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中的樂亭縣城

題圖來自網絡,為配圖,和本文無關

記憶中的樂亭縣城

上世紀四十年代初,當我朦朦朧朧記人記事的時候,對樂亭的舊縣城還有印象,儘管已是殘牆斷壁。當時東城門樓還在,門洞不算高,長度有十二三米。這一帶叫吊橋,當年有護城河,在城門外設有能拉起和放下的吊橋。在東城牆以內叫東馬道,供護城和運東西的馬匹行走。由東城門向北還有幾十米殘破的城牆,牆磚比三四十年代蓋民居用的磚大得多。再向北約一百米遠有舊城東北角的遺址,是一個大土垛子,磚瓦已被人們陸續挖走,留下高高的大土堆,它與魁星樓南北相望。由北門向東也有幾十米城牆,把東街路北和蓮花池村路南分開,張少琴、張子綸等張家大戶都在舊城牆以北蓋的宅院,還有些從外地遷到樂亭做生意經營飯鋪、米麵加工的也在北城牆根蓋的簡易房舍。這一帶就是人們說的北關市場,城牆拆除後是縣裡最寬敞的地方之一。四十年代南門以東的城牆保存較好,和魁星樓連接起來。至於西門和西城牆因洪水沖刷早已不見,墊起了高高的土壩。

據《縣誌》載:在明朝初年樂亭建有土城垣,“城圍三里,舊垣為土”。成化元年(1465)開始建築磚城,成化十年(1474)城垣建成,並建有四門。東門名“寅賓”,南門名“鎮海”,西門名“望宸”,北門名“控遠”。城門上懸有鐵棧道,城門樓為二層三間,四角樓為一層一間。由此可知,城圍才三里,即從縣城中心拱真閣到四門都不足二百米,是一座小城。城內街道也不多,閣東叫“興仁街”,閣西叫“慕義街”,閣南叫“秉禮街”,閣北叫“明智街”,縣治西叫“崇信街”,街道名稱反映了對儒家思想的崇尚。另外,縣治前叫“朝天街”,文廟前叫“玉帶街”,文廟西叫“聖域街”,儒學前叫“天衢街”。

可能是明清時代灤河及其支流多次氾濫,縣城以西受災更重,連縣城的西北角都被沖塌了,西城牆外的河道也越衝越寬,遠遠寬過當年的護城河。加上社會發展,人口增多,樂亭縣城便在東門以外發展起來,由東門向東延伸的東關大街比舊城內的東街還長。東關大街的南北也聚集了居民和商號,如興源達、毓成東、華聚湧等。趙家、方家、劉家、李家等大戶也都在附近建了宅院。在東關大街南邊還形成了一個程莊上村。在南城牆外,劉石各莊的劉夢道也蓋起了兩個大院子。不知從什麼年代,東門外的東關、程莊上和北城牆外的蓮花池村和魏莊上村都屬於縣城管轄了,比早年的縣城擴展了近一倍。

當年城內有幾座寺廟,玉帶街北側的孔廟規模最大。南門內西側有城隍廟,供奉著保護城池的神。緊靠東門外北側牆根有張仙廟。還有一座規模較大的福巖寺在城隍廟以北。另外東關還有兩座寺廟,街中心路北的是天齊廟,再向東在崇實小學南側有增福廟,日本投降前被崇實小學佔用了。在北門外邊有馬神廟,佔地有四五畝,主要是石頭結構,院內松柏多株,是雙廟村的王好問修建,是明朝建築。此外還有一些小的寺廟,是人們辦喪事燒香送紙錢的地方。

樂亭縣城是由馬城縣分治出去,在樂安鎮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年代不算久遠,城廓也比較小。雖然這裡物華天寶,人傑地靈,也出了許多名人,發生了許多故事,也只能說是“小城春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