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子百家"真的有100家嗎?

我們常常在關於先秦時期的書籍、影視劇中看到“諸子百家”、“百家爭鳴”的字眼,然而我們真正熟悉的先秦學派莫過於儒、法、墨、兵、縱橫家等,這些學派出了非常多對歷史有重大影響的人物,其中包括商鞅、孫臏、龐涓、蘇秦、張儀等,個個都是曾經的時代風雲人物,所以能夠在我們的心裡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

按照今人的理解,所謂的諸子百家便應該有“一百多個學派”,那麼除了我們所熟悉的學派之外,其它學派又是哪些?為什麼我們幾乎很少聽說過它們的名字。

實際上,今人與古人對"諸子百家"的理解在概念上有所不同。在今人看來,“諸子”即各派的代表人物;百家指"各學派"。然而,在古代“子與家”可沒有分這麼細,兩者常常混雜統稱。

《漢書.藝文志》中說曾說:“凡諸子百八十九家”。這裡把“家”混同於“子”,其後又進一步混同於各家各派的論著了。故有“諸子百家”一說。

《漢書.藝文志》以“諸子同調者歸於一類”來進行劃分明確地將先秦學派歸為儒家、道家、陰陽家、法家、名家、墨家、縱橫家、雜家、農家、小說家等十大家。每一大家又因為主張不同而分為不同的"小家",這些“小家”即可獨自成派,也因其思想主張並無顯著差異也可歸於一類。比如該書列出儒家學派有五十三家,既有五十三部論著。

所以,這裡的“諸子百家”可以解釋為“先秦的名士以及他們所著的百部著作 ”。

不過《藝文志》的著錄並不能完全地反映出先秦的全部真實情況,有些名家學派並未列入其中。比如兵家,一直活躍在春秋戰國的舞臺上,出了如孫武、孫臏、龐涓等名將。另外,韓非子所指出的“儒分八家”“墨分三家”都沒有反映出來。

如果不以《漢書.藝文志》的標準來劃分學派,而是純粹以個人的思想體系來劃分,但有能著書立說者便可自稱一家,先秦學派可就遠遠不止100家了。

所以今人對"諸子百家"的理解是成立的,先秦時期的確有百餘家思想體系,只不過後來這些思想被不斷地規劃分類也就成了我們熟悉的十大家的分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