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梟雄」李林和他的塑料兄弟徐明星

“李林斥資6億收購港股公司”帶來的攪動,已經發酵了一個多星期,處於資產重組靜默期的雙方都未發聲。

然而,上個週末,這位火幣集團的CEO坐不住了。9月1日,他發了一條朋友圈吐槽某家媒體“專業黑火幣30年”。不到20分鐘,與他亦敵亦友的“兄弟”徐明星祭出西遊記裡的人物豬八戒,也PO圈一條笑言“倒打一耙”。

徐明星描述的那個“操控媒體大黑同行”還“叫屈被欺負”的友商,一下擊中了李林的神經。幾天後,李林在辦公室裡仍覺得莫名其妙,“我沒說他啊,他怎麼跳起來了。”

兩位大佬的朋友圈也即刻引發幣圈關注,不由得讓人想起小半年前的那場大佬夜宴。酒局上二人曾交杯言歡,酒局後雙方的較量由來已久,且從未平息。

文|文刀

酒後“刀”

李林憤而髮圈針對的是某區塊鏈媒體發文解讀火幣“借殼上市”一事。

“梟雄”李林和他的塑料兄弟徐明星

8月28日,港交所披露,火幣網創始人李林耗資6億港幣,收購桐成控股(01611.HK)73.73%股份,成為一家港股上市公司的實際控制人。很快,圈內爆發了火幣借殼上市大猜想。

據一位接近火幣的人士透露,此事低調籌措了很久,直到簽字那一刻,公司的幾個股東才知道。

瞄準上市公司的資本運作,一直是幾家數字資產交易平臺都在醞釀的計劃,其中也包括火幣和OK。

收購港股公司的操作,OK或許還早於火幣。去年年底,OK內部就曾傳出將收購一家港股企業的消息,但後來因故擱淺。

事實上,早在2016年,李林就曾收購過一家新三板公司的股份。那時的火幣集團還叫火幣網。當年的2月17日,春節假期剛過完3天,新三板在晚間發佈了一則公告,李林以400.365萬元現金,收購了北京協力友聯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所持有195.3萬股班固科技股份,以42.34%的股份成為第一大股東

那年年初,比特幣開始從434美元冒頭,上一輪持續了2年之久的熊市寒冬,驅散了業內諸多創業公司,誰也無從判斷未來的走勢。火幣網當時的這一運作,已透露出“借殼上市”的心思。

業態內,幾乎同步成長起來的數字貨幣交易平臺OKCoin,也對新三板頗感興趣。但時間上,OK比火幣晚了整整10個月。

2016年12月20日,新三板掛牌公司華證聯發佈收購報告書,徐明星將以751.55萬元收購該公司300.62萬股,完成後將以54.66%的佔股比例成為實際控制人。

倆家借“新三板上市”的計劃最終都不了了之。新三板歷來存在流通性不足等問題,加之國內對數字貨幣的政策還不盡明朗,“借殼上市”未能如願。班固科技更名財貓,後來成了火幣網孵化的內部項目;為企業及個人提供室內環境、公共衛生等檢測服務的“華證聯”轉型為計算機技術公司。

也在2016年,OKCoin引入了一位在資本運作方面有著資深經驗的人物——李書沸。那年10月,李書沸入職OKCoin,擔任CFO。沒人預料到他會在2年後轉身離開,加入了競對企業火幣,從而掀起了兩家交易所的又一輪風波。

2年後,OK的港殼計劃未能完成,李林則悄無聲息地收購了桐成控股。他豪不諱言,李書沸在今年5月的加盟對於收購進程起到了“加速作用”,“畢竟他是專業的。”

李書沸也說過,他的強項是“衝業務,做資本市場。”這位人稱“中環吳彥祖”的專業人士,進入OK前就已經是香港資本市場的明星。

職場社交平臺“領英”上所載的職業履歷裡,李書沸在香港電子支付企業百富環球擔任CFO時,用四年的時間將該公司的市場資本從1億港元增至14.4億港元。更早的時候,他專門負責一家港股上市企業的審計和合規事宜。

進入OKCoin的20月裡,他在最後的6個月產生了動搖。那時,他已經是OKEx的CEO。

李書沸頂著CEO頭銜的半年裡,OKEx頗不太平。爆倉引發的用戶維權不斷,敵敵畏沒有撒向他,衝著徐明星而去。

整個春天,徐明星都沒能消停。3月底,OKEx爆倉再次被用戶和輿論討伐;4月又被區塊鏈媒體《鏈得得》調查“非法交易”和“詐騙”。

“梟雄”李林和他的塑料兄弟徐明星

5月來臨後,徐明星出現在一場酒局裡。酒局由徐小平牽頭,鏈得得的創始人趙何娟和火幣李林悉數到場,還有諸如馮波、玉紅等幣圈大佬作陪。在李林的印象裡,那是一場“化敵為友”的酒局,他之所以出現,是為了消除誤會。

