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职级处在哪一层?想改变命数又该如何做?

你是否会时常心中泛起疑云:“我在公司的职业发展是怎样的?”,“经理就只有一个,我能力提升了,我的发展空间在哪里?”,今天我们从职业层级来聊聊这个问题。

从职级层次上,岗位有 4 层:

第一层:动作执行层

第二层:任务执行层

第三层:战略管理层

第四层:战略决策层

你的职级处在哪一层?想改变命数又该如何做?

动作执行层

是绝大多数人的命运

我第一份工作是做服装店员,每天早上10点到晚上10点,轮流站在门口,接待客人,服务客人,完成一单一单的销售,偶尔执行店长、副店临时安排的其它动作,叠衣服、熨衣服、拖地、摆货、盘点等。

店对我考核很简单,每天干活快又好,没有顾客投诉,月底销售额不是后三名,这就合格了。

每月销售目标定多少,工作日、周末目标分别多少,一天、一个月结束店目标完成多少,哪个员工有潜力,哪个员工不太上道儿,要不要招聘新人,店的成本利润怎么样,这些都不是一个店员关心的。

一个店员关心的是:几点了?快下班了吧?我今天卖了几单了?我这个月能赚多少钱?今天谁谁谁抢我单了,我下次怎么弄他?啥时候换家店,店长太傻比了吧?!

任何一家企业,这个层面的员工占80%以上。我们初入职场,基本都从这里开始,在一个执行岗上,接活干活接活干活,重复那些动作。

比如:一个设计师不停的做图做图,一个编辑一篇一篇的写稿子,一个程序员一行一行的敲代码。

一个编辑可能不知道自家媒体的商业模式,一个程序员可能不关心自家公司使命愿景。

但是,做一个优秀的动作执行员工,也并不是那么容易。

一个服装店员,执行不到位,就会常被顾客投诉,成单率低;一个编辑,执行不到位,可能题目、小标题里都会有错字;一个程序员,可能每天写很多bug;一个助理,可能连文档都整理不好。

一个企业,不需要那么多管理者和决策者,你能执行好动作,也会很受欢迎。

你的职级处在哪一层?想改变命数又该如何做?

任务执行层

可以带一帮兄弟完成组织目标

一个优秀服装店员,可能永远做不了店长。一个很会写的编辑,可能永远做不了主编。

为什么?你不愿意承担责任,不愿意背组织目标,不愿意去协调大家。

任务执行层,就是绝大多数公司的基层、中层管理者。想晋升到这一层,你得有很强的责任心,要带团队,你要关心每一个成员,帮助每一个成员,把任务拆分给每一个成员,组织大家一起完成一个目标。

你若是一听这个就心烦,那你就做不到这个层级。

这就是为什么绝大多数人,会一直停留在动作执行层,因为他单兵作战时觉得最舒服。这个舒服,也是束缚,是毒药。

职场早期,少有人愿意做管理,还有个原因是,做一个单兵能力很强的员工并不比做中层赚钱少。

那既然赚差不多的钱,我凭什么操那么多心?我凭什么背这么多压力和责任?

你看,这就是宿命。

有人天生就对做团队领头羊乐此不疲,你羡慕不来。你自己玩自己的,最开心,他觉得带着大家玩,最开心。

你完成自己的目标很有成就感,他的成就感来源于帮每个人完成目标。组织完不成目标,他比谁都着急,组织出现风险,他总是敢于承担想办法解决。

我认识一个能力很强的编辑,写稿子很厉害,但两年了一直没升职。我好奇,就跟她聊平时的工作场景。

然后我就明白了。她个人能力很强,所以不爱协作,只要跟同事协作做稿件,她就认为浪费时间,认为对方拉低了她的效率。

她平时也不爱分享,不以助同事为乐。她关注个人效率,大于团队效率,她关注个人目标,大于组织目标,她关注个人利益,大于公司利益。

所以,她可以成为一个优秀员工,但很难往上走,成为优秀管理者。

做到任务执行层,对下要有坚决的推动力,对上要有坚决的自信心,对同事有热心的关照力,对组织有极强的责任心。

你的职级处在哪一层?想改变命数又该如何做?

战略管理层

甄别关键任务,配置资源,分配目标

战略管理层,指的是每个公司的那几个核心高层,也就是被员工骂傻比最多的那几个。

表面上:他们看起来最有权,目标任务都是他们分配的;他们看起来最讨厌,从来不顾任务有多难完成就往下派;他们最善变,定制度的是他们,改制度的也是他们,总是变来变去;他们看起来最悠闲,很会说从不干,一个决策花一周,最后领最高的薪水。

实际上:他们最无助,老板指个方向他就得开干;他们压力最大,因为他背负的责任事关成败;他们最焦虑,面对风险每天晚上睡不着是他们;他们不轻松,周六日被老板叫去开会的都是他们,24小时开机待命的是他们;最操心的是他们,他们要尽可能的协调好所有人和资源,才能不被各个部门骂死。

彭蕾有句经典的话:无论马云的决定是什么,我的任务都只有一个,帮助这个决定成为最正确的决定。

一家创业公司,更多的不是秩序,而是混沌,马云刚创业时也是如此,资源很少,想法很多,若他手底下没有彭蕾这样心力强大的人,很多想法都只能飘在空中,无法落地。

彭蕾心力强,同时管人、管钱、管市场,马云有点什么想法,她都去想办法实现。心力强的人,敢于面对随时出现的各种不确定和大难题。

2010 年阿里年会,马云对新上线的支付宝非常不满意,把警察出身的支付宝总裁邵晓锋当场骂哭。直接让对技术一窍不通的彭蕾接管支付宝。

彭蕾二话不说,立刻走马上任,进入了这个自己完全陌生的领域。她带着团队没日没夜地加班,听取用户意见,一步步完善支付宝网购功能,最后把支付宝做到了 2.7 亿,日交易量 12 亿的成就。

你的职级处在哪一层?想改变命数又该如何做?

战略决策层,愿力大于能力

一人面对千军万马,带领团队穿越生死

有一次跟东七门的内容同行吃饭,他们说马东经常下了班,一个人躲在办公室玩吃鸡,有时候周末专门跑到公司一个人打游戏。

我听到的不是悠闲,是一个老板无法与人分享的孤独。

一个老板,每天一进公司,就有一堆人需要他鼓励,可谁来鼓励他呢?只能自己鼓励自己。

他甚至不能展示自己的沮丧,不能表现自己的害怕和恐惧,一个老板应该是永远自信和充满勇气的。

可现实是,一个老板是每天都在自我怀疑,自我否定,每天都觉得自己公司快倒闭了。员工面对的是苦累,老板面临的是生死。

这不禁让我想到刘强东。大家都知道,刘强东首次创业是开餐厅,听起来没有梦想。

其实不是,刘强东最初是大三时在中关村给人装电脑,那时候装电脑很赚钱,那做了一年后,他就反思:虽然打工赚很多钱,但只装电脑,这不是一个事业,只是可以赚钱。

所以,他主动放弃继续装电脑赚钱这条路,去开餐厅了。

刘强东开餐厅也跟别人不一样,他当时分析,中国有十几亿人口,民以食为天,未来20年,吃在中国一定是一个不断上升的行业,他希望在有一天他能在中国开一万家餐厅,像麦当劳、肯德基那样。

一个没愿景的人,很难赢得了一个有愿景的人。有强大愿力的人,知道自己生而为谁,这样的人是带着某种使命在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