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考个状元很容易?别做梦了!你恐怕连状元的边儿都摸不着!

随着古装剧的不断上映,很多人认为古代科举不难嘛,看着剧中的那帮状元进士,心想着他们就这等水平?感觉自己生错了年代,要是生在古代凭借自己的智商,中个状元也不难嘛 !在这里我只想说的是,醒醒吧,别做你的白日大梦了!若是真把你放到清朝,先别说状元,恐怕你连一个秀才都够不着呢!

古代考个状元很容易?别做梦了!你恐怕连状元的边儿都摸不着!

在明清时期,读书人想要有功名,有做官的机会。就得要一步一步来,最起码先要中个秀才。如果有幸中了秀才,才能参加乡试;若通过乡试,就有了举人的功名。举人在京城通过会试的话,就是贡士了。闯到了最后一关,则是由皇帝亲自面试,也就是殿试,殿试的第一名就是状元了。

古代考个状元很容易?别做梦了!你恐怕连状元的边儿都摸不着!

可能有人会说,即使状元难考,但混个什么秀才、举人应该很简单吧!恐怕还是要令你失望了。秀才是古代科考最低的一个功名,我们先来说说秀才是怎么考来的。首先要解除一个误解,就是以为秀才在当地县衙简单的考一场就可以,而且大多数人都能够通过成为秀才。实则不然,实际上就考秀才来说,要通过县、府、院试三层选拔,三场成绩均为优异者,才能最终获得秀才的称号。

古代考个状元很容易?别做梦了!你恐怕连状元的边儿都摸不着!

像太平天国的领袖洪秀全,他7岁开始上学读书,年少时期书读四书五经,乡亲们人都赞他是一块读书的料,都认为洪秀全他日必定可以考取功名。但事实上,洪秀全连秀才的没有考中,第一次参加童生试他过了县试和府试,但在院试中失败了,但他并没有气馁,回家更加用功读书了。可没想到后面接连两次都都这般,在院试中又落选了,而这个时候他已经25岁了。

古代考个状元很容易?别做梦了!你恐怕连状元的边儿都摸不着!

可他不甘心啊,怎么会连个秀才都中不了呢?潜心苦学6年后,再次来到广州参加院试,谁料又是落选。想想看,洪秀全就为了考个秀才,到了31岁,前前后后花了二十几年读书,都没有考中,可想而知,古代科举并不如你想的那般简单,连中个秀才都是不容易的事情。就连晚晴重臣曾国藩这种人,也是到了22岁才勉强考中个秀才而已。

古代考个状元很容易?别做梦了!你恐怕连状元的边儿都摸不着!

光考一个秀才就这么难,其他就不用多说了。每三年一考,录取的进士也就是二三百人而已,想如今考取个清华、北大,也比这容易百倍吧!而就算是乡试,每三年一届在一个省也就选拔几十位优质的学子而已。就这种录取比例来说,也要低于如今清华、北大之类的名校了。毕竟人家古代三年才考一次,而且就每次都是录取这么点人。

古代考个状元很容易?别做梦了!你恐怕连状元的边儿都摸不着!

这既是为什么古代通过殿试,被授予进士的功名就可以直接做官的缘故。因为但凡能中进士的人,那可都是从千军万马中杀出来的。因为这道门槛太高了,能踏过去的都是真正有实力的。这也就是为何古代科考作弊严重的一个因素,因为考试难度大,很多学子自知资质不突出,再怎苦读也是希望渺茫,因此不少人就开始舞弊,甚至不惜在这上面花点钱。同时正因如此,历朝对科考舞弊惩罚相当严重。雍正11年,河南学政主持秀才考试期间,因参与舞弊“叫卖”秀才,被雍正发现后,二话不说直接将其斩首,这可是清朝的正三品的大员。由此可见,古代科考并非一件易事,中状元就更不用说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