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金计算方式是否全国统一?

汪海25


目前来看,我们全国的养老金计算方式是基本统一的。原则上所有人的养老金待遇只能包括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项。

不过我们国家在推行养老保险制度的时候,有早有晚,尤其是个人账户建立的时间是非常不相同的,比如企业工人是早在90年代中期就开始陆续建立职工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了,而事业单位从2014年10月才开始建立养老保险制度。

对于没有建立养老保险制度之前的国家认可的工龄,都是视同交费年限。社会保险法明文规定,视同缴费年限所需的社保资金都是有政府财政拨款支付。政府要对养老金的支付起兜底作用,2017年,各级政府补贴城镇职工基本养老金8004亿元,补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金2500亿元左右。


没有建立个人账户之前的交费年限,由于没有个人账户养老金金额,于是国家规定使用过渡性养老金计算。

过渡性养老金一般包括虚账实记和按一定比例发放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两种方式。跟社会平均工资挂钩的省份比较多。



因此,建立个人账户之前参加工作的人的养老金都会包括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以及过渡性养老金三部分。

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计算方法全国相同。

基础养老金,一般是我们每按照社平工资缴费,一年可以领取1%的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60%缴费可以领取0.8%,300%缴费可以领取2%,多缴多得长缴多得。

个人账户养老金,等于退休时个人账户的余额除以退休年龄确定的计发月数。60岁是139个月,50岁是195个月,55岁是170个月。

过渡性养老金各省的计算方法不同,一般都是上述的两种方法。

其实这种计算方式只是算出我们退休当年的基本养老金,我们的退休金还会连年增长。我们退休后养老金的增长是根据国家统一发布命令来进行的,一般每一个省份都有自己的具体实施方案。

这些养老金增长的基础,一般是按照定额调整、倾斜调整、按工龄挂钩和按上年度养老金挂钩的方式进行增长的。


因此,我们养老金的计算和调整方式都是在全国统一制度要求下建立起来的,但是具体的一些数额略有差异。一般来说经济发达地区社会平均工资高,退休金就越高。


暖心人社


题主,首先告诉你的是:养老金计算方式全国是一样的,目前为止,还没有其他不同的计算方式。
全国有统一的退休金计算方式,但是所在省市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却不同,从而导致养老金水平不同。这里有《暖心人社》搜集到的几个省市退休人员养老金计算方式:

山东
天津


江西 重庆


从以上来看,全国计算方式都是统一,计算内容就不同了。主要在:

一、不一样的退休时所在地上年度在职职工月平均工资。每个地区有不同的平均工资。

二、不一样的个人账户缴费额。也会决定养老金水平的不同。

三、不一样的个人缴费平均工资指数。也会影响个人养老金。

四、个人缴费年限不一样。同样也会影响退休金。

计算方式一样,计算内容不一样,养老金也就不一样!


房师宏


养老金计算方式是否全国统一?

您好,养老金计算方式是统一的。但是各个地区的社会平均工资不一样,所以待遇也不同。

您可以通过视频了解一下养老金的计算方式: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4f3b000e48370918e304\

社保分析师


养老金的计算方法基本是统一的。

那有的人就要问了“为什么我们每个人开到手中的养老金的金额都不相同呢?”

其原因是影响养老金金额多少的有多个因素,比如“各省市上年平均工资基数不等”、“个人工资高低不等造成缴纳的个人账户金额不等”、“个人工作年限”和“每年的增涨部分地区略有不同”等。

养老金的具体计发办法参照下图:

我是一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希望可以以专业角度和日常经验,帮您解答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困扰。若有其他问题可以在评论区留言,也欢迎关注我~

焦一糖


问题:养老金计算方式是否全国统一?

