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在《史记》中这么丑化刘邦,为什么这本书还能流传下来呢?

星罗棋布


最近四五年,给考研的孩子讲中国文学史,至司马迁时,我常以“老文青司马迁”呼之。这位生活在2000多年的牛人,可爱可亲可敬可叹,他是风雅君的偶像之一,《史记》也是我最爱读的经典。

《史记》所载的刘邦事迹,有些地方,在今人看来,并不怎么伟大、光明、正确。这就让人心生困惑了:司马迁胆子怎么这么肥?!他这么抹黑绝代伟人、开国元勋、红太阳高皇帝,《史记》竟然还流传下来了?

窃以为,虽然《史记》含有刘邦的糗事,还能够流传下来,主要原因如下:


首先,司马迁从未一味“抹黑”刘邦,相反,《史记》中刘邦的主要形象是正面的、伟大的、光明的。


读过《史记》的人,对项羽的印象可能更深,但对刘邦的印象也绝不会太浅。作为一介平民,刘邦一步步壮大起来,他身上确有不少缺点,不过,他的知人善任、宽大胸怀、恢宏气度、百折不挠的精神,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相信许多人有类似的感觉,在读《史记》之前,觉得刘邦取得天下,很大可能是侥幸,而读过《史记》特别是《高祖本纪》之后,就会产生这么一种印象,刘邦得天下,实在太正常,太应该了。他的武力、智慧和谋略,并非一流,但他有胆略,有胸怀,能够把当时一流的武将、谋士纳入麾下。那些对手们,与他相比,综合水平,差距较大,刘邦得天下、做天子,实在是“天命所归”。


其次,司马迁写作手法高超,刘邦本人的传记《高祖本纪》中,集中描写了他作为乱世中击败群雄,夺得帝位的雄才大略、盖世伟绩。刘邦的负面描写,主要在对手、部将、臣下的传记之中。这种“旁见侧出”笔法,如非熟读全书,很难让人产生司马迁丑化刘邦的印象。


刘邦的不学粗俗,流氓习气,贪财好利,恬不知耻,自私自利,不顾亲人,猜忌功臣,滥杀无辜的阴暗面,都在零散分布在其他人的传记中。除非专门收集这类“黑料”,否则,根本不可能产生《史记》丑化刘邦的印象。


第三,《史记》的记载,或据可靠史料,或由传闻,或得以考访,皆有凭据,并非凭空臆造、肆意诋毁。司马迁的时代距离刘邦时代比较近,他有条件和自信如实记载。


司马迁敢把所谓“黑料”加入《史记》,最根本的原因是刘邦并非天生圣人,生而伟大、不是金身完璧,这给司马迁壮了胆!

【司马迁及《史记》研究,早已成为中国古代文史研究的“显学”】


第四,中国古代具有一种非常强大的史官文化传统,这种近似信仰的“实录”文化精神,给司马迁如实记载的精神力量,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统治者对《史记》的审查和迫害,从而利于其流传。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齐国崔杼弑君,太史不惧权臣,如实记载,结果,史官兄弟三人相继被杀,老四上来之后,依旧如此记载,外面一个史官听说,怕太史被杀光了,没人如实存史了,还要过来,接着如实记载。中国古代的这么一批为如实记载历史,置生死与度外的无畏精神,对司马迁在内的后世史官具有极大感召力。

到东汉时期,这种史官文化已经受到很大损害,但到那时,《史记》已经得到一定范围的流传了。班固对司马迁和《史记》颇有微词,对《史》迁他的评价依然很高,赞美了司马迁具有“不虚美、不隐恶”的“实录精神”。


第五,《史记》在历史上,曾受到刘氏皇权的审查和限制,部分内容也遭到删改,今天所见版本,已非司马迁写作的“定本”。《史记》遭到刘氏皇权的审查,却未遭彻底禁毁的原因在《史记》本身巨大的历史和文学价值,它为自己代言,它的魅力和价值,在很大程度上保护了它自己。

《史记》写好后,据说司马迁留了两份,一份上交国家,一份自家保存。后来辗转到外孙杨恽手中,杨恽上交给国家,被时君汉宣帝的认可,得以流传。后来,王朝统治者发现,《史记》的某些记载,有损皇家形象,就加以窜改、抽毁、限制流传。其中,相关部分,我们已不知当初司马迁是怎样描述的。

