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篆書可以學嗎——中國書協篆書專家點評書法作品

特別聲明:作品點評欄目由千年蘭亭號在今日頭條獨家發表,如其他媒體轉載,請註明出處。

特別提示:即日起,本欄目針對網友開放。希望點評作品的朋友,請私信。

特約評改人:邵佩英(中國書協篆書委員會委員,天津市書協副主席)

唐宋篆書可以學嗎——中國書協篆書專家點評書法作品

王志明 篆書中堂規格134cm×67cm

釋文:

金樽清酒鬥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閒來垂釣坐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王志明作品評語:該作品像是師法唐李陽冰和宋僧夢英兩人的篆書風格,篆法獨特,追求高古。作者有了一定的書法基礎,有些字寫得相對比較規範,如“滿”“山”“舟”“川”“濟”等字符合《說文解字》的字法。不足之處是:

1.有些字頭是“人”,作者誤寫為“宀”,如“金”“今”“會”“食”等字。

2.個別字寫錯了,“萬”字的“ ”字頭左右朝外,在傳統字法上比較少見(字頭朝外的如“癸”字)。“茫然”的“茫”字篆書應該為“芒”,沒有“氵”;“掛”字右邊的“圭”,寫成了“ ”。

3.作者為使重複字多樣化,硬使個別字變形顯得不妥。如“路”字的“各”部。

4.個別字形不美觀,如“玉”“塞”等字。

建議作者臨習秦《嶧山刻石》,在方正規矩中學會字法的規範化,強化小篆的整飭。如果喜歡唐宋篆書,也可在李陽冰、釋夢英的風格上加以強化,但需要自己學會甄別和取捨。另外,創作前對拿不準的字,一定要查一查《說文解字》或《篆書字典》之類的工具書。敬請關注千年蘭亭。

唐宋篆書可以學嗎——中國書協篆書專家點評書法作品

夢英篆書《千字文》拓片(局部)

夢英的《千字文》基本延續了唐代李陽冰的篆書風格,字法結構與《三墳記》相吻合,用時髦的話叫“相似度極高”。

夢英,法號宣義,衡陽郡人。祝髮(斷髮)居南嶽福嚴寺多年。是北宋初期的書法家,精篆法,自稱李陽冰之後一人而已。時人有“可惜篆文今絕筆,李陽冰後只吾師”,更有“陽冰死而夢英生”之說。他書寫鐫刻的《千字文》為宋乾德三年(965年)所立。原碑長方形,螭首,龜趺(fū) 。碑石現保存於陝西西安碑林博物館,基本完好。

在工穩型的篆書中,以玉箸篆和鐵線篆為代表。前者強調筆畫豐腴均勻如筷子(古稱“箸”),以李斯《嶧山刻石》、李陽冰《三墳記》為宗;後者追求筆畫纖細如線,而剛勁如鐵,以李陽冰《謙卦碑》為法。

夢英的篆書《千字文》,婉轉流美,清逸俊秀,瘦硬通神。據推測,“製作這件碑石,主要應該是為了讓初學者認識篆書的基本形體,所以它的字形結構比較規整,基本與《說文解字》中所附小篆的形體相符”(趙超《石刻古文字》)。夢英所處的北宋初期,正是篆書發展停滯不前、已成頹廢之勢的時代。篆書大家不多,識篆的人也是鳳毛麟角。夢英依然用《千字文》這樣的啟蒙讀物,積極倡導,極力推廣。他的篆書老到成熟,一絲不苟,在結構字形處理上強調對稱呼應,線條流暢自然,可稱得上玉箸篆的代表作。

夢英篆書《千字文》雖然是一本學習篆書的基本範本,但缺點也有,主要是字形過於鬆散凌亂,篆法盤曲縈繞過多。

在整個篆書的發展史上,唐宋元明是衰退期,篆書名作不多,篆書大家寥寥無幾。那麼,我們學習李陽冰、釋夢英篆書可不可以呢?答案是肯定的。只要我們能夠讀懂他們的篆書,並且在其字法結構上追求自然,甚至可以稍加改造,就能夠寫好篆書。

夢英的另一代表作《篆書目錄偏旁字源碑》,與篆書《千字文》可謂姊妹篇,也是初學篆書的基本範本。當然,如果同時能夠“取法乎上”,直追秦漢、師法清篆諸家,對寫好唐宋篆書是有極大幫助的。

唐宋篆書可以學嗎——中國書協篆書專家點評書法作品

邵佩英示範作品 節臨夢英篆書《千字文》 規格120cm×70cm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