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有些股民寧可自己大幅虧損也不願將錢交給機構操作?

江南獨狼999


如果股民將自己交給機構操作能夠賺大錢,他們何必自己全神貫注、全力以赴在證券市場衝浪?讀者如果去認真查看一下基金的年化收益,不難發現很多基金目前的虧損面已經超過50%。 粗略估算,收穫跑贏大盤的投資基金寥寥無幾。

能夠買到一個獲利在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基金,就如新股中籤一樣幸運。散戶實屬貶義詞,其實他們都是人精。有些股民久經沙場,他們比狐狸還要狡猾,比兔子還要跑得快,賺錢比豺狼還要兇狠。


就以新股中籤為例,A股市場根據投資者的股票市值多少配售相應的額度,股民則需點擊新股申購即可。如果中籤了新股,證券公司會第一時間告知股民,在次日下午收盤之前必須交款。

有人說新股中籤裡面證券公司有貓膩、腐敗,此乃無稽之談。有好幾次,筆者都差一點錯過中籤新股的交款時間,是證券公司幾次催促才沒有失之交臂。購買封閉式基金,沒有申購的資格,開放式基金更無從談起。


基金是一種投資理財工具。投資基金把“基金購買者”的資金彙集起來,由專業的基金經理團隊管理和運作,通過投資證券和債券,從而獲得基金收益。

經濟學家喜歡貶低散戶,從而抬高自己的身價,此乃無知迂腐的表現。散戶賺錢之輩比比皆是,目前市道低迷股票虧損,這不是散戶的過錯。

反觀基金的理財能力,中.興.股份還有一批即將退市的股票,流通股中都有基金的持股記錄。 其水平亦可見一斑,散戶怎麼放心將“養老錢”交給機構操作?

當然這不等於散戶個個都是高手,適量買一點基金分散投資,交給機構去理財還是可行的。

歡迎批評指正,敬請點贊關注,順祝工作快樂!


陸燕青


多數股民認為,自己抄股虧了錢,也是虧我自己的,萬一我抄股遇到好運氣了呢?而如果把錢交給機構操作,我事前也不知道他們拿了我的錢買了什麼股票,也不知道他們何時拋售,一切情況我事先都不清楚,遇到行情好的時候,機構投資者能賺點錢給我分紅,但是如果行情不好呢 我虧錢都不知道自己是怎麼虧的。所以中國股民覺得把錢交給機構投資者,還不如留在自己手上玩,虧錢也是自己的問題。

此外,中國股市基本上都是靠行情吃飯,遇到牛市,股民和機構都會賺到錢,說不一定股民比機構賺得還多一點,但是遇到熊市,機構的重倉的股票不見得就比散戶們跌得輕,在很多股民看來,我買股票今天買入過幾天發現不對勁就可以拋,但是私募、公募基金今天大規模建倉,即使遇到利空,船大一時半會兒很難掉頭。在A股市場上,機構投資者也是靠行情吃飯,那股民覺得我把錢放你這邊還要讓你收管理費,我又不是自己不會抄股,你也沒比我有更大逆週期賺錢的優勢,所以我又何必把錢交給你來打理呢?

更為關鍵的是,信任發生了危機,股民不太相信機構投資者。少數代客炒股理財的機構,時常會爆出操縱股價、內幕交易、老鼠倉等問題,贏了錢歸自己,虧錢算在投資者頭上,這種情況私募基金最為明顯。甚至還有個別機構的個別基金經理挪用客戶的錢去炒股票,這樣給股民帶來了很壞的影響,都不願意把錢交給機構操作。


不執著財經


首席投資官評論員門寧:

A股從來都是牛短熊長,多數時間裡股市總是跌跌不休,因此多數散戶在市場中都是賠錢的。這時候就有人站出來了,指責說,中國股市不漲是散戶追漲殺跌引起的,如果中國股市去散戶化,提高機構佔比,市場就會變好了。(下圖截圖於網絡)

這種指責是不講道理的,市場劇烈波動是由多種原因造成的,例如過度IPO、業績作假、政策反覆等,把鍋甩給散戶明顯是不公平的。

而散戶為什麼不願意把錢交給基金打理呢,我們看看散戶對基金的評價:

其實最重要的原因還是對基金經理不信任。

基金屆有個怪圈,公募基金由於規則限制,投資不夠靈活,且激勵制度不佳,留不住優秀的基金經理。公募基金的基金經理經過多年曆練,終於成熟,就跳槽到了私募基金,而私募基金投資要100萬起步,普通投資者根本達不到准入門檻。

於是投資者每天看到的都是基金中的次品,那還為什麼要買基金呢?