不过,由于《史记》记载范围广,记述精当,史学文学价值,已经得到一定的认同,汉家不会将之付之一炬,其他人也会想法设法保存此书。

那些今人看来的“黑料”,未被删改,或因“黑料”比较分散,全部剔除有些困难;或因它们与其他人物的生平事迹紧密相连,铁板一块,读时未必特别留意它们,或者难以删除了。

【图:“老文青”司马迁】


第六,《史记》成书后,流传不广,汉家不知其帝王不知其中有许多“不合体统”之处。待该书流布较广时,汉家才注意,并加以限制,但为时已晚,不太可能完全禁毁此著了。

司马迁生在汉武帝时期,当时人对秦汉之际的历史,依旧比较熟悉,不必借助《史记》了解。况且当时的印刷水平,不足以让《史记》广为流布。史书也不是一般人能够看到的,当时的汉武帝,对历史的兴趣,远小于对开疆拓土、美女玩好的兴趣。有机会看到《史记》的人,没兴趣看。可能有兴趣看的人,又没有资格看。

《史记》成书后的一段时间内,并未得到广泛流传。后来,经过杨恽、汉宣帝等人,该书开始流传开来。之后,才遭遇审查限制。不过,很快,西汉王朝走向衰落,对思想文化的控制放松,《史记》得以流传开来。

东汉时期,汉家人对史书的控制,就非常严格了,班固曾因为“私修史书”而下狱。司马迁相对幸运,他的时代,皇权对思想文化的控制相对松弛。


《史记》能够流传到今天,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其难以替代的史学价值、不可超越的文学价值,与当时的王朝对思想文化控制程度有关,也具有一定的运气成分。


更多文史深度解读,敬请关注:风雅人文观察。



风雅人文观察


司马迁是私下写作的《史记》,他自己知道书里的内容过于敏感,害怕被毁掉,所以写完之后没有公开,并且保存了两份文本。到汉宣帝时,司马迁的外孙杨恽把《史记》公开,并且大力推广这本书。不过《史记》在汉朝流传并不广,很快就被朝廷封禁了。因为里面记载了很多皇家秘闻,比如一些对刘邦形象不利的事情。但幸运的是,《史记》并没有被毁掉,而是一直保存在皇家档案馆里,只有少数宫廷文人能够翻阅(比如班固这样撰写历史的官员),其他人是看不到的。不过《史记》的名头在汉朝挺大的,很多人都想一睹这本书的内容,但却无法看到。等到汉朝灭亡之后,这些禁忌就不重要了,大家自然能够自由的阅读《史记》了。


国史拾遗


司马迁写的《史记》应该是历史上第一部由官方系统写的历史,在此之前没有比较完善的官方修史。《史记》也是开了官方修史的先河,我们都知道后世的修史,有的是本朝给本朝修史的,往往这样的历史文件很多地方是有隐晦的,比如对本朝负面的东西他不会写。这倒不是修史的人不写,北魏时崔浩为北魏修史,结果他也秉笔直书,把北魏过去一些不光彩的事情都写进国史里面去了,结果这点触目了当时的皇帝何北魏的高官,崔浩因此获罪,落得个满门抄斩的下场。

所以崔浩下场警醒了很多修史作者,从此以后给本朝修史的就几乎看不到秉笔直书的,所以后人看中国历史不要尽信史料,要带着自己的判断普读历史。黑当朝修史的往往会为本朝歌功颂德,美化当权者,淡化政权的错误,甚至错误就不写,所以说历史都是胜利者书写的,胜利者写的历史是站在胜利者立场上写的。

还有一种修史就是本朝给前朝修史,这样写的历史大多往往比较客观,可是历史毕竟讲究的实效性,有的历史书写时离当时已经过去了几百年,所以说后世给前朝修史肯定会不全面,夜难免有疏漏和错误。

再回到主体,由于司马迁可以说是开了官修史的先河,所以当时他写史环境还是比较宽松的,没有太多约束,他可以以个人观点去修史。比如史记对于项羽的形象就写的比较正面,二对于刘邦的刻画就显得那么诡诈。事实上这也符合当时这两人的情况,翻开历史几乎所有开国皇帝没有一个不是不择手段的人,一本正经的人能得到天下吗?历史就是这样,这就是后世所说的厚黑学,太正直的人想循规蹈矩根本是无法取得胜利的。司马迁可不是仅仅把汉朝开国皇帝刘邦形象写的不好,事实上对他的直接领导汉武帝也是秉笔直书,毁誉参半。《史记》之所以倍受后世推崇,也正是由于司马迁的敢写,真写,所以才显得那么可贵。后世基本上找不到类似于《史记》这样本朝为自己如此客观修史的书籍


