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用勤奮對沖制度設計:想要照顧好顧客,首先要照顧好你的員工

中國的企業家特別喜歡勤奮,但往往結果是,越喜歡勤奮的老闆,公司執行力卻越差,老闆自己累的要死,公司卻沒人願意多付出

為什麼?我在做諮詢的時候,常常喜歡給老闆講哲學家羅爾斯的分粥理論,那是他在《正義論》中討論社會財富時做的一個比喻。

不要用勤奮對沖制度設計:想要照顧好顧客,首先要照顧好你的員工

1、指定一個人全權負責分粥。結果可能是誰負責,結果就受誰的主觀意願影響,比如為自己分的粥最多。

2、大家輪流坐莊,每人一天。這樣不僅會導致上面的問題,即負責的人以權謀私,而且可能會導致怨怨相報。

3、大家選舉一個信得過的人。也許開始這位品德高尚的人還能公平分粥,但他總有偏愛吧?時間一長,分粥又變得不公平了。

4、成立分粥委員會和監察委員會,形成分權和制約。這樣,公平基本做到了,可是由於監察委員會經常提出種種質疑,分粥委員會又據理力爭,等到粥分完畢,粥早就涼透了。

5、分粥者最後喝粥。所有人把粥領走,分粥者最後取。

看到這裡,大家都明白,是第五種最好!但我們為什麼要在企業講這個故事?因為我們發現,目前有很多企業陷入“勤奮過度,效率低下”運營狀態中!背後的原因,就是這些企業的管理者是在按前四種方式在“分粥”!

也就是說,

目前國內相當一部分企業存在一種現象,那就是用勤奮對沖制度設計!他們普遍認為勤奮奉獻的人治,比利益制衡、自動自發的法治好!

不要用勤奮對沖制度設計:想要照顧好顧客,首先要照顧好你的員工

作為一個學社會學的博士,我當然深知,這種現象是有傳統原因的!事實上,中國傳統小農文化一直對勤奮有著特殊的偏愛,想想吧,在靠天吃飯的情況下,你唯一能夠做的,就是勤奮地精耕細作,就是不計代價地開荒造土造田,這就是所謂的“勤能補拙”吧!

這種思維方式自然會影響他們“分粥”,在一個小農家庭文化中,如何“分粥”並不重要,把分粥過程“情感化”“道德化”很重要!大家先成為兄弟,然後再分,一切就簡單了,這就是所謂的“以德分粥”!

由此,管理者(分粥者)立即就明白,他最大的資源並不是粥,那是表面的資源,也是最靠不住的資源,回為你分得不好,立即就要下臺!分粥者最大的資源是設計制度,不同的制度下,自然有不同的結果,分粥者就是要設計出那個最優的結果!

反過來,如果管理者不懂最大的特權是生產製度,反而認為真正的資源是粥。那就會在人與人的關係上下功夫,去用情感,用人際關係,用權力,用謀略,用封閉,甚至用詭計來搞定接受粥的人。

這樣的結果又是什麼?不僅自己累得要死,而且還做不大,更可怕的是,自己被自己感動,把這一切上升到“艱苦奮鬥文化”,一代一代傳遞下去,這便是人治文化為什麼在中國企業隨處可見的原因!

不要用勤奮對沖制度設計:想要照顧好顧客,首先要照顧好你的員工

在我看來,任何一家偉大的公司,都是建立在法治基礎之上的,讓員工有尊嚴的公司

。就象沃爾瑪總裁山姆沃爾頓說的那樣,你想要照顧好你的顧客,你首先要照顧好你的員工!

怎麼照顧?當然是設計一個好的制度,比如合夥人體系,而不是一味地拚體力拚勤奮 —— 姜汝祥博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