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宏:用「兵王」精神打造新材料行業的「東嶽航母」

黨的十九大到今年的全國兩會,習近平總書記多次談到企業家精神,強調“激發和保護企業家精神,鼓勵更多社會主體投身創新創業”。山東作為人文大省,在傳承上千年的“厚道魯商”精神薰陶下,改革開放的40年來,湧現出一大批誠信有德,銳意創新的本土優秀企業家。

創新、冒險、敬業、誠信……每一個企業家身上都有各自不同故事和標籤,在山東舉全省之力實施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之時,企業家精神會給每個行業乃至社會帶來怎樣影響?他們又會帶領企業如何經歷這場轉型升級的洗禮?日前,中國山東網推出 “弘揚企業家精神聚力高質量發展”系列報道,通過面對面與省內優秀企業家對話,感受他們不同的精神世界。

對於張建宏來說,1987年是個特殊的年份,這一年,部隊轉業回的鄉他領著79個同鄉在老家創建了東嶽集團前身濟南化工廠桓臺分廠,從2臺國有企業退役的小設備開始了自己的科技創業之路。31年後的今天,東嶽集團已成為中國氟硅行業的龍頭企業,回首企業這些年來的成長之路,張建宏總結自己成功的關鍵在於對技術的執著和不斷的創新。

张建宏:用“兵王”精神打造新材料行业的“东岳航母”

靠兩臺退役小轉爐創業 猶如一項特殊使命

部隊就像一個大熔爐,華為的任正非、萬達的王健林……改革開放很多第一代成功創業者的身上都有軍人的“烙印”,這些氣質幫助他們一步一步走向成功,堅忍不拔而、擲地有聲。

張建宏也是如此,從1982年退伍到現在,無論在創業初的艱難,還是如今的功成名就,他一直把自己當做一名戰士。“當兵磨鍊了我,提升了我,鑄就了我永爭第一的榮譽感和責任感。”

1987年,張建宏剛創業之時,兩臺國有企業退役的氟化氫小轉爐撐起了這個默默無聞的小廠。張建宏感覺又當回了自己熟悉的“兵”,而且是一個帶有特殊使命的“兵”,榮譽感油然而生。

“當時生產工藝很落後,兩臺舊轉爐生產1噸無水氟化氫要消耗32公斤鋼材,”張建宏回憶。

一堆困難擺在那,但在張建宏眼中,成功沒有訣竅,就是一天要多付出,多想、多做,付出總會有回報。每天凌晨4點30分,人們還沉睡在夢鄉的時候,張建宏卻早已起床,伏於案頭,思索一天的大事小情。他的床頭放有一個小本子,密密麻麻記錄著當天或未來幾天的要處理的事務或源於心頭的奇思妙想,“輕重緩急、主次分明,我就把它記下來,就形成了我一天的工作表。”

此後,東嶽的氟化氫、製冷劑產品經過不斷的研發改良,成為了同類市場的暢銷品。

上馬聚四氟乙烯 第一個吃螃蟹的魄力

2000年,初具規模的東嶽集團著手延伸產業鏈——瞄準了有“塑料王”稱號的聚四氟乙烯。但當時一個民營企業想搞聚四氟乙烯,很多業內人士都感到不可思議。而內部研究團隊多次協商後,大多數人也都投了反對票,認為搞不了。

“搞不了才要搞,這是我們發展的必經之路,跨不過這個坎,就無法繼續發展。”表明自己決心後,張建宏帶領著東嶽項目團隊,克服建設時間緊、項目人員少等困難,用常規項目的三分之一時間、三分之一投資、三分之一人力,完成了項目建設。

2002年4月份,由東嶽人自主設計、中國第一套單體年產3000噸聚四氟乙烯裝置成功投產。

“一個民營企業怎麼可能?”聚四氟乙烯投產後,業界根本不相信,張建宏就提出用事實說話、用現場說話、用規模說話,自己出錢把全國各地的用戶請到東嶽來現場觀摩。

當年11月29日那天,張建宏至今歷歷在目,自己還發著高燒,嗓子也難受的講不出話來,但他仍堅持為200多個客戶作完了彙報。

5噸,10噸,100噸,那天客戶們紛紛現場下單,中國的氟材料市場格局也悄然改變。從那之後,東嶽在這個領域裡一路飄紅,走到今天。成為全球規模最大、技術先進的PTFE研發生產企業。

