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生前最后一计,要求他的棺材往南抬,绳断便葬,所谓何意?

愿做菩萨身边那朵莲


曹操打造“七十二疑冢”,诸葛亮最后的这一个计策也是掩人耳目,让人不知道自己葬在什么地方。



这一计很简单,很多人可能不相信,但进一步分析,细思极恐。

诸葛亮病逝五丈原,在明知自己时日不多时,交代国家大事,卖力处理身后之事。临终时,他特意写信叮嘱刘禅,把我埋葬定军山,陵墓不讲究,穴无须多大,能容下一口棺材就行,节俭下葬。

这是一个衣冠冢,当烟雾弹,真身怎么处理,诸葛亮也另有交代。让刘禅选四个壮实的士兵,用绳抬棺,一直朝南走,绳断之地,就是埋葬之地。没有花哨的礼仪,没有热闹的仪式……



走了很久,差不多三天三夜吧,可这绳子依然完好如初,试想一下,现在抬棺材那种绳子,怎么会轻易断绝?

于是四人一商量,琢磨随便找一地,下葬算了,然后兴冲冲回去复命。刘禅得知后,感觉不对劲,绳子那么容易断?不可能吧。严刑审问,这才知道实情,一怒之下,随即斩杀了四人,回过神来,原来忘记了问地址。

绳子难断,人定会偷懒,士兵豪爽,口定会不实,知道真相的刘禅也定会不饶恕四人,说白了,诸葛亮算准了刘禅,借他的手杀四个抬棺人。这样,没有人知道诸葛亮的墓在哪里了。



诸葛亮真神机妙算?不,他知人性,懂人心罢了。


非常茴香豆


诸葛亮的智谋我们是有目共睹的,是刘备身边重要的谋士,为刘备打下了诺大的江山,似乎任何事情都在他的谋算之内,如草船借箭、智谋荆州、五伐中原。

但凡事都讲究天时地利人和,诸葛亮毕竟不是神,就算他再怎么鞠躬尽瘁,蜀国也不能光复汉室,而他自己也过度劳累而死,在他死之前,他留下了最后一个计谋,1700年来无人能解。

这个计策是这样的:诸葛亮吩咐,在他死后,让刘禅不要将他下葬,用最新的绳子绑好棺材,再由四名士兵抬着他的棺材一路往南走,绳子在哪里断了,就把他葬在哪里。

四名士兵怎么可能违背已故丞相的遗愿?刚开始四人抬着走了一天,但是棺材太重了,四人觉得再这么扛下去都要累垮了,于是就想了个办法,找了个地方把诸葛亮埋了,再回去复命就好了。

可刘禅也不是真的傻,一根诺大的、崭新的大麻绳,才走了一天,说断就断?严刑逼供之下这四人说出了实情,刘禅震怒,将四人处死。

那么诸葛亮的用意何在?一介丞相,蜀国最伟大的军师,却要把自己埋在荒野?如果是别人我会觉得他可能是短路了,但那个人是诸葛亮。

一个原因是为了防止仇家寻仇,诸葛亮在帮助刘备建立蜀国的道路上,肯定树立了很多敌人,蜀国在还好,若蜀国亡国了呢?仇家可能会掘了他的坟,你像关羽,蜀国没了之后,关羽后人被屠杀殆尽。别人找不到他的埋葬之处,自然无法报仇,所以这是为了死后的安宁。

第二个原因,防止盗墓贼,盗墓贼最可恨,不仅破坏墓葬,还造成了文物的流失,诸葛亮一生勤俭节约,是不会便宜盗墓贼的,所以诸葛亮的衣冠冢——武侯墓里只有几件衣服而已。

那诸葛亮为什么能考虑到这么多呢?前面说过,似乎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他计算的不仅仅是事态的发展,更可怕的是他会计算人心,他生前的计谋都能起到作用,其实在于一个人的内心,性格往往是一个人最大的弱点。

