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中生有,借力发力!如皋腾起千亿产业巨龙……

脑洞大开,无中生有,

掘出一座通江达海的如皋港,

催生了千亿级现代物流产业集群。

无中生有,借力发力!如皋腾起千亿产业巨龙……

先知先觉,借力发力,

以整车制造为龙头、以关键零部件配套为支撑,

千亿级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崛起。

无中生有,借力发力!如皋腾起千亿产业巨龙……

无中生有,借力发力!如皋腾起千亿产业巨龙……

如皋,以敢于争先的顽强斗志,厚植解放思想、追赶超越、创新驱动的发展基因,去年地区生产总值、工业应税销售、服务业应税销售和建筑业施工总产值全面跨过千亿大关,在苏中苏北县级城市中率先建成全国文明城市,高质量发展正在全面起势,综合实力跃居2018县域经济百强榜第24位。

“我们扎实推进思想大解放,强化问题意识、机遇意识、争先意识,大力提振干部群众‘遇到矛盾就兴奋,碰到困难就迎上’的精气神,推动全市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如皋市委书记陈晓东说。

无中生有,借力发力!如皋腾起千亿产业巨龙……

发展走新路

拥抱千亿特色产业集群

一艘艘远洋巨轮停泊长江岸边的如皋港苏中国际码头,起重机发出轰鸣声,连续起吊集装箱,远处时不时地传来货轮的汽笛声,等着靠泊卸货。上半年,繁忙的如皋港集装箱吞吐量突破10万标箱,同比翻番。

无中生有,借力发力!如皋腾起千亿产业巨龙……

拥有国家一类开放口岸、国家级保税物流中心的如皋港,与集装箱业务同样红火的大宗散杂货贸易飞速发展,中林港务集团、恒盛物流、中储棉、鑫鼎鑫物流等大型港口、物流、保税、贸易、港工贸、第三方及第四方物流企业就有200多家,完成应税销售395亿元,占如皋现代服务业应税销售总量的59%。

没有如皋港,就没有如皋千亿级现代服务业的崛起。如皋市发改委副主任曹霞告诉记者,2013年11月28日,如皋港国际集装箱码头投入运行,渤商所长江国际交易中心、华东煤炭矿石交易中心、长三角石油化学品交易中心、东升国际石材交易中心四大交易平台相继落户,如皋打响物流通天下的国际化品牌,枢纽港正在向产业港、物流港跨越,朝着百万标箱、亿吨大港进发。

无中生有,借力发力!如皋腾起千亿产业巨龙……

依托“陆海江黄金交汇点、沪苏通高铁桥头堡”的区位优势,加速推进大物流产业国际化,如皋打造水陆空一体、江海河联运的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千亿现代物流产业集群的崛起,这是如皋放眼经济全球化,提升发展定位、创新发展思路的结晶。给新能源汽车注入强大的氢能,放大(联合国)氢经济示范城市、国际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大会的品牌效应,如皋重点打造的以整车制造为龙头、以关键零部件配套为支撑的千亿级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蓄势而发。大都市的资本、人才结伴而来,如皋的新材料、高端纺织、智能电网、电子信息、软件与信息服务和氢能6个百亿级产业集群全面发力,花木盆景、长寿旅游和现代建筑3个特色产业集群加速发展。

服务出新招

体制机制转出新动能

北京的一下科技来到如皋高新区软件产业园投资1.5亿美元,新上小咖秀视频基地项目,园区行政审批办公室代办员全程帮办,1天半就拿到营业执照。一下科技负责人激动地说:“神速,神速!如皋扶持创新创业甘当‘店小二’就像深圳一个样。”

无中生有,借力发力!如皋腾起千亿产业巨龙……

擦亮生态底色,推进高质高效发展。如皋掘金不冒烟的GDP诞生了闻名全国的软件产业。

如皋软件园从“一无所有”,到实现发展期的“无中生有”,进入追梦创新期的“全国仅有”,书写了一个个神奇,跻身于“中国十佳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园”“中国服务外包十强园区”“中国软件和信息服务领军产业园区”行列,成为国家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中国呼叫中心产业标准化建设基地。目前,如皋软件园入驻企业已达325家,新浪秒拍、思爱普(SAP)、软通动力、凌志软件、顺丰速运、携程网、青软实训等一批国际国内知名企业相继落户,从业人员从起步阶段的2105人壮大到2万多人,其中,本科以上突破8000人、高端人才400多名。

无中生有,借力发力!如皋腾起千亿产业巨龙……

“瞄准高质量发展,全力打造体制机制创新的新高地、新旧动能转换的新高地,加快形成具有如皋标志、体现如皋质量的产业新标杆。”如皋市委副书记、市长何益军说。

牵住放管服的“牛鼻子”,驱动“加速器”,如皋在全国先行先试行政审批改革,助推高质量发展。他们从推行“一枚印章管审批”到只跑一次和不见面为主体的行政审批改革,把证照联办审批时限压缩到3个工作日、项目立项到拿到施工许可证压缩为40天,推出了“一窗受理、联合并联审批、容缺审批”的集成化套餐服务和上门服务、延时服务、预约服务,零等待、秒审批成为常态,全方位立体化保障重大项目快落地、快开工、快投产、快见效。去年,如皋创新创业环境评价综合排名位居全省第一。行政审批改革的“如皋样本”,被全国各地复制。

