衝出葫蘆把!看一個連的八路如何從鬼子「口袋陣」中殺出一條血路

衝出葫蘆把!看一個連的八路如何從鬼子“口袋陣”中殺出一條血路

抗日敵後戰場上,巧妙地利用地形條件,對行軍中的敵人進行伏擊,這本是八路軍、新四軍的拿手好戲。不過,隨著“捱打”經驗的日積月累,日本軍隊開始進行作戰檢討並做出相應的戰術改進。舉措之一就是,他們開始拜對手為師,學習對手的一些戰術。譬如,嘗試著利用一些有利地形,企圖打打抗日武裝的埋伏。然而,對於這些在異國他鄉作戰的“客軍”來說,“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譬如下面這個戰例:

1943年10月20日,八路軍太嶽縱隊決一旅三十八團一連在掩護旅司令部和分區機關由安澤縣的霍山地區向根據地腹地轉移的途中,在葫蘆把突遭日軍一個大隊的圍攻。

從地形上看,葫蘆把正是兵法上所言的“死地”。位於霍山東麓一條東西走向的狹窄山溝裡,兩側山高林密、不易攀登。比複雜地形更為不利的是,敵人已經佔據兩側制高點及前後谷口。至此,日軍已經對一連構成了四面合圍。他們企圖憑藉有利地形和優勢的兵力火力,一舉將我軍殲滅於葫蘆把。

一連面臨的形勢很嚴峻!但接下來發生的戰鬥並沒有按照日軍指揮官所設想的方向演進。

在面臨有可能全軍覆滅的危險情勢下,帶隊的決一旅旅長兼分區司令員李聚奎、政委顧大川當機立斷,定下了“堅決突圍”的決心。李聚奎親自向一連二排代理排長趙瑞來下命令,要其立即帶領全排堅決向前突擊,為部隊殺出一條血路;命令一排三班阻擊從後面撲來的敵人,掩護主力突圍。

衝出葫蘆把!看一個連的八路如何從鬼子“口袋陣”中殺出一條血路

這場生死之戰率先在後面打響。在猛烈火力掩護下,敵人首先向我掩護陣地發起衝擊。在班長段海堂的帶領下,三班的六位戰士將敵人死死地釘死在陣地前。子彈打光了,就與鬼子拼刺刀;刺刀斷了,用槍托砸;槍托斷了就用石頭……激烈的戰鬥中,六位勇士相繼犧牲在陣地上。他們以自己生命為代價,為主力突圍贏得了寶貴的時間。

衝出葫蘆把!看一個連的八路如何從鬼子“口袋陣”中殺出一條血路

就在三班戰士奮力狙擊敵人的同時,二排則向前方溝口發起了堅決的衝擊。當趙瑞來他們接近溝口時,兩邊山上的敵人一起向他們猛烈開火;正面河灘上,一百多鬼子端著明晃晃的刺刀迎面衝了上來。敵人的這股衝擊勢頭很猛,以致我機槍手陳守元同時被三個衝在最前面的鬼子刺傷。八路軍戰士當然不會被鬼子的洶洶之勢所嚇倒!在渾身多處被刺傷的情況下,陳守元忍著劇痛扣動機槍扳機,最前面那三個鬼子應聲倒下。幾乎與此同時,趙瑞來指揮全排向敵群投過去一排手榴彈。在不斷騰起的手榴彈煙霧中,衝上來的鬼子被二排壓著向後敗退。雖然這股敵人在軍官的督戰下發起第二輪衝擊,但很快又被手榴彈砸了回去。戰鬥的關鍵時刻,旅長李聚奎來到戰鬥在最前沿的二排。只見他他揮舞手杖、高呼口號,親自帶隊衝擊。這一舉動鼓舞了所有參戰官兵,他們人人奮勇、個個爭先,奮勇拼殺。在衝鋒的隊伍中,既有手持菜刀、擀麵杖的炊事班戰士,也有手無寸鐵的旅機關非戰鬥人員……短兵相接的戰鬥中,連長曹書寅手臂多處負傷,仍堅守在指揮崗位上;指導員趙子明披的大衣被一個日本兵拽住後,他猛回頭將大衣蒙在鬼子頭上。這傢伙一個冷不防,重重地摔倒在地,還沒等爬起來,就被後面衝過來的戰士踩在腳下;戰士蔡太來與孔布山在身負重傷之後,仍堅持射擊投彈。

最終,一連以20人犧牲,7人負傷的代價,在敵人防線上撕開一道口子,突圍而出。日軍指揮官企圖“圍殲八路”於葫蘆把的陰謀破產了。

此戰,三十八團一連官兵在複雜的地形上,面對被兵力火力均佔優勢的日軍四面圍攻,能夠成功突圍,主要在於:

一、旅長帶頭衝鋒

衝出葫蘆把!看一個連的八路如何從鬼子“口袋陣”中殺出一條血路

參與此次突圍戰鬥的部隊雖然規模不大,但“級別”不小,由旅長李聚奎,政委顧大川親自指揮。作為一名“老紅軍”,李聚奎的臨戰經驗非常豐富。戰鬥剛剛打響,他就看到:部隊正被敵人壓制在“兩山夾一溝”的不利地形上且前後溝口同時出現敵情,這種情況下,每耽擱一分鐘一秒鐘,都意味著失敗與死亡,必須立即突圍!正是這個正確的決斷,挽救了上百指戰員的生命。

戰鬥的關鍵時刻,李聚奎旅長有及時出現在最前沿,身先士卒地率隊衝鋒,極大地對鼓舞了官兵的鬥志。毫不誇張地說,是李旅長帶領一連闖出了一條活路。

二、後衛阻擊頑強

儘管只是一個不滿員的戰鬥班,但一排三班卻以高超的戰鬥技巧將當面之敵死死拖住,最終為主力突圍贏得了時間。六位勇士以自己的死換來了戰友的生!

三,敵人失誤頻頻

雖然佔盡優勢,但日軍仍未能達成“殲滅八路”於葫蘆把的作戰目的,主要由以下幾個原因

戰術不當。當一連前鋒排向前方溝口發起衝擊時,據守在那裡的日軍並沒有依託工事進行狙擊,反而端著刺刀迎上去,企圖同衝上來的八路進行白刃戰,結果連番敗在對方的“機槍掃射+手榴彈雨”之下。

參戰日軍只對一連進行了前堵後擊,兩側高地上的部隊除了以火力進行火力支援外,並未參與衝擊。倘若敵人從兩側甚至只從一側高地上壓下來,一連的突圍行動很可能會失敗,至少會付出更大的代價。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很可源於兵力不足。據三十八團的戰史資料稱,葫蘆把之戰日軍參戰兵力為一個大隊八百多人,但筆者個人認為,應該沒有那麼多。這個“八百多”數字很可能是其編制人數。換言之,這個“八百多人”很可能只是部分人員參加了葫蘆把之戰。否則,當發現正面阻擊陣地承受巨大壓力時,敵人指揮官不會蠢到讓佔據兩側高地的兵力作壁上觀。

四、士氣不高

在戰鬥過程中,敵人的戰鬥意志並不旺盛。正面部隊的出擊遭遇二排迎頭痛擊之後,輕易撤退;後面追擊的部隊的攻擊也不堅持,遲遲未能拿下只有6名戰士據守的狙擊陣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