就比如空城计,面对司马懿十五万大军丝毫不胆怯,还在城楼上弹琴,这琴音是在告诉司马懿:抓我?你自己也玩完。司马懿善于隐忍,抓了诸葛亮代表过早出头,这不是他的性格。

所以这最后一计,他早就料到,新绳不容易断,四个士兵一定会偷懒,而刘禅一定会追问清楚,在得知士兵欺君之后一定会处死他们,这样就再也无人知晓诸葛亮的埋葬之处了。


逸闻轶事


诸葛亮,相信不用介绍,大家都对他有所了解。诸葛亮预料到自己命不久矣、会命丧五丈原,于是连夜给刘禅写信交代国事与自己的后事。

他在信中交代,自己死后不必厚葬,只需选一口棺材,由四名壮汉用全新的麻绳挑着棺材一直往南走,期间不可换人,直到麻绳磨断为止,绳子断在哪,棺材就埋在哪。

刘禅当然遵从诸葛亮的意思,精心挑选了四名壮汉,并命他们即刻上路。这四个人开始还算老实,加上第一天也轻松,四个人一直抬着棺材在赶路。可到了第二天,绳子丝毫没有磨损的痕迹,就有人开始抱怨了:“这要走到猴年马月绳子才会断啊,莫不是想累死我们几个?”一个人开始懈怠,其余人也会跟着怠慢。于是四个人合计不管绳子断没断了,就地掩埋了棺材,回去后和刘禅汇报说一切已安排妥当。刘禅听后很高兴,给了四个人一些赏钱。这四人刚准备走,刘禅回过神来:才短短两天时间,绳子这么可能就断了呢?于是对这四个人严加审问,终于说出了实情。刘禅气急,立刻下令杀了这四人。就这样,最后送诸葛亮的四个人就这么死了。
刘禅事后冷静下来才醒悟,杀他们之前还没问清楚到底把诸葛亮葬哪儿了!可惜事已至此,死人不会开口说话,后人也永远不会知道诸葛亮到底埋葬在了哪里。

诸葛亮生前最后一计用意何在?大致可以总结为两个原因:

1、 树敌太多,避免仇家找上门。诸葛亮在辅佐刘备的时候,得罪过不少人,肯定有人要借机寻自己报仇,为了让自己死后可以安宁,设了此计。找不到坟,自然找不到人报仇了。

2、 防止盗墓贼偷盗。诸葛亮一生节俭,也最痛恨盗墓贼偷墓葬里的东西,所以他的衣冠冢里也仅有几件衣服而已。

诸葛亮生前就算到了自己死后会发生什么,算到了抬棺材的人会偷奸耍滑,算到了刘禅知道后一定会怒杀这四个人,这样酒再也没有人知道自己的埋葬之地了。

事态、人心走向,一切都在他的掌握之中。


老照片


这是一个民间传说,查了一下正史上并没有这个记载。但是并不妨碍,这个故事和曹操设置72疑冢是一样的——怕被盗墓。

作为蜀汉丞相,诸葛亮在五丈原得知自己命不久矣,于是班师回朝。在路上诸葛亮上表给刘禅,说自己命不久矣。安排了后事,并且提出自己想安葬随天意:让四个士兵抬着他的棺材往南走,中途不停,绳子磨断了,棺材在哪里落地就在哪里安葬。

于是刘禅就按照诸葛亮的意愿,找来四个身强力壮的士兵,让他们抬着诸葛亮的棺材往南走。这四个士兵抬着诸葛亮的棺材往南走,走了很久很久,绳子也没有断。士兵也很累,于是商量一下,把绳子割断了,随便找了个地方把诸葛亮给安葬了。然后四个人就回去复命了。

刘禅一看,这么快就回来了。肯定在骗我,于是立刻把这四个人推出去杀了。

杀完了,刘禅猛然想起来,忘了问丞相葬在哪里了。从此以后,任何人都不知道诸葛亮葬在了哪里。

其实,三国眼里写的葛亮是葬在了定军山。历史上也记载了诸葛亮,这个故事只是个杜撰的而已。

曹操设置72疑冢;这个历史上有记载,但是民间也加工过。

曹操死前,让安排葬礼的官员从四个门一起出殡;并且不准穿孝服。在回来的时候,还要敲锣打鼓的开开心心的,放声开怀大笑。还告诉他们,谁笑得最开心,谁就会得到的赏赐越多。

于是,手下的官员就照办了。可是,他们忘了。曹操召回了守边关的儿子。他们回来一看,自己爹死了,这帮人居然这么开心。于是二话不说,直接把这群人全都杀了。

杀完了,猛然想起来,忘了问他老爹葬在了哪里。所以现在专家们也没有找到曹操的墓。

其他还有很多民间杜撰的故事,如死诸葛算死活仲达。


嘟嘟读读


诸葛亮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死之前认定一块千古难得的风水宝地,听我细细说来,诸葛亮为刘备争天下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最终病死五丈原。


五丈原山脉,壮观的自然平台一望千里,诸葛亮死前那天去看了一眼,也是最后一眼!我想他在看什么?看他的墓地之处!

