫡以長不以賢,立子以貴不以長,這是代表了古人選擇繼承人的先後順序。古人一夫一妻多妾制,所謂三妻四妾。這樣每個人生的孩子地位並不同,分了三六九等。妻子生的兒子就是嫡子,地位最尊。第一個兒子就是嫡長子。選擇嫡長子繼承最大的好處就是避免繼承紛爭。

我們還是以《紅樓夢》來簡單聊聊,嫡長子繼承的重要。


一,嫡子繼承家不亂。

賈家分為寧榮二府,寧國府因為三代單傳,所以寧國府就不存在繼承製得問題。雖然賈敬是二兒子。但嫡子賈敷早死。賈敬不管是不是嫡出都當仁不讓了。

榮國府就麻煩了。榮國府的爵位是嫡長子賈赦繼承。但家業卻是嫡次子賈政當家。這裡邊有何區別。很多讀者用探佚說賈赦,賈政不是親兄弟云云我們不談。只說榮國府的家業繼承上,賈政還只是當家,並沒有繼承。而榮國府的矛盾,也就是第三代的繼承問題。這就是嫡長子繼承的時候出了問題。


第二,嫡子不振家業亂。

榮國府是一個亂賬。賈赦是嫡子,他的兒子賈璉是嫡長子。也就是榮國府的嫡長孫。所以賈璉王熙鳳夫婦管理榮國府很多人有異議,我認為是一種培養接班人實習的階段。

嫡長子賈赦不是當家的料,結果榮國府違背了禮制,實際當家人成了賈政夫婦。但作為二房是沒有繼承權的。王夫人等其實也不甘心,所以榮國府其實暗潮洶湧。而且對於賈政王夫人不利的一點是,他們的長子本該是榮國府的長孫(不是嫡長孫),可惜卻二十歲死了。這樣在繼承上,賈寶玉就絕對劣勢,按禮完全沒有機會。只是第一,賈母喜歡;第二賈政夫婦當家;第三,元春是貴妃!這就讓榮國府更加的暗潮洶湧!

由此可知,嫡長子繼承製對古人的重要性。古人在家族繼承方面更加重視。稍一不慎就會像林黛玉家一樣斷子絕孫。而林家滅亡就是始於子孫不繼。而旁支除非被過繼,不然就徹底沒有繼承權了。所以寧願會出現繼承權的爭奪,也要多生孩子。

胡侃歷史,多歧為貴。喜歡就請關注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