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去銀行辦理定期存款,單子打出來竟是保險單,你怎麼看?

用戶72861918314


銀行前些年出現過一些誤導客戶買保險的案例,近幾年為了杜絕銀行變向推銷保險,監管部門已經對銀行的保險代理業務嚴格監管,實行“雙錄音”政策,還要在客戶自願購買、知曉保險業務的前提下達成一致。



對於這個市民存款變保險的問題,我的看法有以下幾點:

第一,客戶和銀行工作人員未能及時溝通。既然客戶是來存定期存款的,一般都有大堂經理負責指導填寫單據,再去櫃檯辦理。客戶應該知道存款不需要籤合同,保險是要籤合同的,一份合同拿到手讓簽字就知道是保險了,還用得著等到櫃檯打出單子嗎?第一時間就應該和銀行工作人員溝通,表示堅決不買保險,也就不會有後來的麻煩。


第二,客戶有可能是暗訪的專門報道這種事情的,否則怎麼銀行工作人員讓他籤合同就籤?櫃員不可能聽見存款二字還要打出保險單據來吧?有可能是大堂經理忽悠了半天,客戶聽得雲裡霧裡的,可是客戶肯定可以聽到大堂經理和櫃員的對話吧?即使客戶一個字不識,但是可以聽,不可能整個業務辦完了銀行工作人員一個關於保險的字都不提。

第三,銀行代理保險業務賺取中間業務費無可厚非,但是要在客戶自願的前提下。很多時候客戶自己都不明白到底辦的一個什麼業務,明明來存款的,大堂經理一個勁地介紹其它業務,一般介紹地對象都是文化程度不高的老年人,這樣的做法有失偏頗,糊里糊塗就辦了保險業務,到頭來自己還不知道。銀行的銷售人員應該具備的職業道德素養還是欠缺的。



通過這個事件給客戶一些啟示。辦業務時一定要有一定的金融基本知識和業務識別能力,不要被銀行工作人員天花亂墜的講述說懵了,天上沒有掉餡餅的好事兒,銀行工作人員再怎麼講,先別急著辦理,考慮清楚再決定。


財富公元


這件事發生地點是山東惠民縣的農業銀行大廳,3月10日市民去辦理定期存款的時候,銀行的工作人員說定期存款有高利息的,也沒說是保險,當事人對這些並不是很懂,在辦理完之後打出的單子上卻發現是一款理財險,這讓市民一臉懵懂,然後市民在自助終端機進行查詢發現,自己存上了58900,但是餘額顯示是28900,詢問得知該工作人員把三萬辦理成了一款理財險,這讓市民很惱火。

像這種情況,在全國各地都有類似的情況發生,銀行推銷保險產品,但是不能用這種手段吧?最後市民一家人都來到銀行,費了很大的周折才推掉這款產品。銀行工作人員推銷保險產品或許是銀行內部安排,也可能是個別工作人員的行為,但是市民來到銀行存款,是為了把錢存到銀行而不是把錢存到保險公司,把錢存在保險的話,如果應急用錢是很難提出來的。這件事的全過程,每一個細節去分析,這裡面存在著明顯的誤導行為,尤其是市民是來辦理銀行的定期存款,卻給辦理成了理財險,而且這款產品還有一定的風險。這種行為必須要進行深層次的分析,保險和銀行之間可以進行合作,但是前提是要保證用戶同不同意,對這款產品理不理解的前提下。


濱州情報局長


說實話,現在銀行機構仍存在存款變保單的事情,著實讓人感到氣憤與心寒。



因為這其實已是一個多年存在的老問題,銀行監管部門與保險監管部門曾多次發文強調禁止這類事件的再發生,且監管部門就此事還進行過多次大規模的檢查,對已經發生存款變保單事件進行了嚴肅查處。可現在存款變保單這類低級的忽悠式欺騙存款人的事件仍在繼續上演,實在讓人想有點想不通。



那麼出現這個問題的癥結在哪?關鍵還是一個利益問題,為了利益當事銀行保險機構對監管部門三令五申的監管要求置若罔聞。如此,要麼當事銀行的工作人員為了銷售保險產品獲得一定比例的提成,故意將存款變成保單,只單方給存款人講保險的收益,而沒有講清楚購買保單不能在短期內變現的具體規定,使存款人輕易上當受騙。要麼就是保險公司的工作人員與銀行營業廳員工私下串通好了冒充銀行工作人員向存款人銷售保險業務,讓存款人誤認為是銀行工作人員推行的一款新的存款產品,從而使存款人放鬆警惕而購買了保單。



此外,監管部門的監管沒有到位,對存款變保單行為懲處不利、或處罰成本過低,使涉事銀行機構、保險機構和當事人員的利益沒有受到根本觸動,因而對監管當局的監管抱著無所謂的態度,促使這類事件屢禁不絕。