“他可能認為我在指使媒體黑他,就趙何娟那個性子,怎麼可能?”時隔4個月後,李林如此解釋。

酒局上,兩人如兄弟般喝了個交杯,照片傳至網絡,幾個曾在行業裡針鋒相對的角色坐在一桌上持杯微笑,大有“一笑泯恩仇”的江湖快意。

結果,江湖剛平靜一週,李書沸就在朋友圈宣佈了辭職。更具戲劇性的事是,這位OKEx的前CEO在一週內火速入職了火幣集團。

這距離幣圈夜宴才過去兩個星期,李書沸的辭職風波讓徐、李二人的交杯變得十分諷刺,圈內當時有評價說,“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

“挖角”的火幣

雖然無從計算徐明星的心理陰影面積,但他總算在輿論上獲得了一些聲援。“挖角”老闆李林和職業經理人李書沸,都因此受到了職業道德方面的指責。

“梟雄”李林和他的塑料兄弟徐明星

事實上,離開OK的人,並不只有李書沸。前有趙長鵬和何一出走OK創立了幣安,後有雷臻離職OK創立Bibox。但伴隨著交易所逐漸形成幾大巨頭對壘的格局時,離開OK的人加入火幣系,成了一種值得玩味的現象。

今年1月,陳欣、王輝、吳昊共同成立了區塊鏈期權交易所JEX,分別擔任CEO、CTO以及COO。這家交易所成立後,完成由火幣生態和節點資本的天使輪股權融資。而陳欣他們三人分別是OKCoin的產品負責人、技術負責人及產品設計核心成員。

4月,徐明星的OK集團還悄然出走了一位CTO孫忠英。圈子裡對他的評價是“典型的技術男”,這位曾供職於阿里巴巴的人士在進入OK後,最早以CTO身份出現在公開場合時,是在2016年12月的一次技術沙龍上。

在他低調辭職的兩個月後,數字資產交易全平臺CoinMex 正式上線。該平臺獲得了1億元人民幣天使輪融資,融資的領投方里又出現了火幣生態基金。而孫忠英是CoinMex的中國區負責人。

在對於投資方的選擇上,孫忠英告訴蜂巢財經,他沒有想過找徐明星或OK拿投資,“我的投資邏輯是先做事,未來如果有規劃,老徐感興趣,可以投啊。”但他沒有解釋為什麼沒有先去找老東家,而是轉頭拿了火幣的投資。

當火幣系裡不斷囊括友商陣營裡走出來的“大將”時,OK終於出手了。今年7月,OKCoin投資了火幣網前CTO巨建華創立的BHex。但BHex獲得的1500萬美元天使輪投資裡,也有自己老東家火幣網的加持。

徐明星沒有評價過那些走向火幣系的OK人,但他對媒體說過,離職風波從未影響他信任任何人。

他在朋友圈裡祝福了那些離開的人,“聚是一團火,散是滿天星”。不過,有圈內人士打趣,“徐明星的OK這一年好像都在上演‘散是滿天星’,火幣則承包了前半句。”

李書沸辭職後,徐明星算過,公司成立4年半來平均每年人員流動率10%左右,在公司4年以上的小夥伴有20多位,有10幾位曾經的OK人成為區塊鏈企業創業者,“這是我們的驕傲。”他在朋友圈裡提到反思,要調整內部機制,給小夥伴更好的舞臺。

財經專欄作家肖磊曾將李林和徐明星與三國人物做過對比。他認為,OK的徐明星是袁紹,從他門下走出去的個個都是人才,火幣的李林則是曹操,專門挖袁紹的牆角。

李林也聽過這種說法,對此捂嘴一笑。關於火幣的投資理念,李林告訴蜂巢財經,他不太會考慮項目或者人來自什麼陣營,更不在乎外界的評價,包括李書沸一事,“對事不對人,對火幣有利的,我們都歡迎加入。”

無論是現在蜂窩礦機的創始人胡東海,還是庫神錢包的創始人袁大偉,他們都曾是火幣網的聯合創始人,也從不拒絕貼上“火幣系”的標籤。

8月18日,在蜂窩礦機一週年的慶典上,李林來為他的合作伙伴站臺,臺下不僅有火幣系的原生公司,也坐著從友商那出來、火幣投資了的創業者。

胡東海站在臺上總結他對火幣的感知時,提到了“念舊情”,“我要辦個慶典,也不用專門請人,拉個微信群通知一聲,呼啦就來了,彼此都很支持。”

