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有這4個「預警」 多數一查就是晚期 別忽略了

腸癌包括結腸癌和直腸癌,是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早期腸癌的臨床診斷率僅為11%-15%,而超過80%的患者確診腸癌時,已發展至中晚期。

根據國家癌症中心最新統計數據,我國大腸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位於各種惡性腫瘤的第五位,男性多於女性。下面,我們來了解一下腸癌是怎麼來的?醫生說,腸癌的到來並不突然,而是我們對它不夠了解。

腸癌的早期症狀有哪些?

1、腹瀉便秘反覆交替。

身體有這4個“預警” 多數一查就是晚期 別忽略了

腹瀉與便秘交替、反覆如果一會便秘一會腹瀉,便便真是捉摸不定你就要特別留心了,如果在靠近肛門的位置發生癌症,腸道會變得狹窄,糞便不易通過,會導致便秘或者便便變細。

大腸癌導致的腹瀉,另外,當腸腔中的腫瘤長得很大的時候,它就會堵死腸腔裡的管腔。也會產生排便不通暢的症狀;但當腫瘤脫落的時候,則有可能表現為腹瀉。

2、腹痛腹脹。

如果從人體的器官分佈位置來看,直腸處於人體的下腹部位置,一旦在直腸內部長了息肉,長了腫瘤,就會進一步讓食物的代謝過程受阻,在食物代謝消化的過程中難以避免會跟直腸內部的腫瘤、肉塊發生擠壓,進一步的引起疼痛的感覺。

3、排便不淨。

患上直腸癌後,腫瘤的擠壓以及周圍人體組織的壓迫會使肛門下墜,從而產生一種排便不盡的錯覺。當人們出現排便不盡的情況之後,如果同時感覺腸道異物感比較強烈,那幾乎就可以確定是直腸癌了,因為其它的腸道類疾病一般不會出現這種情況。

4、大便帶有粘液、泡沫。

身體有這4個“預警” 多數一查就是晚期 別忽略了

大便帶有粘液、泡沫的時期,還是處於直腸癌非常早的時期,再發展就會出現血便,血便的形成是因為直腸癌腫瘤表面發生糜爛、直腸發生潰瘍,從而造成腸道出血。這時候的大便就會呈現出非常稀薄並且帶有大量的泡沫、粘液以及膿血。

因此,為了遠離腸癌,這些飲食習慣一定要改正。

1、遠離加工肉製品,遠離腸癌

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研究發現,經常食用紅肉及加工肉製品(包括豬肉、牛肉、羊肉及香腸、火腿、肉乾、罐頭肉等)的人群,與很少吃或不吃的人群相比,結腸癌的風險明顯增加,且風險隨攝入量增加而升高。

2、多吃瓜果蔬菜,遠離腸癌

蔬果富含纖維、維他命、礦物質及其它可以直腸癌的化學成分,根據國外長期追蹤研究證實,每日蔬菜攝取量從150克增加到400克,可降低五成罹患直腸癌的幾率。

3、多吃粗糧,遠離腸癌

身體有這4個“預警” 多數一查就是晚期 別忽略了

粗糧包括的食物是那些如堅果、玉米及穀類食物等含有豐富纖維素的複合碳水化合物。這些食物中的纖維素含量很高,防癌道理在於"盪滌腸道"的作用,它可以促進腸道蠕動,縮短腸內容物通過的時間,促進排便,減少致癌物被人體吸收的可能,預防結直腸癌的發生。

不良的飲食習慣會讓腸癌有趁可機,因此,對於那些不良習慣要儘快改之;通過上述我們得知。看似來勢洶洶的腸癌其實在早期也是有蛛絲馬跡可尋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