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八零後書法家藝術委員會順應時代而生

“80後”一詞最早出現在文學界,是文壇對1980—1989年間出生的年輕作家的稱呼,後被人們所普遍接受,泛指代整個20世紀八十年代出生的人群。

書法界的“80後”,更倍受關注。他們大多經過高校系統的書法業務學習,或進修於書法的專業機構,或師於名師,專業素養達到了一定高度。他們既深入經典、繼承傳統,又能融入時代審美,張揚個性,推陳出新。他們渴於求知,勇於探索,在全國大展中屢獲佳績、嶄露頭角。他們以深厚的功力、敏銳的感覺、鮮明的個性、飽滿的熱情、驕人的成績越來越被書壇矚目,逐漸成為當今書壇最具活力的力量。

在全國三百餘位八零後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的共同倡議下,“全國八零年代書法家藝術委員會”順應時代而生,旨在團結和凝聚全國八零後書法家,創造更大的空間和舞臺,激發熱情,夯實基礎,推動發展,繁榮書法。

全國八零年代書法家藝術委員會

組織機構

主 任(1人)

聶 政(河南)

副主任(13人)(按姓氏拼音排序)

馮 錯(江蘇)郝曉明(山東)梁吉超(北京)梁 理(湖南)劉小龍(甘肅)湯曉燕(女書家)王軍領(重慶)王 璽(上海)夏仕勇(貴州)謝 超(解放軍)殷廣祿(河北)曾錦溪(福建)趙月秋(雲南)

執委會委員(16人)

陳才坤(海南) 陳 亮(四川) 陳先郡(中直) 段振祥(安徽)姬江波(山西) 李 卓(遼寧) 郭忠之(廣東) 王 勁(陝西)王 勇(湖北) 王志科(新疆)潘文志(廣西) 潘立船(江西)彭紹陽(天津) 唐一峰(浙江) 楊 君(吉林) 周 亮(黑龍江)


全國八零後書法家藝術委員會順應時代而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