此岸情彼岸花180269099


我想这个问题的关键字是丑化,丑跟美是相对的。而美丑是没有一定的标准,历史上有环肥燕瘦,现在的女孩子都想着减肥,可见这是一种观念。

《史记》的流传跟司马迁的外孙——杨恽,他上书皇帝,献出了他外祖父的《史记》,而当时的皇帝,就是汉武帝的儿子汉昭帝。

司马迁生前没有把《史记》作为官方历史公之于众,其缘由已不可考。但在《史记》的最后一篇是《史记·太史公自序》,注意,不是自传,司马迁没有把自己和三皇五帝放在一起,也没有把自己和诸侯将相放在一起,而是在全书最后一篇,写了一篇序文。序文里面有自己的经历,有自己对人物、时事的看法。也有对天地宇宙,三教九流的阐发,有对泱泱华夏,中原故土的深情眷顾,也有对大是大非的高下立判。最后还给全书来了个分段,做了简要的说明。

那汉高帝刘邦只是全书数千个人物中的一分子,为了他一个人就要曲笔,就要附和,这显然不是司马迁的性格。

司马迁是为李陵(“飞将军”李广的孙子)受了无妄之辱的,这种侮辱,让他每次想到,汗水都是湿透衣被的,如此,司马迁都没有退缩,岂肯在汉高帝刘邦的传记上留下瑕疵?

有一种说法,说读书人的骨头是很硬的,最起码有一些读书人是这样的。也有一些史官是不畏生命危险去秉笔直书的。可以查看“崔杼弑其君”这个典故,我想司马迁一定知道太史伯,并且很认可他的做法。

司马迁在《史记》中展示了他一生的抱负和理想。《史记》倾注了他毕生的精力和思考。人物要怎么呈现,怎么评价,史料的选择取舍,都是深思熟虑过的,而且司马全选择史料也是做的相当“科学”的——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

再回到开头,谈谈丑化还是美化的问题。现在流行的破洞牛仔服是美是丑,可能在司马迁那个时代,这是乞丐的打扮,现在叫做潮流,叫时髦。所以,我们看古人,看故事,用今人之心去揣测古人,有失公正。

我们读《论语》看到孔夫子对自己也有很真诚,很可爱的时候。比如“昭公知礼乎”,“子见南子”等段落。其实孔子很坦荡,很真实。是我们把他高高举起,觉得圣人好像不食人间烟火一样,其实他更像一位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好相处的老者。

刘邦是个大气概的英雄,从他发迹的时候就有这种特质。不是鸡肠小肚的人。司马迁只是在记录史实,这是一项工作,历史上刘邦与曹氏(非明媒正娶)生了儿子确有其事,司马迁本着认知负责的态度记录了下来,这有什么问题。所以,美丑在人心,分寸在心里。

丑化还是美化都是有强烈的个人意愿在里面,《史记》我也在读,我看到作者是在生动,如实的在写人和事,谈不上美化还是丑化。当然,绝对的标准是没有的。人都有七情六欲,就看您怎么看了。


史话石说3610


司马迁看透了汉武帝的心思!

来想一想!如果你是司马迁,拍皇帝马屁。把刘邦写的伟光正,汉武帝会怎么看:你的意思是我祖宗是靠努力,靠道德,靠才能取的天下喽!那你的意思是别人也能靠努力,靠道德,靠才能取得我的天下喽!来啊!看看他身上还有什么能割的。

反而是司马迁把刘邦各种缺点着重写出,并且弱化其军事才能(当时除了韩信和想象我感觉就属刘邦了),反而得到汉武帝的认可:看我老祖宗浑身缺点,能力也差,还能得天下,为什么啊亲?天命啊!!!其他人你们可不要胡思乱想呦!天下是我们老刘家的,世世代代都是我们老刘家的,这是上天的旨意。

现代如果一个人成功了,一定突出自己的努力和奋斗,弱化自己的出身和血缘;那时候可不是啊!当时如果你跟一个人说你的成绩是努力奋斗来的我估计他会劈头盖脸骂你:你才是看奋斗,你们全家都靠奋斗,老子靠血缘!