如果讓巴菲特、彼得林奇、羅傑斯、索羅斯各發一支公募基金,投資者們肯定去搶購了。因此啊,不是大家不買基金,而是真的缺少好基金或者買不到好基金。


首席投資官


中國股票出現於上世紀80年代中期,而1990年底上交所、深交所的成立才真正拉開中國股票交易的序幕,迄今僅有不到30年時間。中國股民和中國股市一樣,都還處於發展的初級階段。很多股民寧願自己虧損也不願將錢交給機構操作的原因,大概有以下幾點:

1、 投機心理。股票市場的波動較大,從單獨的某段時間來看,收益往往會被放大。股民因為貪圖利益,就只抓住收益被放大的這一端,希望靠運氣贏得盆滿缽滿,而完全無視其中可能存在的下跌風險。一旦出現損失,不是進行理性總結,而僅歸咎運氣差,自認倒黴了事。而成熟的機構投資者有自身的投資策略和專業技術,追求的是長期收益性,不會盲目通過犧牲安全性去搏短期高收益,因此往往收益較為穩定中庸。這在不成熟的股民眼中自然不值一提。

2、 安全心理。相較於把錢交給別人進行管理,人們往往更願意將錢把握在自己手中,這是人性天然的安全心理。出現大幅虧損也是自己的決策,容易實現心理平衡,而一旦交給別人,即使出現一丁點的損失,也極易造成心理不平衡。

3、 誠信問題。由於金融市場管理的不規範,金融機構違規操作的新聞層出不窮,這些違規行為損害的不僅僅是某些股民的利益,還導致了股民對基金管理機構信任的整體缺失。


孫建波


股民為什麼不願意將錢交給專業機構,這個事情,我對股民的心態和考慮,非常瞭解。


股民寧願自己虧損,也不願意交錢給專業機構的原因:


1,相信自己。


人性的特點是,只相信自己,很難相信別人,把錢交給專業機構,就是需要相信專業機構,可是這點卻很難做到。舉例,開車這件事,當我們自己會開車之後,我們就不希望坐別人開的車,總是擔心別人開車不安全,還是習慣自己開車。我想,股票投資也是如此,自己參與股票之後,還是覺得自己操作更加放心。


2,無法否定自己。


當股民要把錢交給專業機構的時候,就意味著股民承認自己投資水平不行,不如專業機構,這就是對自己的否定。這點,更加難做到,因為能夠學會自我否定的人,在人群之中,太少太少了。

3,專業機構太少。


雖然股市經過長期的發展,已經出現很多機構投資者,它們也在發行基金和產品,希望投資者購買它們的產品和基金。但是,這個市場之中,真正值得信任的專業機構太少了,說白了,機構也是散戶,與散戶的投資水平沒有太大的區別。機構與散戶一樣,都是看天吃飯,主要依靠股市的牛市才能賺錢,熊市大家還是一樣的情況。


遇見是緣,喜歡我的回答,請馬上點贊和轉發,謝謝您的支持!



雄風投資


  這是由我國國情決定的,比如上市機制不行,導致很多公司上市就是為了圈錢,讓股東變得富有,而非是為了融資發展公司。久而久之,人們更願意相信它是一個賭場,而非服務於實體經濟。

  如出去旅遊的話就會發現,國人的疑性太重。這可能是歷史遺留原因,比如什麼三十六計啊,什麼是陰謀詭計啊……不願相信外人,更多相信的是手機,因為相信手機不會騙人(然而騙人的資訊太多了)。而不像他國遊客更願意相信當地的人,向當地人尋求幫助——旅遊的是人,不是手機啊!

  不過在國內騙子也實在太多,特別是十幾二十年前,滿大街都是騙子,包括社會上的騙子,也包括金融機構上的騙子等等,以致人們不太願意相信他人,不是有一句俗話說嘛: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

  一旦疑心太重,他就不願意相信機構,也就自己操作股票了。可股票的上漲和下跌是由多因素決定,對普通大眾來說不具備有專業的知識和相應的時間去關注資訊,從而導致在操作的時候被技術迷惑,比如太相信技術從而追漲殺跌。

  可也因為這樣的股民大量存在,造就了A股的賭場特性,從而以致基金機構等有心無力,比如即使價值投資也無法獲利,因為股票確實沒漲啊,哪怕企業再好。結果可想而知,基金機構等為了短期業績,也成為了炒作中的一員,那麼如果大家都炒作,股市的穩定性就更不復存在了,形成了惡性循環。

  雖然基金的虧損幅度可能會較小,畢竟基金經理有專業的知識和足夠的時間分析資訊,以及有敏銳的直覺。但一旦出現不理想,人們就會把這種不理想放大,比如虧損10%,按照國人的思路那麼就會覺得基金有意而為之,畢竟那不是他的錢,是一種騙局,似乎虧損了100%。那麼在騙局面前,人們更願意相信自己,即使自己實際虧損50%也會感覺總比被套路被騙好。

