坤恒私募基金月报(2018年6月)

市场回顾

宏观经济

6月制造业PMI连续第23个月保持在荣枯线之上,但较上月有所回落

6月30日,国家统计局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6月份中国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1.5%,比上月回落0.4个百分点,仍高于上半年均值0.2个百分点。6月PMI仍然维持较高水平,反应经济景气仍在较好状态,但信用紧缩、外需走弱对需求的负面影响有所显现。今年以来,制造业PMI均在50.0%以上的景气区间运行,上半年均值为51.3%,制造业总体保持扩张。

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5.0%,比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高于上半年均值0.2个百分点,非制造业总体保持平稳向好的发展势头。

市场行情

沪深股市再度延续深度调整走势,月内持续走低

6 月受美联储加息、中美贸易摩擦持续发酵等因素影响,沪深股市再度延续深度调整走势,月内持续走低。沪深 A 股规模指数中,大中小盘指数普跌。中证1000跌幅最大,跌幅达11.19%;跌幅最小的为中证100,跌幅为6.74%;沪深300指数月内跌幅为7.66%。创业板全月下跌7.86%,中小板指全月下跌8.73%。

6月份沪深300指数从上月末3802.38点下跌至3510.98点,低点为3416.95 点,全月下跌7.66%。6月份沪深300指数日均成交1114亿元,环比上涨1.6%。6月末沪深300指数滚动市盈率为13.68倍,与上月末14.57倍水平下降明显,市净率为1.78倍。从行业来看,主要消费市盈率最高,滚动市盈率为46.21倍,与上月45.44倍水平有所上升。金融地产行业估值水平最低,滚动市盈率为7.87倍,市净率为1.22倍。

6月份主题及行业指数表现较差,所有主题行业指数皆下跌。沪深300电信下跌25.98%,跌幅居首;煤炭钢铁等行业较为抗跌,煤炭指数下跌2.73%,跌幅最浅。

6月市场风格指数全线下跌。跌幅最大的为380价值,跌幅为9.68%;300价值跌幅最小,跌幅为5.83%。

债券指数方面,6月份债市表现较好。中证综合债指数上涨0.61%,中证全债指数上涨0.67%。分期限看,长期的中证10+债指数上涨1.42%、中证10债指数上涨1.20%。中证1、3、7债指数涨幅分别为0.31%、0.40%和0.56%。中证国债、中证金融债、企业债指数涨幅分别为0.65%、0.99%和0.34%,中证短融指数上涨0.37%。

私募新闻

外资私募巨头在华落地,外资趁A股调整正积极买入

近期A股持续调整,上证指数跌破2800点,市场氛围遭受沉重打击,然而外资机构却在积极布局、买入。

根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官网显示,全球最大对冲基金桥水投资已经获得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截止6月29号,已有富达、瑞银资管、富敦、英仕曼、惠理、景顺纵横、路博迈、安本、贝莱德、施罗德、安中投资、元胜和桥水13家外资机构先后在中国基金业协会登记成为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除安中投资和29号刚刚成功登记的元胜和桥水外,其余10家外资机构均已发行并备案产品。最新备案的一只外资私募产品是“贝莱德中国A股机遇私募基金1期”。

瑞银资产管理认为,近期A股市场和和港股市场不断面临回调,市场较为困惑,但瑞银始终看好股市长期表现。“市场调整对一些优质公司来说,是一个买入的机会。单从A股市场来看,有些企业估值并不高,即使对标全球同类品牌公司,估值亦不高。而且中国的企业增长空间更大——因为还没有走向全球。”瑞银资管相关负责人表示,“有不少优质公司最近股价也在调整,外资反而在积极买入。然而,中国投资者因为担心短期市场的表现而把优质的资产卖掉,这有点可惜。”

私募复盘

私募业绩回顾:债券策略一举夺冠,事件驱动策略继续垫底

6月受市场大跌影响,各策略私募基金月度平均收益均为负收益,从取得正收益的基金占比情况看,仅债券策略取得正收益的基金占比超过50%:

