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岳飛泉下有知,他最恨的一定不是秦檜,而是自己的這個戰友

在北宋末年,皇帝宋徽宗沉迷酒色,沉迷修道,荒廢朝政,北方的金國早就看中了中原這塊肥沃的土地。他們用自己的鐵蹄,將宋朝的錦繡江山踏破,靖康之變,亡國之禍,只不過宋朝民心未失,趙構去往江南,建立南宋,宋朝又苟延殘喘了這一百多年。

如果岳飛泉下有知,他最恨的一定不是秦檜,而是自己的這個戰友

趙構這個人物也是歷史上很難評說的,我們並不可以單純地把他看作是一個懦弱的皇帝,因為如果宏觀來看,那麼在北宋滅亡之時,他一肩擔起了重興宋室,興滅繼絕的重任,頂住了金國的攻擊,留下了宋國崛起的希望。轉危為安,南宋的百年基業,大部分都是他的貢獻,不過後來人對他確實是沒有什麼好印象,那還是因為岳飛。

如果岳飛泉下有知,他最恨的一定不是秦檜,而是自己的這個戰友

趙構的確是下令將岳飛殺害,不過他只能算作是其中的一個元兇,而除了秦檜之外,還有一個人,想必岳飛更加痛恨。因為這個人在這件事情中的作用要比上秦檜那是更加惡劣的,這個人當初還是岳飛的戰友。他的名字叫做張浚,和岳飛一樣,他也是主戰派的。如果岳飛泉下有知,他最恨的一定不是秦檜,而是自己的這個戰友。

我們都知道,面對金朝,朝廷分成兩個派系,一派主和,一派主戰,而張浚則是鐵桿主戰派。他和岳飛是同一陣營的將軍,也算得上是戰友了,不過無論是權力還是地位,他都要比岳飛高,比岳飛強,在南宋初年之時,面對金國的數次大戰,都和張浚有著大關係所在。

如果岳飛泉下有知,他最恨的一定不是秦檜,而是自己的這個戰友

其實趙構也不是傻子,能夠打贏的戰爭,我們為什麼要求和呢?而之所以他後來會一直想要投降,主要就是因為主戰派並沒有什麼好的表現。而託了主戰派後腿的,那就是張浚了,因為張浚這個人就是那種志大才疏的混蛋,他一方面自己喊著要和金國來一個你死我活,另外一方面卻一直輸在金國的手裡。南宋一直都在丟失城池,損兵折將。宋朝的武力一直被削減,趙構也沒有辦法,只好放棄繼續戰鬥的希望。

如果岳飛泉下有知,他最恨的一定不是秦檜,而是自己的這個戰友

張浚全力主戰,雖然聲名顯赫,但是卻沒有什麼成效,這個時候的岳飛很明顯就是最佳人選,而在這種情況之下,張浚自然也就不高興了,所以他也就毫不留情的排擠自己的這個戰友。只不過後來岳飛死了之後,不知道為什麼,他的孫子卻對張浚那是讚不絕口,還誇他是什麼忠義第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