想死人那个斌哥哥23


首先要弄清楚《史记》到底有没有丑化刘邦?其次才能说为什么能够流传下来。

关于第一点,司马迁在《史记》中并没有丑化刘邦,因为司马迁家族几代都是史官,继承了春秋战国以来史官秉笔直书的传统,所以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的刘邦的信息是比较可信的。

有人说因为司马迁为李陵投降事件辩护,受到了牵连,在汉武帝时受到了宫刑,所以对刘氏江山有很深的怨恨;因此在自己的著作中刻意丑化刘邦和汉武帝。但是了解历史的都知道,《史记》中所记载的,都是基于事实客观存在的,虽然由于是个人著作原因,不免带有一些个人的感情色彩,但是大体上了,还是基于事实的,因为司马迁不会拿自己家族传承几代秉笔直书的史官的精神传承,来报复个人的私怨。如果真的是为了报复刻意丑化,我相信这种品格的司马迁,是写不出这么一本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来的。

其次,《史记》之所以能够流传下来,除了司马迁早有防备,准备了两套,以防被毁外,还要感谢汉宣帝。

汉宣帝就是汉武帝的曾孙,原来的太子刘据的孙子,就是在许多电视中有出现过的刘病已,后改名刘询,是开创了“昭宣盛世”的有名的一位皇帝。

他在位时文风开明,而且最重要的是,汉宣帝全族几乎都被汉武帝在晚年的“巫蛊之祸”中所杀,从内心对刘氏没有什么好感,正是在这个时候,司马迁的外孙杨恽才把《史记》献出来给汉宣帝,汉宣帝读过之后才允许《史记》正式流传于世。


七柳仙生


总体来讲,司马迁把刘邦写得很质朴,所以《高祖本纪》上来讲:

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姓刘氏,字季。父曰太公,母曰刘媪。

这段话,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高祖,是这里这里人,他姓刘,他爸人称孩子他爸;他妈,人称刘家老太。

这种开头,隔着两千多年都能感到一种逗比的气息。太公,是那时候人家家爸爸的通称。刘邦的爸爸,当然是人家的爸爸了,当然叫太公。刘媪就更逗了,刘邦家姓刘,嫁到他们家自然是刘媪。整句话加个弹幕就是——真是废话啊……

和《史记》中的其他传记比一比,高祖本纪的开头就更逗了。比如秦本纪,上来就是说秦的祖先是三皇五帝的后代,还有神话的,有个大鸟留下一个大蛋,然后这女的吃了,就生了一儿子。再比如《项羽本纪》,说项羽家世世代代都是楚国的大将,爷爷辈就在和秦打仗,结果被杀了——但再怎么样也是将门。就是匈奴,都有显赫出身的:

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

夏后氏就是夏朝的祖先,所以北面的匈奴就是夏的后代。这件事情就有趣了:汉朝的皇帝,就是路边一个刘家他爸他妈的儿子。匈奴的单于,倒是夏的苗裔。汉和匈奴打一打,到底谁是华夏谁是蛮夷了?你司马迁到底要做什么呢?

但其实司马迁并不是要黑刘邦。他写得很好。

我们现在都说自己是炎黄子孙。刘邦的时候,但凡有个姓氏的,哪个不能追溯到五帝三皇,一定要写刘邦是三皇五帝的后裔,这其实没什么意思——倒是匈奴人,非我族类,所以要讲一下,这些人其实是我们的旁支。所以把握人物,就要凸出其特点。项羽,一个楚将家族的形象就呼之欲出了。而且,司马迁上来就讲,项羽的爷爷辈,出去打仗,被秦将王翦杀掉了。项羽本纪开头没有多少字,整个国仇家恨顿时就跃然纸上了。

刘邦也是楚人,但是司马迁就不讲了。就讲丰邑中阳里,就是一个小地方,在楚国还是在齐国,其实不差那么多。然后呢,刘邦就是一个普通人,最最普通人家的小孩。这就是他。但是人家就要问了:为什么他能当皇帝呢?他有什么过人之处呢?那是另一个故事,司马迁就讲了:

其先,刘媪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是时雷电晦冥,太公往视,则见蛟龙于其上。已而有身,遂产高祖。

