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向工業4.0,智能作業系統應先行

記者 江 耘

智能,是工業4.0的內涵核心。工業自動化業內的一個普遍共識:智能工業之所以智能,不僅是工業設備智能,更重要的是工業操作系統的智能以及相關應用軟件的智能。

中國正從工業3.0邁向4.0時代,其成功的關鍵則在於打造出屬於自己的工業之魂。

工業4.0,操作系統智能化至關重要

工業操作系統是工業自動化控制之“魂”。隨著工業4.0進程的推進,工業智能化程度越來越高。不過,目前無法迴避的是,大量的中國企業首先需要解決的是3.0的問題,依舊有很多企業還停留在2.0的水平,相對落後的企業還是人工在現場開閥門、看儀表、看溫度壓力,如果不仔細觀察、控制,就可能出事故。

但也有很多企業認為他們實現了自動化,因為用不著很多人在車間,一個控制室就可以監測到很多的操作檯,計算機屏幕上能顯示所有現場的數據。但,這僅僅是工業3.0。

作為中控的創始人,褚健此前曾表示,從工業3.0到工業4.0的過程中,廣大的工業企業還是面臨著信息孤島、缺乏頂層設計、建設多個煙囪式的垂直應用、MES軟件項目普遍存在定製化程度高、推廣困難等問題。

企業雖然坐擁海量數據,但卻在生產數據、管理數據、運營數據的融合上遇難題,無法真正為企業創造核心價值。

而新一輪數字化智能變革,自動化與IT技術創新融合,需要以工業大數據分析為核心的全生命週期服務和以工業互聯、智能為核心的產業協同模式。用一個形象地比喻,工業4.0實際上就是如何使原來的功能手機變成智能手機,其關鍵不僅是硬件的智能,操作系統的智能至關重要。

新一輪競爭,中國工業不能丟了“魂”

從全球來看,工業控制系統領域的巨頭都已開發和推出了自己的操作系統和平臺:GE的Predix、SIEMENS的MindSphere、ABB的Ability等,工業互聯網操作系統的競爭格局已經形成。

工業操作系統若讓國際巨頭佔領中國市場,將會極大程度地阻礙中國工業4.0的發展。

“現在中國的手機上用的都是安卓系統和蘋果操作系統,後來者很難在這個穩定的市場中打開局面。”褚健認為,工業互聯網操作系統的競爭格局中,中國絕對不能失位。去年發佈的了中國工業操作系統——supOS系統,就是首個國內自主知識產權的工業操作系統,也是首個由自動化為起點,從下至上推進的企業全信息操作平臺。

他認為,中國在這一輪競爭中有著一定的優勢。中國在物聯網、大數據、雲技術、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上,處於全球的領先地位,相關的技術和人才儲備相對充足,加之企業需求量大,這讓中國在工業操作系統方面與國際巨頭處於同一起跑線。

“曾經的集散控制系統(DCS)我們落後了,在苦苦追趕後,我們補齊了中國工業的‘芯’。如今,在工業之‘魂’的競爭中,中國有能力‘並跑’甚至‘領跑’。”在眾多工業自動化控制人看來,工業4.0即將迎來中國時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