  而一旦相信自己,那麼就會形成惡性循環,A股的散戶更多以致炒作性更大,最終造就瞭如今的結果——一旦有風吹草動人們就不惜一切後果的砍倉,不願意相信實體經濟也不理解實際經濟對股票的決定性作用。只唯恐自己是砍倉慢了,虧損更多了。

  然而炒股的心不滅,砍倉並不是為了逃離這個股市,而是過於自信,總相信自己能在低點接回來,但是沒有專業的知識和相應的分析能力,在最低點接回來基本是不可能的,這也就導致散戶越虧越多。

  當然,有的人可能會說基金機構自身不努力,導致人們不相信基金機構。它們為什麼不努力呢?因為市場不允許,如長期投資沒給基金持有人帶來較好的收益,那麼基金經理就會更換策略,從而追隨市場炒作特性,也就導致很多基金機構也是快進快出,成為炒作中的一員。

  如果我國有漫長的牛市,比如像美股一樣連續九年走牛,那麼相信再爛的基金,都會選擇長期性投資,都能賺大錢。

  可不能出現長牛的主要原因還是我國的散戶太多,並不理解真正意義上的投資,從而變相的成為投機,看中的不是企業的盈利能力以及未來發展方向,而是盲目的短期操作,造就了A股的賭場特性。


三人聚眾


散戶寧可虧錢也不願把錢交給機構,是因為很多很多基金經理的水平真的不敢恭維,操作也是散戶化,技術水平有時候未必敢的上股民,交給機構不放心。

散戶也是吃一塹,長一智,被基金坑的概率要比買P2P跑路還大。這個行業魚龍混雜而且流動性特別快,走馬燈似的一茬一茬。很多人頂著專業人士的帽子,說起話來一套一套的,其實實戰一點都沒用,也就忽悠下小白,騙點錢。

還有一點,基金都是空手套白狼,而且基金經理都是旱澇保收,不存在業績差不給錢的說法,你也不能因為虧錢去告人家,沒有法律依據。基金經理負責不負責,會不會與其他機構合謀出現表面虧錢背地分錢的情況無法評判。自己操作就不一樣了,誰的錢誰心疼,雖然說散戶毛病多,但是每一次交易都是用心的,也是對自己負責的。

當然了有好的機構自然要方便許多,比如徐翔被調查前的澤熙投資,差不多年收益在200%,投進去就能躺著賺錢。

但這樣的好事只是針對某些人的,散戶只能看看解饞。根據澤熙投資的內部人員透露,澤熙的資金來源都要排隊,關係不好不認識的一概不收,預約和麵試成了徐翔每天必作的事情,甚至有些人為了能把錢放進去,不得不“三顧澤熙”,到後來錢實在是太多了,徐翔也愁,很多錢又原封不動退給投資人了。

說基金都不會虧?那你一定是被人騙了,沒有一家基金公司,也沒有一個基金經理敢說基金不會虧,所以我們才會覺得把錢放在自己能看的到的地方才是最安全的。





徐徐成翔


提出這種問題的人會不會遭受很多股民吐口水呢?肯定會很多股民反駁這個觀點,那你給我錢炒股啊?你願意嗎?道理是一樣的,股民錢為什麼要交給機構操作呢?

誰炒股最終目的都是進來股市賺錢的,如果股民提前知道炒股虧損,肯定不會再拿錢進來股市虧啊;投資高風險高收益不賺就虧,機構股民寧願自己大幅虧損也不願意交給機構操作,提出這樣問題的人肯定是機構人士來炒作話題的;

為什麼股票寧願自己大幅虧損炒股也不願意把錢交給機構?

(1)“我的錢我做主”不管盈虧我心裡舒服,交給機構打理炒股心理沒有底!

(2)機構炒股能保證賺錢嗎?如果能簽訂好合同每年能保證賺多少錢,相信很多股民還是願意把錢給機構,但機構一樣會面臨虧損嚴重,給機構虧損還不如自己操作。

(3)現在很多金融騙人的,投資投資結果把投資的本金都吃掉,誰願意相信機構啊??

(4)寧願相信自己也不相信機構,誰天生不是炒股就是虧損的,誰也不是天生就炒股盈利的,機構在行情不好一樣虧損慘重,行情好的時候自己炒股也賺錢,大家都是根據行情來吃飯的。

以上四大原因就是股民們寧願自己炒股也不願意交給股民的重要因素,寧願自己慢慢折騰也不相信機構,自己炒股盈虧認命。


老金財經


為什麼很多股民寧可自己炒股大幅度虧損也不願意將錢交給機構(基金)操作呢?妹兒覺得最大的願意就是低估了資本市場的殘酷性且高估了自己的能力,不撞南牆不回頭,撞上南牆已回不了頭!



