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教育全民工程

穆明祥

在人們日常生活中,都需要接受科普知識教育。因為,作為社會中的一員,生活、工作以及參與社會活動,必須要有一定的社會科學、自然科學知識等作支撐。

我們的黨和國家,歷來十分重視科普教育。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以來,科學技術的普及,已經成為國家教育中的重中之重。因為科普教育與人們的身心健康、素質提高、民族強大、國家發展等息息相關,是一項不可小覷的重要工程。因此,國家制定並頒發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普及法》以及《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年——2020年)》等相關科普教育的法律法規,進一步從法律的角度對科普教育工作作出了規範,從而不難看出國家對科普教育工作的重視程度。

科普教育是一項需要政府引導實施、公民廣泛參與的社會活動,也是提高公民科學素質、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的一項基礎性民生大工程。作為一個公民,必須具備基本的科學技術知識,掌握基本的科學方法,並具有一定應用它們處理實際問題和參與社會公共事務的能力。樹立科學思想、崇尚科學精神、提高公民科學素質,對於增強公民獲取和應用科學技術知識的能力以改善生活質量、提高工作效率、實現自身發展,以及助推國家自主創新能力、實現經濟社會全面發展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科普教育的內容極其廣泛,包括自然、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涉及到每個人的生活起居。也就是說,科學技術既有尖端的業外人士不易懂的高大上理論知識,也有與人們的生活、工作息息相關的民生科普常識——對普通公民而言,最為需要的恰恰就是這類常識。隨著社會的進步、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觀察月球、探索太空、揭秘海洋的知識我們也得關心,而工作指南、生活竅門、醫療防治、健康護理以及旅遊、交通、民俗之類與日常工作、生活密切相關的,也就是說“接地氣”的民生科普知識更得具備。

科普教育沒有年齡、時限界定。從剛懂事的孩童至耄耋老人,不同的年齡接受不同的科普教育,雖說高大上的科學教育不見得每個人都得去接受,但與民生相關的科普知識必須要有。所以說,“接地氣”的科普教育活動,除每個人在一生中都需自覺學習,相關部門應主動發揮引導作用,經常組織交通、教育、醫療、能源等部門、單位的專家、科普教育者下基層、進社區、進學校、進軍營、到農村,為工人、農民、學生、軍人、居民等通過展板、模型演示等方式方法普及和講解一些與他們工作、生活密切相關的諸如新能源、新材料、新技術、防震減災、火災自救、野外生存、醫療護理等科普知識,助力公民工作能力的提升,提高他們的生活質量,使其為營造安全、健康、文明的社會做實實在在的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