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歡旅遊
除了國債和銀行存款以外的所有理財產品都是有風險的。只是不同的產品收益不同,風險也不同。銀行理財產品的風險稍高於國債,銀行存款,和貨幣基金。而且銀行理財的產品也按投資的不同產品,收益的不同,分為五個級別。
根據產品風險特性,一般銀行將理財產品風險由低到高分為R1-R5共5個等級:
R1(謹慎型或低風險)該級別理財產品保本保收益,風險很低;
R2(穩健型或較低風險)該級別理財產品不保本,風險相對較小;
R3(平衡型或中等風險)該級別理財產品不保本,風險適中;
R4(進取型或較高風險)該級別理財產品不保本,風險較大;
R5(激進型或高風險)該級別理財產品不保本,風險極大。
所以投資在購買理財產品是應注意產品說明書中所標示的產品風險等級,不能簡單的聽信理財經理口頭所說的,投資者應該以自身的風險偏好選擇產品,不要盲目的追求高收益。雖然《資管新規》出臺了新政策,打破了剛性兌付但PR2級一下的理財產品都屬於低風險產品,可以放心購買。而且給了銀行二年多的過渡期,所以現在保本保息的理財產品有是有銷售的,不過會越來越少。
最後提醒一下投資者選擇理財產品時要分清是銀行自發還是代發,代發產品容易飛單。另外還要分清理財產品別變成了保險產品,因為銀行有代銷保險產品,保險產品存期長,中途棄保本金都會受損失。
坤鵬論
確切地說,銀行理財今後將不再保本,提醒所有投資者必須要轉變理財觀念,提升風險防範意識!那種過去將錢交給銀行就做起甩手掌櫃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
自從今年5月,央行、以及聯合各監管機構共同發佈的“資管新規”正式實施以來,所有保本型理財產品都將要退出市場,銀行的理財產品也不例外。但銀行有2年的過渡期,要到2020年逐漸完成退出。
因此,各投資者一定要從過去的理財觀念上有所轉變,面對市場上琳琅滿目的理財產品,千萬要結合自身的風險偏好及承受能力來定。比如說,餘額寶等貨幣基金雖有流動性高、安全性高、收益較為穩定的準儲蓄特徵。但是並沒有保本承諾一說,只是貨幣基金目前為止發生本金虧損的先例倒是不多見。
不管怎樣,每一位投資者無論投資哪一種理財產品,包括銀行的理財產品在內也同樣都要有風險防範意識。自資管新規實施後,銀行推出的大額存單或結構性存款都是非常火爆的理財產品。因為它們具有一般性存款的屬性,享受存款保險條例的安全保障,本金無憂的情況下又能獲取較高的預期收益。在目前國內貨幣基金普遍呈現下降趨勢的背景下,銀行理財產品未嘗不是理想選擇。如果只是閒錢理財,那麼餘額寶還是很不錯的,雖說其年化收益率已經跌破3.5,但畢竟遠遠高於銀行的存款利率。且流動性高,可以隨買隨用很方便!
東震木
首席投資官評論員董巖:
首先說答案理財是投資是有一定的風險的,在資管新規推出以前,各家銀行為了吸引客戶購買理財產品幾乎都是採取剛性兌付的方法兌付預期的收益,長期以來客戶就會對理財產品產生誤解會把理財和儲蓄混在一起,認為預期收益就是自己應得到的收益,其實這樣對於銀行對於客戶長期都是不好的,存在潛在的風險。
資管新規後給了理財有了明確的定義,就是一種投資行為,要求各銀行對於客戶等級做好劃分,測評客戶屬於哪個風險級別的客戶,能承受多少風險,推薦相應的理財產品。
那麼我們最主要的問題是理財產品是否還值得購買,答案是可以購買。
其實理財產品還是以前的理財,不同風險級別的投資領域會有所不同,低息低風險低迴報,高息高風險高回報這個是對應的。資管新規後各家銀行並不是馬上停止以前那種承諾兌付的理財產品,監管部門給了各家銀行一個逐漸退坡的過程,時間截止到2020年底,所以這段時間內大家還是可以購買到剛性兌付的理財的,只不過這種理財以後會越來越少直到沒有。
那麼我們以後應該如何購買理財產品呢?