诸葛亮死之前交待过不能哭丧,不要让司马懿知道诸葛亮病终,有续撤退,并令四名壮汉和一名监工抬着棺材一路向南定军山走去,麻绳断处,就是安葬之地,四名壮汉一路走啊走啊!停停歇歇,有点烦躁一名壮汉虽口说到这麻绳碗口粗等麻绳断了我们也累死了,监工同样也意识到这个问题,最终五个人合伙商量不如就在定军山下埋葬吧,五个一致认为定军山这么大不可能走的过去,就这样诸葛亮就埋葬在此。


五个人就这样回到蜀国面见刘惮,刘禅问义父埋葬何处,监工答定军山脚处,麻绳断否,监工和抬棺的四名壮汉一起答到,因棺材木质太重,麻绳不堪重负,已磨断!丞相交待过,麻绳断处,是下葬之地!刘惮因义父诸葛亮去世内心很乱怒火攻心,这个时候听到骗人的话,一气之下将五人全部斩杀!从此诸葛亮墓地无人知道了,

后闻:刘伯温找到诸葛亮墓地,想打开看看同行中的神才诸葛亮死后是什么样子!刚打开墓地上层土,上面有一块青石板,写到,伯温可否是你来看我!刘伯温吓出一身冷汗!


据历料记载:《水经注》中记载:“葬于其山,因即地势,不起坟垄”。现存墓冢系后代起封。

诸葛亮墓周围有定军山、少祖山下沿的九条小山岗环抱,九条山岗由青沟、罔子沟、井沟、斩地沟、田家沟、牛角沟、瓦洞沟、龙嘴沟八条小溪分割而成。墓前上岗三层,自定军山向西叠浪而来,约三里许至此成眠弓形,古称“三台书案”。从少祖山下六岗向东势若游龙,倏起忽落五六里,至墓后形成新月者半里许,传为墓之正脉。新月之下,眠弓之内,豁然开张平地三百余亩,左右前后九支环抱,其天造地设实为人工所不能者。


宇宙DE黑洞


诸葛亮一世料事如神,且算计手段高深莫测!最让人称奇的当属他的葬地一说。相传诸葛临死前要求抬棺人必须一路向南,绳子断了就把他葬于此地。


没有说目的地,也没有说理由。一项神气洋洋的诸葛亮的吩咐,蜀国上下也是从来没质疑过,一直都是让干什么就干什么。所以只知道照吩咐去办。

于是就找了几个壮丁和负责人,用尚好的材料做成棺材,并用粗大的麻绳抬着一路向南行走。以现在眼光看,诸葛亮其实压根就料不到具体自己被葬在哪里。因为人心叵测,是最难把握的一个环节,更不要说其他因素。


所以,本人认为,诸葛亮之所以出这么一策略,主要是不让其生凭所对付的敌人,知道他的葬身之地,因为从古至今,挖墓鞭尸侮辱对手的不在少数,更不要说盗墓的了!所以诸葛亮本意也是尽可能的不让人知道其具体的葬身地点。怎么说自己也是一生地位显赫,料事如神,死后被侮辱怎能忍受?

(诸葛葬于定军山)

至于抬他的人和负责人被刘婵杀了,也是诸葛亮的意料之中。

首先,麻绳那么粗想要抬到自然短,那得什么时候?人都累死了估计绳子都没断,所以抬棺的人,必定在极其不耐烦的时候将其葬于一地,至于葬那诸葛亮到时不是太注重,应该是他生前最后一次瞭望的地方,心理上也是有大致的判断。

其次,抬棺的几人受不了这苦,必定在极度累的情况下找个地方下葬,回去也必定会向刘婵说谎,刘婵又不傻肯定杀了几人。(通常情况下,君王等古时候的大人物,葬后所知之人都是从不留活口),那么这样一来,知道其具体位置的人也没了!诸葛亮的墓地便无从知晓了!