因此,要杜絕此類事件再發生,除了加強對銀行保險機構教育引導之外,重點是要完善監管法規,加大懲處力度,讓銀行保險機構不敢將存款變成保單,也沒有將存款變保單的任何可乘之機。而且,隨著各級銀保監機構成立,二者歸銀保監會(局)統一監管,縣市級都設立監管機構,今後存款變保單的事件可能就不會再發生了,請大家放心。同時,朋友你要維權坷向當地銀行監管部門投訴,讓他們對該事件進行公平裁決。


財經深思


近日,事情發生在山東省濱州市,某市民去惠民縣農業銀行辦理存款業務,辦理完後存單竟然是一款理財保險,之前業務人員也沒有說是辦理這個業務,只說有很高的利息,使市民很不解。最後費了很大的周折才將這款理財產品退了,發微博告訴大家警惕這事。


確實,現在去銀行辦理業務,大家一定要自己注意,很多業務員不顧職業操守,給大家只是講了很多聽不懂的業務術語,尤其是老年人,一定要聽明白業務的內容,要與家人溝通,把所有事情所有疑問都弄明白了以後,再決定是否購買,要不就會給後面的生活帶來很多不必要的麻煩。


呼籲相關監管部門,能夠對這些不良道德的業務員進行合理有效的監督管理,避免只為了掙錢,不顧後面事情處理的案例再次發生。

純手工碼字,圖來自網絡,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喜歡請關注,歡迎指正!有空來撩~


我愛青島


山東濱州一市民去銀行辦理定期存款,打印出的單子確實保險單,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1、事情經過

2018年3月10日,惠民某市民去農業銀行辦理存款業務,櫃員推薦說定期存款有高利息的。在打印出單據後,該市民卻發現是一種理財險,而櫃員事前並沒有說是保險。然後,市民在自動終端查詢時,發現自己存入的58900元,變成了28900元。後來,該市民費勁工夫,才退掉這一產品。



2、“存款變保險”案例並不鮮見

根據媒體爆料,類似“存款變保險”的事例並不鮮見,甚至早已成了某些銀行“躺著賺錢”的把戲。2007年,安徽滁州來安縣一村民同樣是去農業銀行辦理業務,櫃員就給他辦了一份保險;2014年,媒體多次報道“兩萬存三年,才知是保險”、“十萬存成保險,強退損失三萬多”等消息;再到惠民這次事件,可以說“存款變”保險的把戲普遍存在。



3、為什麼發生這種事情

毫無疑問,這是銀行逐利性的行為。銀行利用存款人對金融產品和金融風險的認識不足,又往往對銀行比較信任,而屢屢突破職業規範底線,將存款和保險“捆綁銷售”,並像惠民這家銀行一般不對存款人進行告知和提醒,將受益留給自己,風險轉嫁他人。可以說,這是銀行工作人員職業道德薄弱,加上監管力量不嚴,而導致的內外勾結、坑蒙拐騙、欺上瞞下的亂象。



4、如何避免類似事件發生

首先,要建立銀行從業人員追責制度,對類似事前不告知事後不處理的行為,嚴加懲戒並一追到底。

其次,要建立強有力的銀行監管機制,對類似事前嚴抓狠懲,決不姑息縱容。

再次,要加強銀行從業人員的職業道德教育,勿讓那些投機分子毀壞掉整個行業的形象。

5、如何退掉誤辦的業務

和辦理營業點溝通,如不予辦理可投訴上一級銀行,在不辦理可起訴,他們是違法的。


文言狀語


這個又是一起銀行員工誤導銷售的案例,將保險宣傳成存款,只提收益,利用老百姓對銀行這個大平臺的信任,違規操作,誤導銷售.2018年中國銀監會關於進一步深化整治銀行業市場亂象的通知中,將虛假宣傳這一項列為不當銷售行為,發現銀行存在此類現象可以直接向監管部門投訴,會得到妥善處理.

2018年整治銀行業市場亂象是重頭戲,捆綁銷售、承諾回報和虛假宣傳,這一類生活中經常遇見的現象,已經觸犯了監管的紅線,這種行為已經侵害了消費者的權益,發現一例就可以舉報一例。

題目中所說的事情,是發生在今年3月份,從網上曝光的資料看,銷售人員在銷售過程中,未對客戶做出明確解釋,將保險作為存款產品進行講解,只闡述了到期收益,未對期限和能夠提前支取,提前支取是否會損失本金做出明確解釋,屬於虛假宣傳,不當銷售。

大家需要了解一點,保險雖然能夠提供一定的保障和收益,但是保險的期限非常長,未到期是不能支取的,中途即便成功退保是會損失本金的,更不要談收益。保險購買以後有10天的猶豫期,客服會打電話回訪確認,如果有被誤導宣傳的,儘量在猶豫期內儘快退保,避免經濟損失。

此外,還是老生長談的一點,在銀行辦理業務,一定看清購買產品的產品說明,存款和理財、存款和保險簽署的文件是完全不同的,一定要眼見為實,不要一味的聽取工作人員的介紹,並不是每個職工都盡職盡責,而且這裡面銀行很多大堂還屬於外包人員,對企業並沒有很強的責任心,大家還是自己多留意為好。


不立而立


我怎麼看?我覺得掌握一些必要的金融知識很有必要啊。

這個事件中有很多不符合常規的地方,如果掌握了一些必要的金融知識根本不會發生。

1.先不說這是不是明令禁止的誤導銷售,也不說銷售人員到底說沒說明這是保險,就是看這張單子打出來白紙黑字寫的保險,還有保險公司的名字,它就不可能是存款啊,你都發現了不是存款還讓工作人員寫了存幾年利息多少?