不统一。因为我国社保和退休实行的是省级统筹制度,不是全国统筹制度,所以各地养老金都有各自的具体规定,并不统一。

一、对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人来说,计算公式统一,但公式中的计算依据很不统一

养老金计算公式=基础性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1)基础性养老金国家制定由最低标准,各地可根据自身情况自行确定地方标准,由于各地经济水平很不均衡,所以基础性养老金水平相差很悬殊。比如大部分地区不到100元,全国平均年125元,高的地区北京610元,上海850元。

(2)个人账户养老金计算办法各地基本相同,都等于个人账户总金额/养老金计发月数139

但由于个人账户金额不仅包括个人历年缴费,还包括各地政府补贴,有条件的地区还包括集体自主,社会赞助,所以也是有地方差别的。

二、对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人来说,“老人”的计算公式形式大致统一,“新人”的相对统一,“中人”的计算公式很不统一。

1.什么是“老人”,“中人”,“新人”?

2.“老人”和“新人”养老金的计算办法

3.“中人”养老金的计算办法

4.中人过渡性养老金

中人过渡性养老金计算公示及参照数据(见上图),全国存在很大不同。

(1)R计发系数:可以是1%,可以是1.1%,可以是1.2%,可以是1.3%,可以是1.4%。具体看地方政策。

(2)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各地采用数据很不统一,有的是采用当地上一年度的社会平均工资,有的采用的是社会平均工资和个人指数化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数,有的地方采用的是个人指数化平均缴费工资,有的是分两段。

(3)过渡期年限:过渡期临界点全国复杂多样。

有的地区过渡期临界点就是养老保险统账结合制度建立时间,G过渡=G视同。如河北。

有的地区过渡期临界点不是养老保险统账结合制度建立时间,而是建立实账时间,G过渡=G视同+G实际。如北京。

中人过渡性养老金计算公式举例:

河北过渡期养老金计算公式=G视同=退休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个人缴费指数(0.6-3)*1.4%*1995年12月31日前工作年限

北京过渡期养老金计算公式=G视同+G实际=退休时北京上一年度社平工资*1%*1993年前视同缴费年限+退休时北京上一年度社平工资*个人实际缴费指数*1993-1998年6月的实际缴费年限

综上所述,我国养老金计算方式全国不统一,各地有各地的政策及规定。全国养老金水平也很不均衡,城乡居民退休人员养老金少的地区最低每月不到100元,全国平均125元,多的地区平均上千元。城镇职工退休人员养老金少的几百元,多的上万元,平均2000多。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少的几千元,多的几万元,平均数字不好说。

近年来,国家也在酝酿基础性养老金部分的统筹,大家庭的家长不好当啊,面对各地积累了几十年的问题,这项工作很是艰难,要解决的问题很多,进度比较缓慢。什么时候能实现,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我是“水流云在草青青”,认真诚恳的退休顾问,欢迎大家关注我,查看更多关于社保及退休的文章。你的任何一次点赞,和哪怕只言片语的留言评论,都是我继续前行,为大家服务的动力。愿天下人都能老有所养,老有所依!


水流云在草青青





2014年开始起步,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去销公费、开始自费缴费)与企业并轨!2024年以前,机关和事业单位的退休人员、仍按原办法计算退休养老金!

那么2024年以后,全国的养老保险制度又是怎样的情况?:

一、现在正进行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内部的机构改革、酬薪结构的改革与调整、企业内部工资制度与结构的改革,更体现多劳多得、有技能者多得,从宏观上奠定了基础;

二、并轨后,养老金的缴费基数(初始工资、基础工资)将会大大缩小差距;缴费的基数、比例、档次基本同步;为行业和部门之间养老金的平衡与合理化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三、并轨以后、退体时的养老退休金的计算方法,机关、事业和企业是同一个标准:按个人工资基数、缴费年限、帳户余额的百分比计算,去销了职务、职称、行业的等级差别;

四、企业己经退休的人员,养老保险的悬差应该提到日常议程,首先应将92年以前参加工作的工龄、按90%计算,与机关、事业单位同步同标准,因为92年以前都是国家财政支付的,這才是合情合理与平公正的!