现在人不相信世界上有鬼、有龙。以前人不这么想。这个世界上到处都有鬼,到处都有奇怪的动物。我们觉得打雷闪电是自然现象, 那个时候人不这么觉得,天上的雷电都是有用意的,都是说明一些什么的。这些都是征兆,普通人只能知道有一些奇怪事发生了,有智慧的人就能从中读出未来的趋势。这就有点像今天炒股票,股市动荡下,普通人不知道怎么了,但“专家”就会讲这说明这个说明那个。最后股票真的跌了,专家就说,你看我早知道了。


以前也是的,刘邦真的成功了,那时的“专家”就讲,你看,我早看出来了,这个人的面向不一般啊。或者讲,我早知道了,你看他还没生下来的时候啊,就打雷闪电的,龙就出来了……司马迁把这些故事收集起来,在今天看起来好像是封建迷信,但在当时其实是一种很高级的“知识”,给大家解释事情的来龙去脉。这个过程中,一个很普通的人,因为很多机缘巧合,在很多征兆之间,就成功了——有点像今天讲股票:一个股票大赚了,股评家就讲,你看啊,这支刚出来的时候,K线图就拼命震荡,这不一般啊。

所以总得来说,司马迁写刘邦,讲的就是一个普通人,讲的就是普通人的乱七八糟的际遇——但这些际遇之间,却能看出他的过人之处,能看出命中注定他要成功。这就和后来刘向、班固讲刘邦很不一样。他们就讲刘邦是尧的后代啦,出身也很显赫啦,之类之类的。这就没意思了。


在野武將


司马迁之父乃司马淡(前165年至110年),司马淡博学多知,励志要完成华夏历史,司马淡官职为汉太史令。司马迁少时,就遵从其父的旨意而巡游天下,司马迁二十多岁时(前120年),奉其父司马淡之命而游历天下。司马迁三十多岁时,前110年,其父病重回到长安,在朝廷中补缺为低级官员,年奉100石。

司马迁三十多岁出仕,官小人微言轻,深感无法完成其父意愿,故结好李陵等人。李陵向汉武帝荐举了司马迁,司马迁得于世袭其父司马淡太史令,年奉600石。前108年,司马迁以皇家资料为依托,结合司马淡和自己的考察资料开始写《史记》。

前99年,李陵出居延击匈奴兵败被浮,后降匈奴。汉武帝不相信李陵降匈奴,隔年兵发四路,准备夺回李陵。李陵已经降匈奴,指挥匈奴大败汉军。公孙傲回来后,有数千人联名上书曰:“李陵带匈奴兵狙击汉军。”

汉武帝获得上书后,在朝廷庭议李陵降匈奴,满朝皆曰:“李陵降匈奴可杀。”唯有司马迁,因为李陵有恩于自己,不顾事实为李陵辩护,被汉武帝下狱。汉武帝为求证李陵降匈奴之实,命汉史出使匈奴,见李陵问降匈奴狙击汉军之事。李陵告之曰:“讹传,拒汉军者乃李续也。”汉使回禀汉武帝,查李续在一年前已经死于居延,遂杀李陵全家。

汉武帝怜惜人才,准予司马迁家族以五十万钱(合600两银子,是司马迁一年的俸禄),赎回司马迁之罪,可惜司马迁家族在司马迁获罪时,已经全逃回陕西韩城,举族改为“冯”“同”二姓,由于司马迁家族无人救赎,司马迁自己选择了腐刑。

由于司马迁被宫,极端仇视汉武帝,出狱后在史记中颠倒黑白,写到汉武帝杀李陵后,汉使才询问李陵为何投降。李陵说狙击汉军者乃李续,其实李续在居延就死了。而李陵率匈奴兵狙击汉军,是公孙傲和几千汉军亲眼所见,而且公孙傲是李陵的好友,公孙家和李广李陵家,几代人的交情,怎么会平白无故的诬陷李陵呢?而且是有几千汉军官兵签字画押的。

司马迁被宫后,仇视刘姓皇族和汉武帝,就开始抹黑汉高祖刘邦。刘邦原本是有文化是个剑客,而且懂帝王之术。但是,司马迁把高祖本纪中的重要章节,即刘邦35岁以前的事迹,保留神话部分外,全部删除,并且在以后章节和项羽本纪中,对刘邦大肆抹黑为流氓。

