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鵝微課堂—養鵝掃盲文:鵝病到底是怎麼來的?

養鵝微課堂—養鵝掃盲文:鵝病到底是怎麼來的?

在日常養鵝過程中,養鵝戶對於各種鵝病已經習以為常了,很少有人去思考一個問題:這些鵝病到底從何而來呢?、但是,掌握一些“底層”的原理畢竟不是壞事兒。一起來總結一下吧。

一.病原微生物。

傳染性鵝病是鵝病當中最重要的類別之一,也是危害最大的一個類別,沒有之一。而傳染性鵝病的傳染性,就是依靠病原微生物實現的。病原微生物這個詞可能不少養鵝戶沒聽說過,但其實大家經常聽到的病毒、細菌、真菌、衣原體、黴形體等,都屬於病原微生物。比如禽流感、小鵝瘟、副粘等讓養鵝戶聞之色變的鵝病,都屬於病毒病,所以這些病的來源就是病毒。再比如禽霍亂、漿膜炎、氣囊炎、白痢、大腸桿菌等,則屬於細菌性鵝病,所以它們的來源就是細菌。

二.營養代謝病。

有些鵝病並不是因為病原微生物侵襲導致的,而是因為飼養管理不當造成的營養代謝不正常導致的。比如各種維生素的缺乏症會帶來相應的症狀。比如鈣鐵鋅磷鉀鈉銅蛋白質等的缺乏影響鵝群健康。養鵝戶熟悉的鵝啄尾、啄蛋、啄羽等情況,有一些就是營養代謝不正常造成的。

三.中毒病。

鵝生活在鵝舍,吃飼料、喝水、用藥、呼吸空氣,只要這四項中有鵝無法承受的超標,那鵝就會中毒。比較常見的有空氣原因導致的氨氣中毒、一氧化碳中毒,飼料原因導致的食鹽中毒、黴菌毒素中毒,用藥原因導致的各種藥物中毒(如磺胺類藥物中毒),飲水原因導致的雛鵝水中毒等等。

 四.寄生蟲病。

所謂寄生蟲,就是寄生在鵝身上的一些或大或小的生物。有不少鵝病的來源是寄生蟲。養鵝戶見得最多的就是鵝球蟲,這是一種寄生於鵝腸道內的肉眼看不到的動物。當然也有比較大的,長度甚至可以達到10釐米以上的蛔蟲。另外,寄生於鵝肌胃中的胃蟲,寄生於鵝氣管內的氣管蟲,寄生於鵝盲腸和肝臟中的組織滴蟲等等。

五.其它鵝病。

還有一些鵝病,它不是病原微生物感染造成的,也沒有營養代謝問題,也非中毒和寄生蟲造成的。這些鵝病大多跟鵝舍環境不適,飼養管理不當或者鵝自身的缺陷有關,比如鵝應激、中暑、感冒(非病毒和細菌性的感冒)、脫肛、難產、鵝蛋異常(軟殼、無殼、畸形)等,都各自有各自的來源。

上五點,基本囊括的所有鵝病的來源,可以幫助養鵝戶從宏觀和底層對鵝病有一個大致的把握。如果還有其他哪些問題,歡迎大家一起探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