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油價再次上漲 你還記得10年前的油價嗎?

“喜迎”油價再次上漲 你還記得10年前的油價嗎?

9月3日24時迎來年內第17輪成品油調價時間窗口。業內預計,本輪調價期內每噸油價上調幅度約為190元,若按家用汽車加滿一箱油50升計算,車主或多花7.5元。據悉:下一次調價窗口時間為9月17日。

和10年前相比,中國油價漲了多少?答案令人大吃一驚!

很多人把國際原油價格與國內成品油價格簡單直接地聯繫起來,甚至一度有這樣一段有關油價的調侃刷爆朋友圈:

“十年前,2008年3月20日,國際原油每桶147美元,國內油價6.3元;十年後的2018年5月26日,國際原油每桶75.56美元,國內油價7.4元。可能是桶貴了!”

這句話有道理嗎?

實際上,成品油價格的制定並非想象中那麼簡單。不考慮數據背後存在的油品升級、消費稅、定價機制以及貨幣存在的貶值等,僅僅通過簡單的數據對比,想證明什麼,並不合理。

油價上漲的鍋,至少桶不背

在衡量這十年油價變動的時候,就像那段調侃裡說的,其實最冤的“背鍋俠”是油桶,因為桶根本就沒漲價。

提到油桶很多人的第一反應是小時候路邊常見的那種烤紅薯用的黑色金屬大圓桶,不過事實上這種桶並非傳統上原油交易中使用的桶。

用桶來做石油交易的單位是典型的歷史遺留問題。因為在19世紀60年代,當美國人剛開採出石油時,就是用木桶來運輸這種黑褐色粘稠的液體。

當時統一規格的木桶相對容易獲得,因為裝酒用的就是這種大木桶。人們用馬車裝上油桶將石油從開採井邊運往碼頭,一輛馬車往往能裝8桶油,每桶裝42加侖原油(1美製加侖等於3.79升)。

後來由於輸油管道的出現,以及諾貝爾家族——這個家族更為人所知的是其中一員發明了炸藥並創立諾貝爾獎——在裡海油田率先引入了散裝油輪,木桶在石油運輸中用得越來越少。

但在石油交易中出於方便,還是將“桶”作為常用單位。美國石油生產商協會在1872年確認42美加侖容積的木質桶作為計量和交易的統一標準單位。

10年後的1882年,美國地質調查局和礦產署代表聯邦政府正式承認這一標準的法定地位。由於當時美國生產了全球一半以上的原油,美國用桶的計量單位也成了世界標準,並一直沿用到現在。

因此桶只是石油計量單位,在10年前和現在都不再用那種密封木桶來裝原油,也很難衡量桶是否跟著油價漲跌。

木質的油桶早已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至於人們見到過的那種金屬圓桶,是最初由德國人在二戰前夕發明運輸油料的容器,一般來說容量是200升。這種桶是純粹的工具,而不是大宗商品交易中的單位,因此桶的漲跌也和油價無關。

事實上,以做金屬桶的材料鋼材的價格看,現在和2008年的區別也不大。無論是早已消失的裝原油的木桶,還是裝成品油的鐵桶,都會說:“油價比十年前貴的鍋,我不背!”

2

簡單類比原油、汽油價格,有些粗暴

其實仔細分析成品油定價機制,會發現將國際市場上原油價格和國內市場汽油價格這麼類比有些簡單粗暴。

畢竟成品油構成複雜,而且價格也時有波動。

比如在5月底到6月初短短兩週多時間裡就兩次調整:5月26日92號汽油每升上漲0.2元(每噸上調260元),這是今年以來國內油價的第7次上調,也創下了年內最大漲幅。至此汽油累計每噸上調720元。不過這個價格沒用多久,到6月8日就降了下來,當時國內汽油價格每噸降低130元,意味著92號汽油每升下降0.1元。

當然,即使按照6月8日後油價下調後的價格,油價仍上漲了大約0.1元。總的來說今年來油價7次上調,每噸汽油價格累計上調1155元;同時油價也下調3次,累計降價每噸490元。

兩者相抵,自今年1月2日第一次油價調整後,油價已經累計上漲每噸795元,漲幅約8.3%。

同期國際市場原油價格從年初的每桶56.7美元上漲到6月中旬的64美元,漲幅約7.2%。

因此,從價格波動上看,國內汽油價格與國際原油價格基本保持同步,縱然汽油價格漲得稍快,但考慮到其延後性,也在可接受的範圍內。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今年的原油價格也經歷了從5月下旬的每桶超過70美元后又衝高回落,但整體波動幅度比網絡調侃中用來作對比項的2008年要“溫柔”得多。

2008年油價在達到147美元高點後迅速回落,9月跌破每桶100美元關口,年底時每桶甚至一度跌破40美元。因此如果將座標換成2008年第四季度的話更合理,當時的國際油價和現在更接近。

雖然當時原油價格大幅波動,但成品油價格卻相對穩定,並沒有出現過山車式的變化。

3

加油站裡的汽油價格怎麼定的?