若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司马迁入狱前,已经写史记十年,由于在前十年写的一半史记中,在卢綰传、张耳传、夏侯婴传中,司马迁留下了对刘邦真实描写。有兴趣的读者,可以看看冷清先生提到的这几篇传记,自己体会一下司马迁是不是抹黑刘邦。

前97年,司马迁受宫刑出狱后,又用十年时间写完了《史记》,前87年奉献给汉武帝钦点,汉武帝读后龙颜大怒,将司马迁再次下狱。当年,汉武帝病危,立刘弗陵为太子,杀太子之母钩弋夫人,同时下令将司马迁秘密处死。故此,历史记载司马迁终年不详。

由于汉武帝死的突然,没有时间再监督修改《史记》,《史记》就成为汉武帝钦点的历史国书,被较为完整的保存在汉朝司天监。而后世的皇帝大臣,也发现其中的问题,但是不敢对《史记》轻举妄动。由于,司马迁生前将刘邦的原始资料销毁,东汉班固作《汉书》写高祖刘邦本纪,只能修改司马迁某些明显错误,但是对刘邦35岁前的历史,也是无可奈何花落去。


冷清先生


关于《史记》,存在几个理解上的误区。

首先,司马迁担任的太史令这个职务究竟是做什么的?

很多人从字面上,很容易误会成太史令就是纯粹修编史书的。

其实不是,甚至修史都不算是太史令最重要的职责。

太史令完整的职责是掌管天文、历法,顺带负责一些修史的任务。到了汉朝后期,甚至把修史的任务从太史令的职责里去掉了,可见太史令并不是一般人想象中那样整天一副秉笔直书、正义凛然、苦大仇深的史官模样。

在这样的前提下,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首先担任了太史令一职。虽然在后面的每个新的朝代,都会为前面一个朝代修史,但这个规矩在西汉初年应该还没有形成。毕竟汉朝自己才是第二个统一的帝国,继承的又是短命的秦朝,秦本身也不重视修史。所以可想而知,司马谈是没有具体而明确的修史任务的。

但是司马谈因为职务之便,确实能接触到不少历史典籍,所以他自己产生了一个志向并付诸实施:就是要编一部通史。

可惜他跟随汉武帝泰山封禅时得病去世了,壮志未酬,于是临终前嘱托儿子司马迁,希望他完成这一心愿。这才诞生了《史记》。

可见,第一、《史记》并不是官方史,而是出自私人兴趣。第二、《史记》绝大部分由司马迁完成,一小部分由他父亲完成,还有一部分由于其他原因由后人删补而成。第三、司马迁父子接触的典籍,并不完全可信,导致了《史记》中有不少自相矛盾的篇幅,这个锅应该由秦始皇的焚书政策背。

那么《史记》里有没有丑化刘邦呢?司马迁遭受宫刑后,内心是十分激愤的,这在他的《报任安书》里有清楚记载,因此在私人修编的史书里加上个人情绪,并不是不可能。但是《史记》问世后,就不断遭到官方的删改,甚至连他外孙最后交出的家族藏本,也经过了西汉朝廷的修订,如果这样还能存在丑化高祖刘邦的部分,简直是不可想象的。因此,现在能看到的版本里,刘邦的形象应该还是比较接近史实,甚至是美化过的。

最后,《史记》之所以能流传千古,除了因为它算是史学开风气先河之巨作,更重要的是它的文采,一直是后世公认的典范。“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一句足可说明。清朝评论家金圣叹认为几千年来的六大才子书,《史记》也赫然在列。


东土大唐三俗和尚


你用这个词不对,那不叫丑化,丑化是一种歪曲,是将本身并不丑的变丑。《史记》里不为尊者讳,这正是司马迁伟大之处!刘邦就是个无赖,武帝穷兵伤民这都是事实,不存在"丑”化。也是先秦时期史家所秉持的记史的原则。但自司马以后,此风不再罢了!因为官家再也不准许未经审核认可的文字面市,班固的《汉书》就是个例子。他被下獄问罪的罪名便是私修国史!应该说武帝时的文禁还不是十分严,因而《史记》才得以流传。据说武帝在读到《太史公书》时就十分恼怒,恨不得烧掉,可又没有什么为法,因为所记都是事实,符合史家“秉笔直书"的原则。班固以降,史家大都吞吞吐吐的了,所以鲁迅先生说二十四史等于同帝王将相作家谱,讳饰太多,不足为凭信;主张治文先治史,治史要多参照"野史”笔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