火幣“內生” OK“外拓”

曾有媒體撰文寫道,徐明星曾經的戰友都一個個離他而去,留下他一個人孤軍奮戰;而李林與徐明星性格截然不同,他在建設他的“火幣森林”。

李林收購桐成控股的消息出來後,外界開始分析,這家以交易所為主業的企業會把什麼裝進“殼”裡上市?看到股權結構圖時,人們赫然發現,火幣這個“森林”像一盤早已布好的大棋。

這盤棋中有落在海外的交易所業務,也有港企控股基金旗下的礦池、錢包和礦機業務,還有放在國內的實驗室、孵化器、媒體和技術項目。

“梟雄”李林和他的塑料兄弟徐明星

而這張圖紙上,6個佔有火幣股份的項目均由火幣網的聯合創始人或高管創立,囊括了幣圈、鏈圈產業鏈條上的各個環節。

他們在火幣運行的5年裡走了出來,但從又未離去,彼此繞著火幣聯結的甚是緊密。

2015年的熊市之下,聯合創始人袁大偉從火幣離職,次年年底創辦了數字資產硬件錢包“庫神”。2017年,庫神錢包獲得了火幣投資。

也是2015年,杜均創辦了節點資本;2年後的牛市裡,他了創立金色財經,同樣拿到了火幣的投資。而在媒體的佈局上,火幣網還投了幣世界,創始人譚晨輝是火幣網旗下財貓的副總裁。

最後一個離開李林的人是產品副總裁胡東海。他在2017年8月離職,從幣圈踏進礦圈,創立了蜂窩礦機,自然也有火幣網的投資。

離職的人要做和火幣同業態的交易所業務,李林毫不排斥。黑馬交易所FCoin的創始人張健曾是火幣網的技術副總裁,他控股的博晨科技也在火幣的投資佈局中。

胡東海覺得“佈局”這個詞太刻意,作為火幣網的聯合創始人和股東,他倒覺得火幣沒太佈局,“有很多人來找尋求投資,投點就投點吧,投著投著就成了局。”

去年8月蜂窩礦機成立時,李林就表態要投,“結果趕上了火幣網的國內業務關閉,後來因為忙著清退,把所有投資都延後了兩個月。”

一年後,在蜂窩礦機的週年慶上,李林回憶此事時開玩笑地說,“蜂窩後來流水都過億了,還是接受了我們遲來的投資款。”

這些彼此牽絆、聯結著枝葉的樹越長越大,內生成了“火幣森林”,也成了外界眼裡的火幣系。

不願談“系”的徐明星更喜歡“產業共贏”這個詞。舊部離去,他獨挑大樑創辦OK工程研究院,要做百萬級TPS的公有鏈。相比火幣的內生髮展,OK選擇從外擴展,一邊招兵買馬,一邊以投資的方式佈局生態。

“梟雄”李林和他的塑料兄弟徐明星

今年年初開始運作的OK區塊鏈資本,選拔了大量來自伯克利、哈佛、清華等名校或券商行業的人士。據悉,這個規模1億美元的基金,已經投資了錢包(TokenOnly)、評級機構(標準共識)、公鏈(ABS)、技術服務(HitChain)等等多種類項目。

幾乎也在年初,火幣同樣加緊了對外擴張的步伐,成立了火幣生態基金,募資2億美元,已經撒出1億元人民幣,投了60多個項目。

7月,在OKEx的產業共贏大會上,OK集團宣佈,斥資100億建立共贏母基金,用於投資Token Fund和區塊鏈項目。而在交易所的主營業務上,OKEx推出了首家開放交易所“幣全”,試圖抱團應對未來的競爭局面。

大會在三亞舉辦,火幣網的股東杜均在朋友圈點評,OK的戰略和執行力相當強悍,“還把它當成交易所看的話,挺危險的。”

辦會的前一天,屢次在輿論上吃虧的徐明星,破天荒地邀請媒體人來了一次座談會。近兩年鮮少直面媒體的他,甚至在開會前幾天,接受了一家媒體的專訪。

他說,今年大量針對公司和他個人的負面報道已經將他“黑成糊了”,其中有很多是曲解了事實,還有一些是明確有人去推動的,“哪篇是誰花了錢去推的。”

9月1日的那個週六,李林在朋友圈裡吐槽“火幣被黑”時,被“黑”習慣了的徐明星選擇站在他這位“塑料兄弟”的對立面,大喝一聲“倒打一耙。”

為方便交流,請加蜂姐微信(微信號:fengchaocaijing),拉你進入“蜂巢財經反割聯盟”,定期組織嘉賓分享,交流行業乾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