所以,诸葛亮的意思很简单,就是不让任何人葬的具体地点,用绳短便葬之计,只是用来灭知晓人的借口罢了!

你们怎么认为此事呢?(谢谢观看,别忘了关注一下哦!)


逍遥白帝


其实这是诸葛亮用的一个计谋,所为何意?(秉烛读春秋)先给你讲讲这个故事。然后你就会明白诸葛亮的计谋了。

话说孔明命断五丈原之前,感到自己时日不多了,连夜写信给刘禅交待了国家大事,其中包括自己的后世如何处理。

他信中写道:我死后,置办一口棺材,不可厚葬,然后挑选4个精壮的汉子,用新麻绳捆好棺材。抬着棺材一直往南走,中途不可换人,日夜兼程不得耽搁,当新绳子磨断时,在那个地方就地掩埋,(绳断便葬)。

刘禅接到了孔明的信,对丞相最后一计言听计从,接着就挑选了4个汉子,对这4人交待清楚,4人欣然接受。

这4个汉子,头一天抬得比较轻松,到第二天上午,看了看新绳依然毫无断掉的意思。4个汉子没办法,继续抬着往南走。

到了下午,4个人看了看绳子,依然没有变化,年长的一个人说:绳子断掉,“这到猴年马月了”,这样一直往南抬还不累死咱4个人?

于是4个人一合计,决定就地掩埋。管它绳子断不断呢?

4人说干就干,一阵忙乎,墓坑很快挖好了。孔明的尸体就地掩埋。弄好这一切,4个人打道回府交差去了。

话说4个人见到了刘禅,叙述了早已编好的谎言。说遵照指示:绳断便葬了孔明。刘禅很高兴,重赏了4位汉子。

当4个人领了赏钱刚要走,刘禅突然觉得不对头,崭新的绳子,怎么两天就断掉了呢?刘禅怀疑其中有猫腻,把4个人严刑拷打,4个人撑不住了。对刘禅道出了实情。

刘禅听了勃然大怒,恨恨的说:丞相最后的一次嘱托被你们4个人弄砸了。没啥说的,刀斧手听令,给我把这4个人砍了!

就这样,4个人稀里糊涂的把命丧了。


等过了一会,刘禅冷静了下来,一拍大腿,懊恼的说,我还没有问清楚,丞相到底埋在那里呢!

这4个死人永远不会说话了,丞相诸葛亮到底埋在哪里也永远没人知道了。孔明为了防止敌人对自己的坟墓不利,故意用了此计。
原来孔明活着时候,就算计到了,一切尽在孔明掌控中。

(撰文:秉烛读春秋,欢迎点评加关注)


秉烛读春秋


能攻心则反侧自消,自古知兵非好战;