月度平均收益率最高的为债券策略(-0.17%),套利策略和(-0.54%)和管理期货策略(-0.55%)分列第二和第三;

正收益基金占比排名前三的为债券策略(57.64%)、多策略(38.82%)、管理期货策略(38.64%)。

坤恒私募基金月报(2018年6月)

各策略私募基金6月份平均收益及正收益占比

FOF/MOM基金红黑榜

组合基金的本质在于通过资产配置熨平组合风险,通过优选管理人或基金经理获取超额收益,从而达到提升风险收益比、提升投资体验的效果。

坤恒私募基金月报(2018年6月)

组合基金策略私募基金排名

数据:仅选取截止2018年7月5日公布6月及5月净值的基金;数据来源:Wind

本月受市场大跌影响,组合基金策略私募基金的表现也乏善可陈,月度平均收益-3.18%,取得正收益基金的占比仅有12.86%。

本月排行榜第一名为浙江白鹭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浙江白鹭资管”)旗下的“白鹭FOF演武场1号”。浙江白鹭资管是一家依靠数学和计算机科学进行量化投资的交易型私募基金,成立于2015年12月,其前身为杭州白鹭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杭州白鹭投资”),杭州白鹭投资成立于2013年3月。公开资料显示浙江白鹭资管累计产品数49只,目前存续产品32只,产品策略分布在股票多头、多策略、市场中性和组合基金策略。据了解,浙江白鹭资管目前的交易序列主要分为:股票日内统计套利交易部、量化对冲交易部、衍生品交易部及组合投资部(FOF)。

根据朝阳永续数据显示,浙江白鹭资管旗下的白鹭嘉庚一期在今年一季度组合策略基金组排名第六,4月份排名第三,产品在下跌行情中表现较好。白鹭FOF演武场1号和白鹭嘉庚一期的基金经理分别为蔡章翼、赵熠。蔡章翼毕业于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3年就职于海通证券丽水城东营业部,任职投资顾问。2015年就职浙江白鹭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参与投资策略制定。赵熠为厦门大学应用数学学士,目前负责公司各子策略协同管理和统一风控,也是浙江白鹭资管日内统计套利策略领头人。

私募看市

和聚投资:在市场底部区间,投研布局要兴奋起来

1.整个上半年回顾起来,A股下跌的核心原因是什么?我们的总结是源于流动性的枯竭,造成了估值体系的持续下行。

2.上半年市场诸多热点,从外部来说,产生根本性影响的是中美贸易摩擦;从国内讲,根本性的影响是去杠杆,包括资管新规。

3.就分化来说,去年是大股票和小股票的分化,今年是所谓的避险。市场也明确地感觉到,从今年年初开始进入到熊市,所以避险的情绪不断的上升。

4.港股是我们一直以来非常看好的市场,包括我们去年甚至前年,就战略性看好港股市场,最主要的一个原因是估值低。

5.A股的投资环境或者投资生态,正在发生很大的变化。如何面对这种变化?有三个关键。第一个,基本面的研究是我们和聚的基因,聚焦于产业的趋势或者周期,关注企业的基本面。第二个,在市场下行时,会有一部分板块或个股提前起来,这些一定是基本面足够扎实,超跌的品种。所以现在反而是挖掘好品种的一个历史时期。第三个是如何穿越周期,在这样弱市当中会不断的出现新的战略性的买点。

6.一个非常重要的变化,是整个经济过去是高杠杆,现在逐渐要把杠杆给卸下来。这就造成了一个结果,真正的好的成长股会越来越少。但真正产生成长性的公司可能在消费、医药和新能源汽车这么几个领域里面。

7.港股里面概念其实特别多,但是基本上都是噪音。所以大家都是选择最优秀的伟大的公司做价值投资,这是最根本的理念。

8.当然港股市场也在发生变化,我个人的理解是不管外边的条件或者影响因素怎么变,有一点是不变的,就是坚持以比较长时间的视角,长周期的视角来寻找伟大的公司,这是我们做价值投资最根本的核心点,这个是不会变的。

