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爆雷后,私募基金可信吗?

P2P爆雷后,私募基金可信吗?

如果要列举最近你无法忽视的关键词,想必「P2P爆雷潮」当属第一。

从今年6月开始,一声惊雷震懵了万千投资者。仿佛昨天“零钱交给唐小僧,财富随手噌噌噌!”的广告词还回响在耳畔,转眼间唐小僧P2P平台高管跑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帽子就被扣在了头上。

随后不久,P2P“暴雷”潮席卷整个金融圈,钱爸爸、牛板金、多多理财相继停摆、倒闭、跑路,众多投资者谈网贷趋之若鹜。据深圳市钱诚互联网金融研究院(第一网贷)统计,截至7月20日,6月份以来的50天,全国P2P网贷爆雷252家,其中229家倒闭,23家出现逾期或提现困难。

继“E租宝事件”之后,此次“P2P爆雷事件”,让广大投资者再一次面临一次社会恐慌,一次信任危机。投资者的恐慌情绪还在迅速蔓延,甚至有朋友问道:P2P 爆雷潮来袭,私募会不会受影响?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需要了解一下,私募与 P2P 到底有哪些区别。

P2P爆雷后,私募基金可信吗?

1、从运作模式来看:

私募基金:私募基金就是将众多投资者的资金集中起来,形成独立财产,由基金托管人(一般是商业银行)托管,由基金管理人以投资组合的方法进行证券投资的一种投资工具,是一种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集合投资方式。一句话解释,就是投资人把钱交给基金管理公司,由基金管理人集合资金去做投资,投资人只要定期观察基金的净值表现即可。

P2P:是peer-to-peer的缩写,指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借贷,本质上是一种借贷行为。而P2P理财是指以公司为中介机构,把借贷双方对接起来实现各自的借贷需求。借款方可以是无抵押贷款或是有抵押贷款,而中介一般是收取双方或单方的手续费为盈利目的或者是赚取一定息差为盈利目的的新型理财模式。

2、从法律法规来看:

私募基金:“一法六规”,《证券投资基金法》、《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私募投资基金管理人登记和基金备案办法》、《私募投资基金管理内部控制指引》、《私募投资基金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私募投资基金募集行为管理办法》《私募投资基金合同指引》。

P2P:《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

P2P爆雷后,私募基金可信吗?

当前私募基金监管体系

3、从投资门槛来看:

对投资者的要求:私募基金的合格投资者是指具备相应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投资于单只私募基金的金额不低于100万元且符合下列相关标准的单位和个人:(一)净资产不低于1000万元的单位;(二)金融资产不低于300万元或者最近三年个人年均收入不低于50万元的个人;P2P投资无需经过合格投资者认定(没有统一要求,很多平台是1元起投)。

对投资金额的要求:私募基金单只基金投资最低为100万;P2P对同一平台,个人不高于20万元,机构不高于100万元;对不同平台,个人不高于100万元,机构不高于500万元。

投资者人数的限制:私募基金对于契约型和股份公司型基金,单只基金投资者不能超过200人;对于合伙型和有限责任公司型基金,单只基金投资者不能超过50人;P2P对投资者没有人数限制。

4、从投资风险来看:

私募基金:私募基金的投资风险主要是操作风险。但是在资金的管理上,私募基金是将资金交给信托公司管理,私募机构只是作为投资顾问的形式参与投资,并不能直接的接触到资金,从而杜绝了卷款潜逃的危险。

P2P:P2P的风险更多的来自P2P平台本身,平台放贷、形成债权,而真正能了解这部分资产的只有平台本身。

5、从本金风险来看

私募基金:私募的本金是交由基金托管人进行托管,走的是对公账户与证券账户分开运行。对公账户进钱容易出钱难,证券账户运作容易转钱难,所以私募的本金风险在于运作风险,但相对透明,有明确的走势知道自己资金的净值。

P2P:P2P多为平台账户或老板私人账户,虽说也对外宣称是对公账户,但实际话语权全在平台老板手里,资金运作不会公开,甚至连普通员工都不知道客户的本金在干什么。本金可以随时转移,最大亏损为100%。同时,P2P在国内多为债权转让与债权拆分,一旦投资失败,本金的讨回基于抵押物的变卖,而国内抵押存在太多重复抵押、虚假抵押、虚高抵押等不完善方面。所以虽然P2P多有担保抵押,但形同虚设,一旦投资失败,皆为泡影,本金亏损可以达到70%~100%。

6、从成立条件(相关牌照)来看

私募基金:由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颁发的私募基金牌照。

P2P:没有相关牌照要求。

7、从备案要求来看

私募基金:每一只基金都需向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备案,要求极其严格。协会在收齐机构的申请材料及书面承诺函后,立即开展登记工作。协会可以采取约谈高级管理人员、现场检查、向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相关专业协会征询意见等方式对私募投资基金管理人提供的登记申请材料进行核查。协会将会公示私募投资基金管理人、私募基金及私募基金从业人员的基本信息,并接受社会监督。全部公示信息系由经登记的私募投资基金管理人提供,管理人承诺对所提供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法律责任。

P2P:地方金融办备案登记。《细则》第五条明确指出,拟开展P2P业务的平台应当在领取营业执照后,于10个工作日以内携带有关材料向地方金融办备案登记。细则也明确说明,备案登记不构成对P2P经营能力、合规程度、资信状况的认可和评价。

8、从信息披露要求来看:

私募基金:根据《私募投资基金信息披露管理办法》要求规定,信息披露义务人应当向投资者披露的信息包括:(一)基金合同;(二)招募说明书等宣传推介文件;(三)基金销售协议中的主要权利义务条款(如有);(四)基金的投资情况;(五)基金的资产负债情况;(六)基金的投资收益分配情况;(七)基金承担的费用和业绩报酬安排;(八)可能存在的利益冲突;(九)涉及私募基金管理业务、基金财产、基金托管业务的重大诉讼、仲裁;(十)中国证监会以及中国基金业协会规定的影响投资者合法权益的其他重大信息。

P2P:

(一)借款人信息

在监管没有落实之前,一些P2P平台对借款人的信息披露的很少,投资人很难通过平台公布的信息判断投资项目的真假与风险。而在监管落实之后,平台就需要将借款人的信息进行全面披露,如借款人、收入证明、借款人的学历、银行流水证明、工作证明、还款来源等资料,将这些资料充分披露之后,投资人就能够判断借款人的借款的真实性,确定自己借出去的资金到底安不安全。

(二)运营数据

P2P网贷平台运营数据包括:注册人数、投资人数、借款人数、借款金额、投资金额、借款周期、成交额、待收金额、坏账率等,其中坏账率很少有平台披露,但这个数据恰恰最能反映出平台的运营状况。通过平台对这些数据的披露,有助于投资人对于平台潜在的风险作出判断,看这家平台是否值得投资。

(三)平台实力

P2P平台的信息披露这方面内容主要包括公司的实缴注册资本、股东信息、高管信息、资金存管进展、技术团队、运营团队、风控团队等信息,都是能反应平台自身实力的标志。这些信息披露的越完善,投资人越能尽快的掌握平台的大概情况,有助于甄别平台是否安全。

总而言之,正规持牌的私募机构与P2P平台有着相当大的区别,两者在监管体系、投资模式、资金托管与运作模式等方面有着完全不同的运作环境。通过以上的条条对比,相信大家对私募基金的优势有了更深的了解,面对互金“爆雷”等情况,投资者不必对整个金融市场都产生悲观情绪,擦亮双眼,加强科学理财观念,提高风险意识,才能让投资之路走得更稳更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