海海147035523


楼主你好,养老金的计算方式全国都是一样的。不一样的地方就是每一个地区,它的社会平均工资是不相同的。

因为这个社会平均工资这一个重要条件。是要在计算养老金当中加进去的。所以这就体现了各个地区不同的生活水平和工资基础。

根据退休金的计算公式。我们明显的可以看出,所在省区的上一年度在岗的平均工资是一个重要的依据。这也就是,个各省区之间养老金不同的原因所在。

所以他们的计算方式全国是统一的。但因为不同的工资基数,所以导致养老金的不同!是这么个原因。


社保达人工作在电力


养老金的计算方法是全国统一的。差别在于地方的一般性公共收入(如地税、国税的税收收入),而一般性公共收入决定当地财政能力,及统筹基金的支付能力,在职时的工资水平,以及退休办理手续时当地在岗职工上年度月平均工资的水平,以及个人指数化月平均工资、个人账户储存额。

工资水平决定缴费基数,工资缴费比例以60%~300%。通常企业单位按60%的缴费率计算,相对于高工资等于高缴费基数。因企业单位的缘故,工资所包括的奖金、津贴、加班费一一撇除,造成职工工资缴费基数降低。无疑企业节省了应该支付的成本。

养老金的高低主要是:缴费基数、缴费年限、个人账户储存额、个人指数化月平均工资(最低限0.6~最高限3)。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计算公式:

基础养老金=(退休时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x缴费年限x1%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


Yifan5


养老保险目前还没实现全国统筹,但养老保险实行全国统筹已成为必趋之势。

养老金中央调剂制度、延迟退休、养老金上市等政策的实施,都有助于缓解老龄化压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由于各地劳动力人口组成部分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社会职工平均工资、养老保险待遇等方面都有着较大的差距,养老金收不抵支,当期结余为零的地区较多,尽早实现养老金全国统筹,有助于提高各地居民的老年生活水平,提高养老保险政策的普及率。

为什么要实行养老保险全国统筹?

养老保险基金有两个现状,一方面全国养老保险基金超过4万亿元(养老金入市规模已达5300亿元),另一方面则是13省养老保险的入不敷出,尽快实现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是我国养老保险现阶段的改革目标。从各地情况看,有13个统计地区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的可支付月数已不足1年,而黑龙江省的累计结余已为负数,赤字232亿元。

2018年我国将迈出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的第一步,实行中央调剂制度,均衡不同地区的养老保险负担。

实现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有哪些意义?

养老保险实现全国统筹,有利于解决缴费率、缴费额度、待遇水平、参保标准等方面的差异,体现养老政策的公平性;有利于减小地区之间的养老负担,提升养老保障能力的稳定性,提高居民生活信心;有利于为劳动者跨地区流动提供养老政策支持,提高养老基金规模效应。

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推行时,有阻力吗?

养老保险全国统筹,也就是各地实行统一的缴费标准,以及实现养老基金统一管理和发放。由于各地实行的养老保险制度有一定的差距,养老金发放标准也各不相同,因此在短时间内实现全国统筹是不现实的。政策的实施,需要大量的论证、试验数据支持。

对于部分收不抵支的省市来说,这确实能减少当地养老基金的支付负担(黑龙江养老基金结余为负232亿元),但对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养老基金结余较多的省市(上海、广州)来说,是否会按期实行全国统筹,就需要结合很多因素来确定了。

你如何看待当前的养老保险政策?

更多公考、民生资讯,关注重庆中公!


 


重庆中公教育


计算方式基本是统一的,但由于各省市上年平均工资基数不等,所以计算的数字也不相等,加至个人的工资高低不等教的个人账户也不等,还有个人工作年限也不等,所以每个人的工资都不相同,加至对每年的争涨部分各地的计算方法也略有不同,所以结合个人也不大相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