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这是一幅挂在成都武侯祠的对联,

而武侯祠的大门上,却挂着“汉昭烈庙”的大匾,

明明白白的告诉人们这是刘备的庙,

但我们耳熟能详的是,武侯祠,是纪念诸葛亮的所在。

民心所向,可见一斑。

刘禅朝廷,是反对给诸葛亮建庙的。

诸葛亮身死五丈原,蜀汉老百姓就要求总要有个地方祭祀一下丞相吧。

那就在成都建个庙吧。

刘禅朝廷认为,不妥,不合规矩。

没办法,老百姓只好在路边祭奠。

有两个小官员实在看不下去了,鼓足勇气上书后主。

大意是,有汉以来,有给功臣立庙的先例,

丞相功劳这么大,祭祀他不应该是个人的事,

不能闹得老百姓只能在路边祭祀,更不能“戎夷野祀”。

习隆与向充提出了一个新想法,不如在沔(音,免)阳(沔水之阳)诸葛亮墓旁建个庙吧。

刘禅朝廷终于同意了,大概是眼不见为净吧。

我们可以猜测诸葛丞相在刘禅心中留下的心理阴影。

但是,民意难违。

这刘备庙,唐朝时就成了武侯祠了。

杜甫诗: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锦官城,古成都也。

绳断便葬,精彩十分,但这小说家言,比起老百姓的拥戴怀念,却显得小气了十分。


好玩有用的历史


大家都知道,诸葛亮神机妙算。当他用七星灯续命失败后,就算出自己大限将至。而中国盗墓祖师爷就是曹操,所以他就开始为自己后事考虑,要想一个让别人找不到自己的安身之地,更为了防止自己暴尸荒野。所以才想出让四个壮汉抬着自己的棺椁一路向南走,等有一天绳子自然断裂,棺椁落地就是自己的安身之处。刚开始几天,那几个壮汉没觉得什么不妥,抬累了就停下来休息,休息完就继续抬。时间一天,两天,三天……过去了,他们发现,这绑棺椁的绳子是新的。像他们这样抬下去,绳子还没断,他们自己先累死了。所以他们四个就协商,随便找个地方埋了,就回去领赏。刚开始阿斗刘禅还信以为真,给他们各自发了奖赏。后来细想不对啊?绳子是新的,怎么可能这么快就会断呢。就把他们抓起来拷问,最后得知真相,把他们以其君之罪处死。其实,这一切都在诸葛亮的预料之中,这样就没人知道他最后的安身之处。




名鞋o屋


诸葛亮,大家都是知道,在中国历史上,可以算是一位“神人”了。通天文、晓地理、懂军事、了阴阳,几乎我们所知的和未知的,他都有惊人之能。

像我们熟知的八卦阵、木牛流马、诸葛连弩、诸葛亮马前课等等,更为神奇的是在五丈原为自己续命,虽然被魏延冲断。但是可以看出,最起码,诸葛亮是知道这种方法可以续命的,尽管这可以看做小说家言,但是或许也可能是真的。

历史上,很多我们解释不了的谜团,并不见得都是迷信的原因。科学之所以目前无法验证,或许是我们的科学还很落后,也还不十分科学。

话说回来,诸葛亮一生神机妙算,对自己死后安排,必定早已经算好了。

按照史料记载来看,是他安排定下的计谋,让壮汉抬棺,直至绳断,就地掩埋。其实仔细分析,原因没有这么简单,他并不仅仅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墓地不被仇人或后世的人侵扰。当然,防止别人来盗墓也是主要一个原因。我觉得,还有另外的原因:

一是施行节俭,以彰其德。诸葛亮一生节俭,从不挥霍浪费。在临死之前,也要求”因山为坟,冢足容棺,殓以时服,不须器物。”这里充分说明,他一生良好的德行修养,这样要求,也是给后主刘禅做出表率,也是给子孙儿女,留下高风典范。

二是知人善用,精析人性。诸葛亮戎马一生,用兵如神,知人善用,对人性了解非常透彻。作为统兵百万,败敌无数的军事奇才,诸葛亮一生也留下众多仇人。为防止被人破坏自己的坟墓,选一个人所不知的埋葬之地,才是安全的。这也就是为什么曹操有七十二衣冠冢,成吉思汗墓地用万马踏平,都是有如此考虑的。诸葛亮一生谨慎,自然也不例外。出于对人性的深刻了解,他才做出此等谋算。

同时,诸葛亮要求选择“四个精壮士兵”,也大有说法。这几个人的选择,也是非常有用意的。因为诸葛亮知人善用,对将士非常宽容,死后如果选几个忠心耿耿之人,帮他下葬,完全是不费吹灰之力的。之所以随便选择几个精壮士兵,就是因为他们并没有对诸葛亮有多深厚的感情,也不可能为了诸葛亮的下葬,真的抬到棺木绳子磨断为止。

他深知,要求士兵抬棺到绳子磨断,根本不可能(尤其是棺木的绳子都是经过仔细挑选非常结实的),所以士兵不可能真等到绳子磨断了,再把他下葬。他也知道,刘禅发现士兵欺诈以后,一定会杀了士兵。这些,都在他的计算之内,不然怎么叫神机妙算诸葛亮了。然而,神机妙算,其实都来自于深刻的观察和了解。

三是安葬方位,神机妙算。为什么往南方安葬?五行里,南方属火,地理位置上,越往南走,温度越高。这就是关键所在,也就是诸葛亮妙算之处。让士兵往南方走,属于热地,越走越热,士兵抬着沉重棺木,在饥渴劳累的情况下,绝不会等到绳子自然磨断,就使士兵因为太累而不愿继续南行。这样一来,刘禅从时间上就可以推断出,士兵没有等到绳子磨断就安葬了诸葛亮。

综上所述,且不论诸葛亮其他的神奇事迹,但就这一点来讲,就非一般人所能想到的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