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帝国系列(二):嬴师隰的强秦新政,迁都风云!

嬴师隰回到雍城,正式成为了秦国国君,由于长期远离国政中枢,使得嬴师隰暂时无法真正掌握秦国的朝局大势。平定秦出子余党的事情,中大夫甘龙与长子嬴虔处理去了;国中大事由嫡子嬴渠梁与左庶长嬴改共同操持;嬴师隰开始思索秦国的未来。左庶长嬴改因拥立之功而为成秦国最大的实权人物,他想将嬴师隰控制在雍城地带,以便使新国君按自己的意志行事。

大秦帝国系列(二):嬴师隰的强秦新政,迁都风云!

雍城(今天的陕西凤翔县)是秦国的老都城了,从公元前677年秦德公在此建都开始,传至嬴师隰时已有294年的建都史。正因为雍城是秦国的老都城,所以雍城人事关系复杂,雍城是秦国老世族的聚集之地,也是阴谋的诞生之地。老世族是秦国各个封地领主,他们的势力十分强大。秦国从穆公之后开始衰落,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秦国老世族大大地限制了君权,但凡大事,没有老世族的认可,就难以做成。当然从某种程度上讲,嬴师隰现在成了秦国最大的老世族,因为他取得了秦国公室的所有领地,他不仅是秦国国君,也是公室领地的领主。

大秦帝国系列(二):嬴师隰的强秦新政,迁都风云!

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后,嬴师隰明锐的察觉到老世族们有所企图,那就是他们想龟缩自保,保住镐京平原以西的领土,以避开魏军的锋芒。原来魏国崛起后不断的进攻秦国,将河西之地攻占了一大半;秦国老世族们为了土地不流失,鼓动秦简公起全秦之兵伐魏。结果五十万秦军被吴起五万新式魏武卒击溃,河西之地尽失,魏军兵锋直达华山。此役老世族们损失惨重,不仅河西领土尽失,还损失了不少军队,因为秦军有多半兵力都是老世族出的。老世族们支持嬴师隰当国君,就是看中嬴师隰与魏武侯交好这一点,希望两国君主交好,再给魏国割些领土,避免魏军再次进攻。

大秦帝国系列(二):嬴师隰的强秦新政,迁都风云!

当然老世族割土求和的出发点并不是为了秦国,而是为了保证他们自己的核心领地不失。河西虽然大,他们也都有领地在河西,但是秦国常年与三晋在河西征战,河西的领地并没有给老世族带来多少财富,反而根据领地大小每次等比例摊派兵员、粮草,使得河西成了老世族的重大负担。

嬴师隰则看得更远,想得更多:只有收复了河西,才能保证秦国关中大地的安全;本土稳定秦国才能开展如同魏国一样的变法;只有变法才能让秦国变强,才能在战国乱世中生存;秦国变强大了才不会有亡国灭种的危机,才有大出于天下的实力!嬴师隰岂能做一个平庸守成之君,甚至成为亡国之君。

大秦帝国系列(二):嬴师隰的强秦新政,迁都风云!

只有迁都栎阳才能避开老世族的监控,才能真正建立自己的权威,才能真正掌握秦国,才能让秦国这艘大船扬帆远航。于是嬴师隰与年轻的中大夫甘龙、嬴秦族长嬴贲、公室禁军大将嬴虔、雍城令嬴渠梁等心腹商议迁都栎阳事宜,一切商定安排妥当后在雍城宗庙举行大典。

在大典之上,嬴师隰大声宣布将迁都栎阳,此为国策,望大家支持。以嬴改为首的老世族大声反对,认为国君要舍祖宗宗庙于不顾而亲赴险地(雍城葬有历代秦国先君,而栎阳更加靠近魏国),实则嬴改认为国君迁都栎阳是想脱离他们的控制,因为在栎阳更容易得到魏国的支持。

大秦帝国系列(二):嬴师隰的强秦新政,迁都风云!

当此之时中大夫甘龙与嬴虔率三千公室禁军开进宗庙,嬴师隰登上祭台高声宣布:本公迁都栎阳是为了收复河西失地,魏国欺秦人久矣!昔我穆公,东平晋乱,取河西之地;西霸戎狄,拓地千里;天子致伯,诸侯毕贺,甚光美。今三晋之一的魏国欺我大秦无人,占我河西,杀我子民,此仇不报,嬴师隰死不入宗庙!中大夫甘龙与禁军大将嬴虔立即高呼“纠纠老秦、共赴国难”,三千禁亦军同时高呼“纠纠老秦、共赴国难”!嬴改等一众老世族哑口无言,秦国出此血性之君,率老秦人向魏国复仇,不知是福是祸,但是收复河西总是有利的!

大秦帝国系列(二):嬴师隰的强秦新政,迁都风云!

老世族无法反对嬴师隰的迁都之举,只好从了国君。嬴师隰继位当年就迁都栎阳,顺利罢脱了老世族的控制,开始了强秦新政。之后在嬴师隰的支持下,中大夫甘龙总领国政,嫡子嬴渠梁辅政,开始推行国君的新政:废止人殉以增加劳动人口,扩大商业活动以增加国家财力,编制户籍和推广郡县制以削弱世族对国政的干预。

大秦帝国系列(二):嬴师隰的强秦新政,迁都风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