過去的理財之所以能夠做到剛性兌付採取的是攤餘成本法,比如某理財第一期賺了10%,第二期賠了5%,第三期又賺了10%,那麼三期平均下來就是每期5%,那麼最後銀行就按照5%給客戶兌付收益。
那麼以後盈虧放開之後這個理財賺多少自然客戶也會賺多少,但是我們可以分散投資最後攤餘成本。比如我們購買A、B、C三隻理財每個理財等份額,同樣最後A賺了10%,B賠了5%,C賺了10%,最後你的資金總體上來說還是賺的B的虧損被A和C的盈利給攤平了。這樣以來在投資過程中就避免了把寶都壓在一個地方帶來的風險。
首席投資官
有風險。
不僅投資理財,任何人類的行動,風險都絕對存在,而安全是相對的。
只不過,風險的等級有多高,是不是在行動人可以控制、可以承受的範圍之內,這才是我們需要討論和重點考慮的。
投資理財的安全性,可以大致地從高到低依次排列為:國債、銀行儲蓄存款、貨幣基金、銀行理財產品、信託、網貸、股票、期貨……
第一,理財產品的風險,可以從它的本質屬性判斷。
比如國債是借錢給國家,這個肯定100%安全。銀行儲蓄存款是借錢給商業銀行,不僅有銀行信用擔保,而且有存款保險制度保護,安全等級也極高。
第二,還可以從投資對象來分析判斷。
比如貨幣基金,投資於貨幣市場工具,其安全性基本上相當於銀行存款。
第三點,也可以從理財產品的收益率進行大致判斷。
銀保監會郭樹清主席說過,“收益率超過6%的就要打問號,超過8%的就很危險,10%以上就要準備損失全部本金。”
我們都知道,收益與風險成正比,收益率高的一般風險高一點,收益率低的風險相對小一些。
如果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率是4~6%,那麼風險性應該要低一些才對。網貸產品的收益率能夠超過10%,就屬於中等風險。股票期貨的可能收益率更高,其風險性就屬於高風險。
總之,銀行理財產品肯定存在風險,但是風險相對較低。這一方面是銀行的謹慎保守作風,選擇的投資對象所決定的;一方面是收益與風險的辯證關係所決定的。
如果投資銀行理財產品拿著吃白菜的收益,卻要冒著抽白粉的風險,銀行是拿投資者當foolishman嗎?不可能的!
巴九言
我在國有銀行和股份制銀行工作多年,為客戶累計提供貸款、債券、跨境融資、貿易融資、供應鏈金融等多種類融資餘額不下60億元,服務過央企、地方龍頭國企、政府融資平臺、上市公司,這個問題我可以答。
大家在銀行進行的資產配置無非四種:存款、理財、基金、保險。存款和理財的客戶最多,存款就不多講了,無限趨近0風險。
在當下,如果您問任何一家銀行的任何一位理財經理:“你這個理財有風險嗎?“絕大部分客戶經理肯定不會說:“沒風險。”因為這麼講就違規了,為什麼呢?因為現在保本型理財產品極少,都是不保證本金、收益浮動型理財,您可以詳細看看理財說明書上關於風險的說明,基本都不保本,如果理財經理斬釘截鐵告訴客戶沒風險,這是違規的,因為可以向客戶解釋風險程度,但不能直接告訴客戶這就是沒風險,銀行現在禁止理財經理不嚴謹地進行產品說明。
凡事都有風險,銀行會把理財產品的風險等級劃分為N多種,一般大家購買的都是低風險理財,本金和收益到期都會到賬,收益基本都是浮動型,到期時收益可能比預期多點,也可能少點,但不會差太多,現階段銀行理財年化收益率大概在3.5%—5.5%區間,資金量特別大的客戶也可能買到更高收益的理財。
放牛王二娃
我曾經聽過有理財本金要不回來的,但不知道真假,我覺得應該不是真的,銀行理財應該是最可靠的。
理財現在其實更多是老人的福音,尤其是保本保息的,但是收益相對低,不過總比定期存款強不少。