让群众和项目业主最多跑一次,如皋各镇(区)设立行政审批代办员,专门为企业帮办项目立项审批服务。仅企业节约劳动力一项,今年上半年就帮助企业节省成本1000万元,而如皋服务项目效率一次次提升。今年1到7月,如皋新办企业2956家,全程电子化办理752家,其中,开办企业3个工作日内拿到证照的占87.7%,半天领取证照的有202家。

无中生有,借力发力!如皋腾起千亿产业巨龙……

“以‘六大指挥部’建设引领高质量发展,以重特大项目建设支撑高质量发展,以优质营商环境保障高质量发展,以企业现代化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拿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闯劲,第一时间化解发展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一步一个脚印走,一锤接着一锤敲,推动增长动力大转换。”如皋市委书记陈晓东说。

在如皋,不仅书记、市长带头研究产业发展,直接冲在项目招引和破解项目建设难题的第一线,市委常委等四套班子负责人同样担当产业项目建设的第一责任人。围绕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他们成立了新城建设、城市水系建设和大健康产业发展、现代物流产业发展、如皋港转型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建设和软件园建设“六大指挥部”,每个板块都由一名市领导挂帅,在各自产业链上分头盯抢投资质效高、科技含量高、产业关联大的优质项目,以此支撑产业集群化发展的“四梁八柱”。

无中生有,借力发力!如皋腾起千亿产业巨龙……

宜人新环境

高端人才奔皋来

落户如皋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珈伟龙能固态储能科技如皋有限公司,去年年底推出国内新能源汽车使用的独家产品——类固态电解质锂离子电池,一次充电只需5分40秒,使用寿命是普通电池的8倍多,一期项目当年开工、当年投产,装配国内知名企业的乘用车、物流车,今年下单6亿多元,接着连上二期项目,将产能扩大20倍,最近量产,达产后两家企业年销售收入将达到50亿元以上。

无中生有,借力发力!如皋腾起千亿产业巨龙……

类固态电解质锂离子电池的巨大能量来自它的高科技。技术团队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后兼麻省理工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黄碧英博士等一批全球知名技术专家组成,他们不仅带来全球领先储能技术,还带来20多亿资金把创新技术成果变成产业。

引进一个专家团队成就一个产业,在如皋层出不穷。2011年,当人们对氢能望而却步的时候,如皋经济技术开发区引进留美博士陈融携带科研成果前来创办百应能源如皋公司,拥有从膜电极生产、电堆组装、系统集成到整车匹配等全套的核心技术的全球首条备用电源生产线投运后,装载南通百应能源生产的氢燃料电池的物流车、公交车、乘用车,每天在广东、浙江、陕西和我省的南京等地跑得欢快。

如皋之所以成为目前国内以氢能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聚度最高、产业链最长、产业化成熟的地区,在中国唯一被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授予“中国氢经济示范城市”,得益于郭孔辉、杨裕生等5名院士的如约而至,加盟支持产业发展,黄碧英、章伟等5名千人计划专家、蒋化冰等15名省双创人才,王晓麟、顾镭、陈融等29个海归人才奔赴如皋创新创业,助力如皋打造以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为主导千亿级产业化绿色智造基地。

无中生有,借力发力!如皋腾起千亿产业巨龙……

目前,落户如皋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康迪吉利、陆地方舟、青年亚曼、金杯、英田和赛麟赛车等六家整车厂,产品涵盖新能源大巴、物流车、乘用车、商用车、卡车等各种车型,将近50家关键零部件企业与之配套,带动一条覆盖新能源汽车上下游的完整产业链加速形成,获批国家火炬如皋新能源汽车特色产业基地、省新能源汽车特色产业集群。目前,如皋加快建设集汽车研发、汽车制造、汽车文化、汽车金融和汽车商贸于一体的现代化的汽车产业城,到“十三五”期末,新能源汽车产量将达到80万辆。

去年,如皋引进以国家“千人计划”专家为代表的国家级人才10人,入选省级及以上人才项目30余个,其中,国家“千人计划”入选数位居南通第一,各类高层次人才总数突破10000人。如皋市人才综合竞争力跃居全省41个县市第八位。

“如皋宜居宜业的秀美生态环境,与创新创业环境同样深深吸引并打动了我们,所以在绿色照明领域孵化出‘金蛋’后,我们将继续投资7亿元打造新项目,目标形成30亿元以上的产出。”落户如皋的第一位“国家千人计划专家”、海迪科(南通)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孙智江道出了高端人才直奔如皋的心声。

无中生有,借力发力!如皋腾起千亿产业巨龙……

如皋是久负盛名的世界长寿乡,10多年如一日全民推进创建,久久为功,成为苏中苏北县(市)中的第一个全国文明城市、第一个摘取国家人居环境奖。

人才大集聚,推进产业转型发展。国内外知名龙头企业新上项目,首选加盟如皋前瞻布局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网联汽车、生物医药、供应链金融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牵引一个个新的增长点如雨后春笋发展壮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