2.從2017年11月1日起,銷售保險必須進行錄音錄像“雙錄”,在雙錄的過程中工作人員一定會說明這是保險產品,介紹相關信息,就算工作人員違規操作未進行雙錄,你常看新聞掌握這個知識也可以據理力爭。

3.費了好大勁才退保?那你一定不知道保險都有10天或者15天的猶豫期,也稱反悔期,在這期間退保的,扣除最多10元錢保險合同成本費,可以全額退款,即便你沒當場提出退保,在保險公司電話核保的時候後悔,保險也是不會成立,會退錢給你的。

所以啊,我覺得沒事多上今日頭條刷刷新聞,多關注像我一樣經常普及金融知識的答主,就不會這麼折騰了,您說是嗎?


鑫財經


為了利益,坑蒙拐騙,還有為了業績拉存款給返現,我弟弟那個就是。非讓他存,說給返現,存一年死期,我弟說,存可以,死期也行。不過我急用錢的話利息不要也得取出來,就這樣存上了,給了一千多返現。沒過半年,急用錢,去銀行取錢。銀行人說這個取不了,我弟說,哪條規定死期不讓取的,他們說,這是有返現的,取的話得把返現的錢扣掉,我弟說,我這存摺上是四十萬,你扣我一分都不行,你們返現本身就是違反規定的,再說,你們記錄返現是兩千,怎麼就給我一千四,這無所謂,那六百到你們誰手裡了這是你們的事,我不管,但是我存摺上這個錢你們敢扣一分試試,我這錄像開著,然後他們又說,沒身份證一次取不了那麼多,一次只能取一萬,我弟說,那就一萬一萬的給我取,,銀行經理說那得取到什麼時候啊,你看後面這麼多人,,我弟說我沒插隊,沒加塞,拿號排隊的,我不弄完誰也別想弄。反正我不怕事大,倒是這麼多人看著,看你們銀行還能耍賴到什麼程度,別以為你們會耍賴,我更會!就這樣,成功反殺!


180001


銀行這麼做是不對的,市民到銀行辦理定期存款,這是與銀行之間存在的一種儲蓄合同關係。而銀行擅自將存款變為保單,這就改變了合同的性質,將儲蓄合同關係變為保險合同關係了,這是違背當事人意志的,這種行為應當視為一種無效行為。

現在銀行的一些業務員也可能有推銷保險的任務,或者有什麼利潤可圖,不然他們也不會將存款變為保險單的。要知道銀行業務員並不是保險推銷員,在本職工作的範圍內而做非本質的工作,這在銀行內是不允許的。



擅自將市民的銀行存款變為保險單,這應該說是違反誠信原則的。有些銀行員工利用客戶是老年人或者是孤陋寡聞的農村人,故意將這些人的銀行存款單辦理成保養單。如果對方發現了,他們就解釋說這樣比銀行存款利息都高,比存款都好等等。如果對方沒有發現,那就做成了。

事實上,保險單也許比銀行的定期存款收益更高,但是同時也是一種風險的行為。而那些長期存款的人,大多數都是奔著存款安全保險的心態去存定期的,而不是想著拿高利的。對於有些工作人員的解釋,心地善良的人也許就算了,不予計較了。

但是這種違背當事人意願的行為,實際上是錯誤的。如果當事人不服,可以到法院起訴申請撤銷。


法重情深


去銀行存錢,單子打出來是保險單,我認為這種做法不妥。

銀行,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是十分重要的,是存錢最安全的地方,雖然這些年利息低,可是一些老人,一些非生意人還是喜歡把最近不用的“閒錢”放進銀行存起來。因為對銀行那可是無比的信任。

在前幾年(約五年前),我們洛陽的銀行也有一些營業部的大廳站有一名穿著很職業裝的保險業務員,一般人根本就分不清她是不是銀行的人。有人進銀行辦業務就推銷他的存款保險。還有的銀行窗口得知顧客辦理定期存款,銀行櫃員還會直接喊“保險業務員”過來介紹,買成保險存款,以誘導存款人。明智的顧客會說,我只要存銀行,銀行給我存單,我隨時用錢隨時取。一時腦子沒有轉過來的存款人,糊里糊塗就把錢存成保險存款了。也就是存進保險公司了。

以上現象在洛陽出現了差不多二年,隨著顧客投訴的增多,被銀行取消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