9.港股美股化尤其体现在一些新兴的行业。这些行业可能没有盈利,甚至很多是亏损的,用传统的估值方法是没办法估值的。但是我们看到美股这些公司确实涨得非常好,而且在很多行业已经脱颖而出了。所以从我个人的理解最新的变化,第一个就是估值方法的多元化。以前我们可能只关注PE、PB之类的,现在有些行业可能看EV/EBITDA,有些看市值,有些看未来潜在的增长,对一些非常新的行业用PE的眼光,用产业视角的眼光去看待它的估值。估值方法存在多元化,需要我们叠加起来灵活运用。

10.上半年确实影响因素是非常多的,根本性的影响因素可能是中美贸易战、国内去杠杆以及资管新规。在接下来相当一段时间里边,这两个主要的因素还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其次,我们关注汇率的走势,以及当出现一些风险事件以后,政策微调或者边际上会有一些变化。

11.这个时点,我们需要站在更广阔的维度看股票市场,A股市场正在形成整个大类资产估值体系的一块洼地。当然这个坑能够挖多深,挖多长,还取决于客观存在的一些不确定因素。但我们的思维方式要切换,由熊市思维逐步转向更积极地做准备。准备好两个核心决策,第一个是投资标的的决策,第二个是要选好未来的时点。我们很难判断底部具体点位,但大致的判断是步入调整的后半场之后,我们需要在底部区域迎接未来的整个行情。2018年下半年应该是我们投资,特别是研究的一个非常好的时间窗。

12.下半年投资,说到具体的行业,第一,消费和医药可能会持续贯穿今年,甚至到明年。第二,周期性行业一些估值比较低的,比如煤炭、钢铁,在下半年可能会有一些机会。尤其是一些民营炼化公司,兼具价值和成长。第三,自主可控这一块,这不光是一个概念性的问题,在今年下半年各方面可能都会倾其全力去支持中国真正有创新性的这些公司。第四,看好新能源汽车,在未来还会有长足的发展。

13.港股下半年投资机会,第一个,行业整合,包括国家通过行政命令方式的供给侧改革,以及比较传统的行业经过长期的市场出清导致的市场集中度提升。这两个其实可以归为一个特征,就是集中度提升的机会。第二个,消费升级是非常重大的机会,包括我们看到医药,教育、物业管理等都出现新的投资机会。第三个,制度创新带来的机会,比如包括下半年可能会开设生物科技版,引入同股不同权等一系列的制度创新,部分独角兽上市,都可能会带来新的机会,会出现新的估值方法和定价模式。

沣京资本

2018年上半年,由于许多黑天鹅和灰犀牛事件频发,包括资管新规、金融去杠杆、中美贸易战、美元加息、“中兴通讯”事件、股权质押爆仓等因素的持续发酵,市场整体出现明显回调,1-6月份,上证综指和上证50分别回调13.90%和13.30%,深证成指下跌15.05%,创业板指回落8.33%,包括股票型基金指数,也回落了11.34%。

我们查阅了相关资料和卖方报告,对过去几次的市场底部特征做了一定的研究,发现了一些有意思的结论:我们发现,绝对市场底部需要跌幅、估值和情绪的共振,而从基本面上看,目前与2011年更为相象。但是无论如何,市场走出低迷,都需要估值出清、经济回暖、流动性宽松、企业盈利回升以及情绪回暖这些要素的其中几项共振。

幸运的是,目前市场的跌幅可观,估值较低,情绪低迷,强势股补跌,货币政策出现微调迹象,业绩则等待中报确认,目前的市场已经具备阶段性见底的基础。而且与2011年相比,目前的通胀水平非常合理,即使信用风险冲击到实体经济,政策腾挪的空间依然很大。

我们有望在下半年见到市场的阶段性底部,甚至有可能是中长期的绝对底部。在此之前,我们需要的是耐心,耐心等待黎明的到来。

(声明:本文转自“坤恒投资”。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