銀行的人一定不會告訴你這個理財產品沒風險,他絕對不敢明說這款產品保證不賠,不然就屬於違規,所以他們只會告訴你風險很小。
理財有很多玩法,日日贏,週週贏,有定點投資的比如我6年前玩過一年的藝術品理財,那時候12%,後來10%,現在只有7% ,還有一種大家的錢在池子裡滾,叫資金池。花樣很多,風險其實都不大。
銀行是不敢出事的 不管是大銀行還是小銀行,恐慌性的取款會對銀行造成很大打擊,對於很多投資者來說,銀行理財出事一次就終身不可能再買這家的理財,而且還會把錢都取出來,在這個網絡發達信息擴散迅速的社會,一個分行擠兌如果天下皆知,那對整家銀行都將是毀滅性的打擊。這麼說吧,就算銀行理財賠錢了,他至少也要補你本金,不管向其他銀行借還是向上級銀行申請,總之不會出現在你這買理財結果老本都沒了,那就太可笑了,如果買正規銀行的理財還賠的乾淨,那是你買了個假理財。
說實話,購買銀行理財的風險是很低的,幾乎賠不了。因為銀行的兜底能力強,即使這批理財出現了虧損,銀行也會利用其他投資收入來彌補的,否則以後誰還會買銀行理財產品?所以,購買銀行理財大可不必擔心其風險。
但是,銀行理財的收益率比較低,投資價值不大。投資者在購買銀行理財時,基本不需要考慮四大行了,可以優先選擇規模偏大的城商行和規模偏小的股份行。但說到底,銀行理財產品4~5%的收益過低,實現資產增值的意義不大。
藍色夢想
首先明確一點,任何(非保本型)理財行為都是有風險的,投資理財需謹慎。
目前我們看到在銀行理財還存在一些“保本型”理財產品,這些產品通過後端資產配置,比如購買安全性非常高的存單、國債,降低產品風險並通過兜底實現保本。理論上這些產品是沒有風險的,但是其收益率非常低,和定期存款相差無幾。
而其他的一些未承諾保本理財產品,即使是銀行理財產品也是存在風險的。特別是目前監管倡導“代客理財,買者風險自擔”,打破剛性兌付,降低社會資金成本成為前提下,保本無風險型理財產品將越來越少。
我們知道銀行有一類龐大的業務叫委外理財業務,它是指銀行將理財資金委託外部投資,如基金公司資產管理計劃、券商資產管理計劃、信託計劃、保險計劃等,通過“通道”進行產品合作,當前主流收益率在4.5-5%。銀行委外運作的依賴程度和銀行自身投資能力有關,“負債強、資產弱”的銀行機構最容易產生委外投資。而近期一些列的監管新規、降槓桿成為大勢所趨,銀行委外理財也開始收縮。
度小滿金融
客戶購買理財時,銀行會做風險評估,提醒客戶理財有風險,投資需謹慎,其實銀行的理財產品,是銀行通過投資,比如股票,同業等,實現收益的最大化,既然是投資,就有風險,但作為理財產品而言,大多銀行會非正式承諾,保本,當然也有所謂的非保本理財,但總而言,理財得風險還是比較小
鴻觀新金融
首先必須明確的是任何理財都有風險,銀行當然也不例外
首先必須明確的是任何理財都有風險,銀行當然也不例外。在中國,大多數投資者對銀行存在著盲目信任,似乎買銀行理財產品就可以等同於“絕對安全”,尤其是在一些沒什麼理財經驗的人(剛接觸理財的菜鳥、大爺大媽)眼裡,只要把錢投進去,就可以躺著收回本金與利息,什麼也不用管。其實事實不是這樣的。
1、銀行理財產品不等於儲蓄存款,銀行理財產品的本質是金融投資產品,收益具有不確定性,預期收益或者是模擬收益,通常是歷史數據或模擬預測得出的,可能與過往收益有較大偏差,口頭宣傳不等於合同約定,不完全理解的產品,不能光聽銷售人員的口頭宣傳,必須仔細閱讀產品合同.條款或相關說明,別人說“好”不等於就適合自己,投資理財不等於投機發財。