张建宏:用“兵王”精神打造新材料行业的“东岳航母”

65%的東嶽“科技富翁”

張建宏有一句名言:優秀人才無政策,人才的要求就是東嶽的政策。

近年來,東嶽集團黨委堅持黨管人才,張建宏不斷創新人才機制,提出“以效益體現價值,用財富回報才智”的人才理念,著力解決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與人才分名、分利、分權的問題,一直堅持“經營人心是企業經營的最高境界”的經營理念,把東嶽打造成一個創業平臺:讓效益的創造者,成為人生價值的實現者;讓才智的貢獻者成為財富的擁有者。所有這些人才理念,為東嶽科技創新和發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撐,同時東嶽也在實踐中逐步探索出了四大人才機制。

“生活有面子,工作有裡子”,東嶽集團創新人才激勵機制,讓人才有財富、有榮譽、有地位,“最先來東嶽的科研人員,65%成為了科技富翁,這也極大地調動了科研人員的主動性和創造性,科技創新熱情空前高漲。”

張建宏更加註重提高員工的科技素質,依託各類職工教育培訓中心,經常舉辦各類短期技術培訓班,使員工不斷更新知識,提高技術水平和工作能力,並積極搭建優秀人才脫穎而出的平臺。

目前,東嶽集團已從清華大學、上海交大、中科院等院校和海外留學人員引進260多名博士、碩士、專家到東嶽安家落戶。在離子膜攻關期間,張建宏授予首席科學家張永明博士“三定”大權--招用什麼樣的人、給什麼樣的待遇、什麼崗位職務,都由張永明博士決定。張建宏靠靈活的人才機制,把處於偏僻之地的東嶽打造成了人才高地。

佈局新動能“三大建設工程”

2018年2月22日上午,山東省委省政府召開山東省全面展開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動員大會,省委書記劉家義在大會上做重要講話。

這次講話,直戳張建宏的心窩子。

隨後,東嶽集團研究確定成立新舊動能轉換項目指揮部,抽調人員集中精力推動投資150億、建設117個項目落地、完成“三大建設工程”的目標任務,為開啟東嶽新一個三十年發展的良好局面,打造一個高端化、集群化、智能化、綠色化的現代化企業。

“我們規劃了投資20億元,採用世界一流工藝技術水平的30萬噸單體和20萬噸有機硅深加工項目。”張建宏介紹,目前該項目已列為山東省重點項目,其銷售收入、盈利能力都將大大超過東嶽有機硅現有裝置。

同時,籌備能源和環保綜合配套工程,包括30萬千瓦熱電能源中心及引進德國技術的危固廢處理和三廢轉化、園區水處理工程和園區整體改造美化等。按照規劃,三年後,東嶽的生產基地將成為聞不到異味、聽不到噪音、看不到跑冒和“零排放”的園區,將成為乾乾淨淨、漂漂亮亮、健健康康、人見人愛的國際一流的現代化園區。

张建宏:用“兵王”精神打造新材料行业的“东岳航母”

企業家精神:責任和奉獻是使命

張建宏在發展企業的同時,不忘社會責任。他倡議創立了四大基金:在多所大學創建“東嶽獎學基金”資助和獎勵優秀大學生;創建“東嶽教育基金”獎勵縣內學校和教師;他和公司高管捐款創建“東嶽愛心基金”累計救助遇到特殊困難的員工50多人100餘萬元;創建“東嶽尊老基金”,每年向唐山鎮80歲以上老人發放200元生活補助。

與此同時,公司還資助修建了縣城主幹道東嶽路、園區東外環路等道路,方便村企交通。目前,公司已累計向教育、交通、衛生等社會公益事業和災區捐款達1.26億元,解決了近5300人的就業,樹立起了民營企業的良好社會形象。

“我們這一代企業家,真是趕上了改革開放的大好時光,尤其是山東的民營企業家,改革開放給我們這些人提供了施展才華和技術專業的最好空間和舞臺。”張建宏說,“我感覺我們這一代企業家,有這一代不可推卸的責任和使命擔當,在這個領域我們如果能夠為國家打破壟斷,實現本土化配套,為我們的國防軍工工業做出我們這一代企業家的貢獻,做出我們這個行業的貢獻,就是我作為一個企業家來說感到最自豪、最欣慰的一件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