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警:疫情還沒結束,另一場戰役又打響了!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全國戰疫下半場,讓人擔心的事,還是發生了!

3月29日,湖北荊門宣佈:發現1例無症狀感染者。

該患者在3月27日就診入院,3月28日經核酸檢測,結果為新冠肺炎陽性檢測者,診斷為無症狀感染者。

其實,這已經不是第一次發現無症狀感染者了。

3月22日,武漢麗水康城小區就曾經發現無症狀感染者,此人核酸檢測結果陽性,但不屬確診病例。

3月26日,廣東惠州通過社區排查,發現惠城區龍豐街道1名湖北輸入的無症狀感染者。

3月29日,河南通報新增確診病例情況:該確診患者,曾與三名無症狀感染者就餐,其中兩人核酸檢測為無症狀感染者,一人核酸檢測為單陽性、無症狀。

預警:疫情還沒結束,另一場戰役又打響了!

不得不說,新冠病毒實在太狡猾了,堪稱人類歷史上最難對付的病毒之一。

這下,疫情防控,遇到新問題了。

面對新的挑戰,我們不必一驚一乍,但也必須保持警惕,這樣才能避免疫情捲土重來!

2

什麼是無症狀感染者?

所謂無症狀感染者,其實就是指無臨床症狀,但體內有細菌或病毒,能繼續對外傳染的感染者。

人類歷史上,就曾經出過一個“無症狀感染者”+“超級傳播者”,這就是“傷寒瑪麗”,一個流行病史上最臭名昭著的符號。

這位瑪麗·梅倫,1869年出生於愛爾蘭貧窮的山村,15歲時,瑪麗隨姑姑叔叔移居美國,開始只是打掃傭人,但是因為在廚藝方面有天分,她轉而做了家庭廚師。

預警:疫情還沒結束,另一場戰役又打響了!

然而,這位瑪麗彷彿是一個災星,她到哪個家庭工作,哪個家庭就家破人亡,而且都是死於傷寒:

1900年,在馬馬羅內科任職,兩週內,有居民感染了傷寒

1901年,在曼哈頓的一個家庭任職,家庭成員中有人因為發燒和腹瀉死亡

1903年,在一個律師家庭工作,家庭8人,7人感染傷寒

1906年,在長島牡蠣灣任職,兩週內家庭11人,10人患病

但是,沒有人懷疑瑪麗,因為她本人面色紅潤,身體健康,直到最後一個偶然的機會,才查清楚:原來,瑪麗是一個健康帶菌者!

是的,你沒看錯:瑪麗雖然本人毫無症狀,但體內卻有著大量活動的傷寒桿菌,感染力極強。

而傷寒瑪麗,之所以終身攜帶細菌卻不發病,原因恰恰在於:

瑪麗的免疫系統,能夠和細菌一直和諧相處,傷寒桿菌不攻擊瑪麗,壓制了自己的繁殖速度,但瑪麗的免疫系統也不攻擊傷寒,容忍大量的傷寒桿菌在體內存活。

從此之後,瑪麗成為了紐約市衛生部門的重點照顧對象,直到她去世。

直到去世,在給她的屍體檢查時,膽囊裡仍然存在活的傷寒細菌。

預警:疫情還沒結束,另一場戰役又打響了!

3

明槍易躲,暗箭難防

新冠病毒無症狀感染者,不能同“傷寒瑪麗”相提並論,畢竟,“超級傳播者”從歷史來看都是屬於重症患者,“傷寒瑪麗”只不過是小概率事件。

但是,“傷寒瑪麗”在“無症狀帶菌”這個問題上,也給我們很多啟示,提示我們未雨綢繆,防範未然:

1、偽裝性強:新冠病毒無症狀感染者,雖然沒有任何高燒、肺炎等臨床症狀,但體內有病毒,核酸陽性,且能傳染。

2、傳染性強:新冠無症狀感染者的傳染能力,和確診病例並沒有太大差異,感染率分別為6.30%和4.11%,傳染性同樣強,應當小心。

3、不確定性大:現階段到底有多少無症狀感染者?佔比是多少?病情會不會進一步發展變化?目前我們對此瞭解,仍相當有限。

鍾南山院士提出,對新冠無症狀感染,目前瞭解得很有限:既沒有具體數字,也未有詳盡研究。

好在,鍾南山也說了,根據已知的事實,也可以做出一些推斷:近期,中國近期新冠肺炎新確診病例數不僅沒有上升,反而在不斷下降....這可以說明:中國還沒有大量的“無症狀感染者”。

預警:疫情還沒結束,另一場戰役又打響了!

張文宏醫生則表示:雖然無症狀感染者不是感染者的主流,但由於他們沒有臨床症狀,病原學檢測卻呈陽性,給疫情防控帶來了挑戰,他們如果沒有被及時發現和隔離,就存在社區傳播的隱患。

是啊,面對狡猾的病毒,面對無症狀感染者,我們雖然不用恐慌,但仍要小心翼翼,防範未然!

4

艱難的時刻,可能還沒有過去!

蝴蝶的翅膀還在扇動,全球多個國家已經拉響警報,對世界來說,更糟糕的可能還沒到來。

目前全球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已超過100萬例,確診病例最多的國家是美國,累計突破27萬例;死亡病例最多的國家是意大利,突破14000例。

預警:疫情還沒結束,另一場戰役又打響了!

中國上半場,世界下半場,從現在起,中國疫情防控或進入了第二階段。

這一次,我們可能被迫多線作戰,既要防控境外輸入,還要警惕無症狀感染者,徹底清空國內疫情,同時要加快復工復產,恢復經濟....

疫情依然嚴峻,一人或能害一城,國家有難,作為個體,我想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自我防護意識“不能降級”。

首先,仍要提倡不扎堆,與人保持社交距離。現階段還是避免去人員聚集的場所,不組織或參加聚集性活動;與人交談、排隊、候車時儘量保持一定距離。

其次,科學佩戴口罩,勤洗手,注意咳嗽和打噴嚏禮儀,不摸眼口鼻,合餐注意使用公筷公勺。

第三,繼續加強室內、車內通風,適當開展戶外運動,增強免疫力。

是的,請記住:就目前而言,自由的生活還遠未到來,我們仍要繼續戴口罩、勤洗手、少集聚、多通風!

這不僅是保護自己、保護親人,更是保護這個國家,保護這片土地上的千千萬萬人!!

疫情依然嚴峻,我們仍要努力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