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機構存款餘額增長跌至「谷底」 大家是沒錢了還是不肯存銀行?

如果你有一兩個銀行工作的朋友,你一定聽到過他們的吐槽:存款不好拉,你那有多少錢?來我們行存個幾萬?一萬也行!

近年來,攬儲難成為擺在所有銀行面前的現實問題。數據顯示,今年6月,我國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同比增長8.4%。往回看,這一數據可謂是近40年“谷底”。自1979年起至今年,我國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同比增速從未跌破9%。而今年2月以來,存款餘額增速均在9%以下。

那麼,錢到底去哪了?是中國人沒錢了嗎?還是他們不肯存銀行了?

家庭支出“壓力山大”

杭州人餘女士最近有點頭疼,她在糾結要不要辭職去當全職媽媽。她跟丈夫都是工薪階層,兩家老人幫不上忙,剛上幼兒園的孩子只能請阿姨接送,孩子的學費伙食費請阿姨的費用,一個月支出6000元都不夠,她工資拿到手也不過6000元。她笑稱,在給孩子打工,月光還不夠。但如果真的辭職,她也下不了決心。“我和老公一起還房貸,我公積金加起來有1800元,如果少了這筆錢,我老公一個人還房貸壓力太大了。”

起初,餘女士是不願意買房的。辛辛苦苦工作,省吃儉用攢首付,再背上30年房貸,何苦呢?但是孩子慢慢大了,她考慮到孩子上學,去年,她和丈夫東拼西湊湊了80萬首付,咬咬牙買了房。“每個月房貸支出就是6000多元,我們還算好的,很多同事朋友開支還要大,而且他們的工資也不高,很多人都是‘啃老’。”

餘女士沒有老可以“啃”。她只能省吃儉用,儘量讓家庭財務支出少一些。“我好幾年沒去商城了,衣服都是淘寶,你們在嘲笑‘拼多多’,可我真的在上面買東西,吃的用的,能網購就網購,能便宜就便宜。”

餘女士感慨,照她這樣的家庭開支,不可能有存款。

90後鮮有存款

近兩年來,消費金融出現井噴式發展,已經滲透到日常生活中的各個場景和環節。買買買成為很多人的消費習慣。融360日前進行的問卷調查結果顯示,90後成為消費貸款用戶主力軍,佔比高達49.31%。

90後小徐工資8000元,拿到手不過7000元出頭,但他大手大腳慣了,每個月的花費可不止8000元。租房2500元,車貸2000元,吃飯2000元,還要買電子設備、出國旅行、看電影,還有七七八八的開支。小徐說,手頭緊的時候,他會去網貸平臺借點錢,等稍微寬裕的時候還上。花明天的錢,過更美好的生活,是小徐的人生格言。

至於存款,“存款是什麼?沒有的!”小徐一臉鄙視:“現在還有人存銀行嗎?我根本不夠花,我是問銀行借錢。”

年輕人確實沒有存款。融360調查顯示,如果包括房、車貸款,還有5.44%的人群資不抵債。換句話說,每20人中,就有1人每月需要償還的貸款比實際到手月收入還要多。如果年輕人沒有家底,一年的可支配收入還不起所欠下的債務,他只能靠借新還舊度日。本次調查數據顯示,有28.57%的人使用消費貸是為了償還其他貸款。

大媽們的投資經

早些年,大媽們投資黃金。網貸興起,大媽們的錢又流向了網貸行業。大媽們的投資總是隨市場而動。今天,大媽們還會存銀行嗎?

杭州的何大媽給出的答案是:不會!她說,銀行存款收益太低了,她的錢一部分買了銀行理財產品,一部分在股市裡。雖然今年股票行情很差,可何大媽堅信,A股處在歷史底部,將會迎來曙光。“其實是套牢了,只能裝死。”何大媽悄悄地說。

何大媽身邊的小姐妹也很少有存銀行的。“我跟她們說,存餘額寶也比存銀行收益高啊,還有銀行的貨幣基金,買買也方便的,不一定要存銀行的。”在姐妹圈裡,何大媽顯然對投資理財很有心得。“我也不追求高收益,比銀行存款高一點就行了。”

不能忽視的是,互聯網的快速發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分流了許多銀行存款。而且,像何大媽這樣的老年人,微信、支付寶玩得很溜,有點錢也喜歡存餘額寶。

業內人士指出,目前,隨著居民在教育醫療等方面支出增加、各類理財產品增多、居民消費升級等方面因素的影響,居民儲蓄也出現了增速放緩、儲蓄率下降的現象。另外,隨著金融監管力度的不斷加大,銀行不規範性存款明顯減少,也一定程度上導致存款規模下降。

(每日商報 實習記者 於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