2,投資理財是一種長期的、理性的、專業的投資行為,不能投資過多集中於單一產品,有必要配合完成風險承受能力的測評,一定要記住高收益必定伴隨高風險。
關於銀行理財,套路其實挺深的,小編簡單梳理下:
套路一:模糊自發與代售
(這幾乎是行規,不管大小銀行,基本都有這種情況,因為理財經理及其業務部門都是有業績考核的,為了完成KPI,自然會自降道德底線)在銀行購買理財產品時,理財經理往往注重宣傳收益率,強調銀行的信譽背書,不太會主動告知這款產品是銀行自行發行的,還是代售的。
那麼,怎麼區別自發與代銷呢,有兩招(請自行收藏,拿走不謝,告訴越多人越感激你)。
第一,凡是銀行自發的理財產品,在產品說明書中,會有一個以大寫字母“C”開頭的14位產品登記編碼,只要在中國理財網的搜索框內輸入該登記編碼就會查詢到對應的產品,查不到的你自己看著辦。
第二,如果是正規的銀行理財產品,合同中會有銀行名稱
代銷產品很容易導致飛單(理財經理捲走客戶的錢跑路了,很多都是臨時工,就算不是,也難以抵擋這種誘惑),大家經常看到的買理財錢虧了或者錢沒了基本是代銷產品。
銀行理財範圍的所謂“飛單”,是銀行內部人員在利益驅使下,違規代銷理財產品,以產品高收益為誘餌,讓客戶購買,數額往往較高。“飛單”多出現於代銷產品。代銷產品中,主要有基金、貴金屬、私募、信託、保險等。因為是代銷,產品盈虧都由管理公司負責,銀行多不擔負責任。
套路二:理財變保險
除了自發的理財產品,銀行還會代銷保險、基金、券商計劃、信託資金業務等。很多人都有這種經歷,本來是去買理財,賺取收益的,但被理財經理混淆了概念,結果就莫名其妙地變成了保險,等悔悟過來發現,我去,我的本金及收益呢?
2010年,重慶的楊女士通過銀行購買了一份投資連結型保險及附加重大疾病保險,累計繳費15萬元。到2015年3月退保時,卻只拿回了86635.67元。
保險產品沒有存取和利息概念,能否獲得保險金是不確定的,保險金只有在保障期滿或保險事故發生時才能拿到,如提前退保還要承擔一定的損失。
必須明確一點的是,銀行裡面賣的保險,基本上都是理財型保險,保障功能極其微弱,所以想買份實實在在的保險,最好別首選銀行。
套路三:神秘的預期收益率
買理財,你肯定最關心收益率,但收益率其實是有很多花樣的,不小心,可能就會被帶坑裡了。
理財產品說明裡,一般提到的收益率,是指“年化預期收益率”。這個“年化”並非指投資人在理財產品到期時,有可能獲得的收益比例,而是以1年為期限做出的一個收益率衡量標準。簡單地說,就是假設您的理財產品期限為1年的話,收益率達到多少。比如一款宣傳預期年化收益5%的理財產品,產品期限為三個月(90天),三個月後,你的收益不是:本金×5%,而是本金×5%×90/365。
套路四:收益計算陷阱不少
銀行理財產品期限包括:募集期、投資期、儲蓄期、清算期四個階段,這四個階段只有儲蓄期是算理財收益的,募集期、投資期和清算期基本上都不獲利又佔用了時間。
募集期是產品開始銷售到終止銷售的一段時間,一般是5到7天,這個期間收益是按銀行活期計息,有些銀行甚至連活期收益也沒有。
而產品到期了,都會有個1-3個工作日的清算期,也就是說產品到期的當日你是拿不到本金和利息的。更需要注意的是,銀行寫的都是工作日,如果中間正好隔著雙休日,那又是不花一分錢再佔你5天資金。如果產品9月30日到期,趕上一年中最長的節假日國慶,三個工作日後也就是說至少10月10日後才能拿到本金和收益。
希望對你有幫助,也希望你的理財之路一帆風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