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對農民工夫妻辛勞工作瞬間,快樂而知足,看的感動又辛酸


餘姚市臨山鎮的高粱地裡一片豐收景象,無論是當地居民、還是外來務工人員,都忙碌在高梁的收割中。中午時分,一對農戶夫婦總算歇了下來,他們坐在路邊,靠著高高的高粱垛,忙裡偷閒,吃著泡麵、喝點小酒,享受豐收的喜悅。

意大利的提琴和河南確山縣的農民,恐怕你想破腦袋也無法將之聯繫在一起。但是卻有一批確山農民,憑藉勤勞、智慧,和超凡的想象力,完成了農民到制琴師的華麗轉身,更有佼佼者成為提琴製造企業的掌門人,佔據中國中高檔提琴製作的“霸主”地位。如今他們中有的人在北京買房、開豪車,過著之前從沒想過的生活。李顯印與何瑞霞,丈夫粘大提琴,妻子粘小提琴,工作時只隔著一道透明的玻璃。

青島,邵桂良、李克英夫妻倆正在室內不停地刮膩子。兩個人踩在高凳子上,沒挪動一步都得小心翼翼、如履薄冰。為了家人衣食無憂的生活,為了供養孩子,為了老人安享晚年,夫妻倆齊心協力,累並咬牙堅持著。


邵桂良、李克英夫妻倆合影。10幾來,兩人除了結婚時合過影,這樣正式的合影還沒有過。

河南省三門峽市,農民李傳雲的妻子正在夫妻房裡給老家的親人打電話。身處人生地不熟的異鄉,夫妻倆最牽腸掛肚、朝思暮想的,莫過於老家的老人和孩子。

2013年4月17日中午,在河南省三門峽傳媒大廈項目建設工地農民工生活區,來自重慶萬州市的農民工向平在夫妻房裡看妻子羅小燕繡十字鏽。

湖南常德市武陵區,“他經常風裡來雨裡去,風溼嚴重,每天用自制的藥酒給他驅驅寒”,妻子王志梅飯前總要給老公倒上一小杯。

唐炳榮和何小秀夫婦正在車間並肩勞動。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辛勤忙碌,只為給家人創造一個良好的生存環境!

李鈺、李愛萍夫婦是甘肅隴西縣鞏昌鎮苟家門村農民,每天她們都要趕往離家10公里外的隴西文峰鎮建築工地打工。下班後的夫妻倆到家第一件事不是做飯吃,丈夫忙著給孩子輔導功課。

四川廣安,胡啟和與小兩歲的妻子劉雪梅正在四川廣安城區一在建商品房的26樓外牆粉刷膩子粉。粉刷現場,他們站在電動吊籃內,隨著手中的勞動工具在外牆上抹動,吊籃在空中來回搖擺,令人膽戰心驚,儘管身上繫著保險繩,夫妻倆仍然擔心吊籃會突然墜落。這項工作雖然充滿了危險,但胡啟和說,為了孩子能在城區學校讀書,他們趁著自己年齡還不算高,將繼續幹下去,爭取多掙些錢,為孩子今後贏得一個美好的未來。


唐芳1981年生,小丈夫兩歲,他們夫妻倆同為嘉善縣姚莊鎮的臨時環衛工。2012年之前,唐芳的一雙兒女也曾是6100萬數字中的兩個留守兒童。那時,唐芳和丈夫雙雙在深圳一家臺資電子企業做科長,月入4000至6000元,被工友稱為“白領”。“因為每天的工作時間超過十個小時,加上深圳高消費,把兒女接到身邊不可能,只能放在老家留守。”圖為彭標、唐芳夫婦在租房處雖然簡單卻很整潔,平時著裝很難想像是做環衛工作。

這群來自雲南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金平苗族瑤族傣族自治縣老集寨鄉的農民工,在湖南省邵陽縣下花橋鎮農田開發區以勞力“出租”進行田間服務,大棚生活的日子已有3個年頭。“出租工”李貴學、李濛濛倆是對未婚夫妻,大棚生活得有滋有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