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戰神立下不世之功,岳飛都遠不及他!爲何後世知之甚少呢?

提起南宋的將領,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應該是岳飛,岳飛一生精忠報國,終被以“莫須有”的罪名而結束了自己傳奇的一生,既讓人熱血沸騰又讓人嗟嘆不已。然而岳飛一生雖然屢敗金兵,但終沒能夠完成一雪靖康之恥這一平生夙願。直到另一位將領的出現,才最終完成了這一他平生未競的夙願。這位將領就是南宋的一代戰勝孟珙。

南宋戰神立下不世之功,岳飛都遠不及他!為何後世知之甚少呢?

孟珙出身將門之家,他的曾祖孟安、祖父孟林都都曾在岳飛麾下效力,立下軍功。他的父親孟宗政也是一位優秀的將領,在開禧北伐中嶄露頭角,後被派鎮守襄陽。孟珙從小就被其父帶在軍中,接受軍旅生涯的鍛鍊,這就讓其練出了一身好武藝,以及對戰場形勢的敏銳觀察力。

當時正值蒙古崛起,金國被打得節節敗退,南宋見狀,遂中斷了對金國的歲幣,這頓讓財政本已陷入窘境的金國更是雪上加霜。金國對此很是氣憤,認為金軍打蒙古人不過也就算了,連孱弱的小宋朝廷也敢趁機落井下石,於是不顧兩線作戰的危險,發兵攻打宋朝,想通過打服宋朝補回在與蒙作戰中所造成的損失。孟珙就是在這場持續七年的戰亂中閃耀登場。

南宋戰神立下不世之功,岳飛都遠不及他!為何後世知之甚少呢?

嘉定十年(1217年),金軍犯襄陽,孟珙抓住時機,趁金兵半渡之際出兵擊之,半數金兵被殲滅。後在棗陽之戰中,孟珙又通過出奇兵偷襲金兵,連破18寨,斬首千餘級,威震軍中。接著又在與金國大將武仙的對陣中,大破之,孟珙因此屢得升遷。

紹定六年(1233年),南宋與蒙古結盟,共同攻打金國,孟珙率領宋軍進駐於金國都城蔡州。在宋蒙的聯合圍攻下,守城的金軍損失越來越大,已到極限。金哀宗見大勢已去,將皇位禪讓給元帥完顏承麟後,自殺身亡,而完顏承麟也在接受禪讓的當天,就因城破而被殺,金國遂告滅亡,時在公元1234年。

南宋戰神立下不世之功,岳飛都遠不及他!為何後世知之甚少呢?

然而在金朝滅亡後,蒙古就迅速將又將矛頭指向昔日盟友南宋。孟珙因在滅金戰爭中表現出色,因而被委以抗蒙大任。蒙古騎兵雖然橫掃北方大地,但在孟珙手下卻屢屢碰壁,使蒙古鐵騎被阻止與長江北岸。後孟珙又到川蜀支援作戰,蒙古騎兵寸步難行。孟珙就這樣以一人之力承擔起了南宋三分之二的戰線防禦,被後世譽為“機動防禦大師”。

然而孟珙雖然為南宋立下了不世之功,但其為人卻天生低調,謙遜有禮,對自己的戰績從不宣揚誇談,且其低調的處事態度,讓他的一生沒有如岳飛那樣讓人嘆息。所以孟珙的功勞雖然比高於岳飛,但也依然沒能因此而為後人所熟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