我是蘇妹兒一位11年投資經驗的理財師與你聊聊財經圈那點事!

我們查看中國股市個股走勢圖,你會發現絕大多數股票長期走勢都是不斷上行的,就連大盤走勢也是一樣,所以理論上整個中國股市的投資者都應該是賺錢的!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殘酷!而事實上,中國股市的投資者或者說中小投資者絕大部分都是虧錢的。正所謂:七虧、兩平、一盈利!

那麼這到底是為什麼?這不經引起了妹兒的思考,問題到底出在哪裡呢?

歸根到底妹兒認為:天朝股市最大的癥結就是自認為股神附體的腦殘二傻子投資者太多了!

天朝股市散戶機構比例接近8:2,這一比例在歐美成熟資本市場正好相反!更可怕的是:歐美國家人們普遍不相信銀行,更多人選擇股市、基金實現財富增值。在天朝正好相反,銀行成為安全的代名詞,股市則成為洪水猛獸!



每次股災都有投資者上天台,其實在妹兒看來天台應該更高一點。術業有專攻,股票本來就不是為普通人準備的理財工具。俗話說:年年韭菜年年割,你不賠錢妹兒賺啥錢! 哈哈哈~

希望能幫到你,有不明白的可以跟帖留言!


理財師蘇妹兒


股民不願意將錢交給機構投資者,而是自己來炒作,這其實很符合中國的國情,中國股市就是一個以散戶為主的股票市場。

其實股民並沒有“寧願自己大幅虧損也不交給機構”的扭曲心理。

大幅虧損是事後知道的,沒有股民在下單買股票時就認為自己的操作會大幅虧損,大家都是做著發財夢下單的。如果知道自己肯定會大筆虧損,還會下單嗎?

有些股民也想把錢交給特定機構,可是這種機構不帶小股民玩。

公募基金,當年大家看好華夏基金公司王亞偉管理的那個開放式基金,但那個基金基本不開放申購;私募基金,當年徐翔的私募澤熙名滿江湖,普通股民要把錢交給徐翔打理,白大褂肯定一萬個不同意地罵一句“蛇精病”。

有些股民並不認為基金一定比自己炒股盈利高。

如果知道基金一定會給自己帶來可觀的利潤,如果認為基金一定比自己炒股好,那就買基金了,何苦整天盯著盤,何苦整天關心經濟數據把自己整成半個經濟學家。

炒股炒得好的人收益能超過最好的基金,他們鳳毛麟角,他們是廣大散戶們的榜樣!一部分散戶認為自己通過努力也可以成為這樣的人,他們自認為學習炒股技術和關心市場信息,就能成為股市高手;一部分散戶認為自己可以跟著高手或靠消息獲得超過基金的收益,他們有所謂股市的帶頭大哥,還有一些散戶認為死死捂著手裡的股票總有一天發大財。

事實上買基金未必比股民炒股盈利高。

在大牛市中,什麼也不懂的人炒股盈利可能比基金盈利更高;在大熊市中,很多基金一樣虧,甚至虧得一塌糊塗。經過幾輪牛熊,基金的盈利能力未能獲得廣大散戶的認可,牛市成立的基金和散戶一樣,同是股海淪落的韭菜。

大勢不好,股民炒股可以隨時把股票賣掉,而基金不行。股民看好一隻股可以全倉壓上,而基金買賣股票比例限制。基金投資沒有散戶自由,成績不可能超過頂級散戶,甚至不如有經驗的股民。

2007年買的基金,十年後還有不少淨值不到1元的;中郵基金的某總,管理的基金輝煌了幾年,最後兵敗如山倒,虧得一塌糊塗;還有的基金公司,用旗下其它基金為某隻基金托盤和輸血,供其打品牌。再加上基金經理老鼠倉以及其它黑幕,股票基金對老股民就更沒吸引力了。

僥倖心理、賭博心理和回本心理支撐著股民的股票帳戶。

股民基本上都知道股市“一盈一平八虧”,和賭錢“十賭九輸”一樣。買彩票不中獎是大概率,但很多人成為鐵桿彩民,炒股票不賺錢也是大概率,很多人成為鐵桿股民,他們不認為自己是賭徒,他們都認為自己會是那個賺錢的“一“。

股民虧損,不甘心,堅持著要回本。一次次在失望後重燃希望之火,

希望下一個明天就能回本,就能賺到大錢。在一次次的失望後,他們安慰自己,雖然沒能賺到錢,但水平提高了,經驗豐富了,也有談資了,也獲得樂趣了,也有生活寄託了。

股市進來容易出去難,最後習慣了,有癮了,滿懷希望了,這就是陳年的韭菜心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