毋庸置疑,每次加油站裡的汽油價格調整和國際油價波動有密切的相關性。

因此,在發改委的通告裡,最近常看到的一句話就是“根據近期國際市場油價變化情況,按照現行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來對油價進行調整。

而且,價格制定機構還表示“正密切跟蹤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運行情況,結合國內外石油市場形勢變化,進一步予以研究完善。”

被反覆提及的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就是在網上被拿出來比較的2008年確立的。

2008年11月,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改革方案由發改委擬定並獲審批通過,將成品油零售基準價格改為實行最高零售價格,並適當縮小流通環節差價。而最高零售價格,以出廠價格為基礎、加流通環節差價確定。

發改委根據新加坡、紐約和鹿特丹三地市場價格的變動情況來確定調整國內的成品油價格, 當三地成品油加權平均價格變動超過一定幅度時, 即調整國內成品油的價格。

在“研究完善”成品油油價的過程中,國際油價的波動是動因之源,但只是考慮因素之一。

因為從油桶裡的原油到加油站裡的汽油,還要經歷提煉、運輸和銷售等環節,而後幾個環節的價格也是在變化的。和十年前相比,由於技術的進步,石油冶煉成本有所下降,但運輸和銷售成本則在攀升。此外還要考慮油品升級的可能。

而放在10年這樣長的週期中,同樣不可忽視的還包括稅率的變動。畢竟“一箱油,半箱稅”的說法由來已久。

這十年來最明顯的變化就是汽油消費稅。2008年一升油的消費稅是0.2元,現在這項稅費為1.52元,光是這一項的漲幅就能抹平現在和十年前汽油的價差還有富餘。

因此,汽油價格上漲的這個鍋不能都讓國際原油價格變動去背。

4

扣除通脹因素後才算基本公允

在比較汽油價格貴賤時,還要考慮到十年來的通貨膨脹因素。

通貨膨脹率有很多算法,M2貨幣和GDP關係,工資和實際購買力,貨幣流通速度等。

根據費雪效應(MV=PT M為流通中的貨幣,V為貨幣週轉速度,T是商品和勞務交易總量),通脹率可以有大概估算,此前有經濟學家認為最近十年的通脹率在13%左右。

對此最直觀的比較應該是社會保障類的支出。比如低保,2008年北京市的低保是390元,2018年是1000元,所以過去10年的通脹率應該在9%左右。即使按照7%的通脹率計算,油價應該在7年裡翻一番。當然作為基礎的生產資料,油價的漲幅應該會受到更多的限制。

無論哪種衡量方式,都會包含通脹幻覺的因素。因為我國土地遼闊,收入差距巨大,人民生活水平差距也比較大,收入結構、消費結構差距也很大。很難用個人感覺去反應國家整體的通脹水平。

個人的體驗會偏重食品,尤其是蛋白質類食品價格的通脹。中國經濟快速增長的結果之一是飲食結構的調整,需求增長帶來肉類產品的價格大幅增加,所以有戲稱中國的通脹週期就是豬肉價格週期。

此外,在計算通脹率的時候,也要考慮消費升級速率,比如10年前大家加油,多數選擇加90號的汽油,而現在加油則會選擇更貴一些的92號油。

因此,將通脹因素納入後,會發現目前的油價在絕對價格上每升比10年前貴了1元多,如果考慮相對價格(例如以北京市低保為參照值)的話,那麼其實並不比2008年的時候貴。尤其是如果將目前的房價和十年前相比的話,會覺得油價已經稱得上是“良心價”了。

當然,如果將參照系換成中國人更習慣的豬肉的話,又會得出不同的結論。

2008年的生豬價格是每公斤17元人民幣,而現在這一價格為11元。這至少說明生豬價格週期和油價週期並不同步,而兩者的波峰出現疊加的話,會對通脹造成更大的壓力。

由此可見,原油和成品油作為市場化的產品,其價格有相關性,但並不完全同調。加油站裡的汽油的價格,還要受到其他眾多因素的影響。

因此,直接拿十年前的原油價格和汽油價格與現在的做比較,是為了“網紅”而簡單粗暴的做法,看看“開心就好”,不必當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