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戎馬的韓信,死前大喊3個字,如今是許多人的口頭禪

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自古以來,過河拆橋、卸磨殺驢的事情屢有發生。這一現象在帝王面前表現得尤為明顯,商鞅為秦國獻上改革良策,最終卻遭車裂而死,李斯盡心盡力輔佐皇帝,最終卻被殘忍殺害。

一生戎馬的韓信,死前大喊3個字,如今是許多人的口頭禪

自古而來,伴君如伴虎,歷代統治者為了穩固自己的江山,不惜運用任何手段,來剷除威脅,哪怕只是懷疑。尤其是那些跟隨開國皇帝打天下的從龍之臣,在這一事上表現的最為激烈的莫過於漢朝和明朝。

一生戎馬的韓信,死前大喊3個字,如今是許多人的口頭禪

其實這些開國皇帝並不是懷疑他們對於自己的忠心,相反,對於他們對自己的忠心有著十足的信心,但是人總有老的一天,即便是開國皇帝,他也只是個普通人而已。他們保證得了屬下對自己的忠心,卻也怕這些人在自己百年之後,仗著自己的開國功績,欺負了自己的子孫後代。

一生戎馬的韓信,死前大喊3個字,如今是許多人的口頭禪

劉邦作為漢朝的開國皇帝,但從才能上實在是沒什麼好說的,人家自己也說了,治國不如蕭何,打仗又不及韓信,論謀略,更是不及張良十中之一。但是劉邦此人最大的優點就是善於用人,能夠將上述的這些能人都聚集在自己的麾下。

一生戎馬的韓信,死前大喊3個字,如今是許多人的口頭禪

但是現在已經不是農民起義那會兒了,也不是楚漢相爭的那段日子了,江山已經定了,剩下的就是如何穩固江山,讓國家富起來。而這時候,用兵如神的大將韓信顯然已經沒有了用武之地,反而還隱隱的成了國家的威脅。劉邦是相信在自己手底下韓信不敢出什麼么蛾子,可自己百年之後呢,自己的子孫後代可不一定能鎮的住他啊。

一生戎馬的韓信,死前大喊3個字,如今是許多人的口頭禪

為了不讓他成為新帝上位的絆腳石,最好的方法就是要讓他沒有犯上作亂的機會,於是劉邦將韓信的兵權收了回來,封他為淮陰侯,意在讓他安度晚年。其實劉邦能這樣做已經很是仁厚了,畢竟著兵權在手中是一份保障,可也是架在韓信頭上的一把利刃啊,收了之後指不定還能自在點兒。

一生戎馬的韓信,死前大喊3個字,如今是許多人的口頭禪

心狠手辣的呂后可就沒有這麼好的胸襟了,劉邦死後,為絕後患,杜絕韓信成為大漢隱患,呂后借蕭何之口,將韓信騙至宮中,想要將他殺死,永絕後患。眼看死到臨頭,韓信絕望的大喊“我不服”,估計韓信此時也十分後悔自己乖乖交出兵權當什麼侯爺的舉措了。

一生戎馬的韓信,死前大喊3個字,如今是許多人的口頭禪

現如今,“我不服”已經成為很多人的口頭禪,就是不知道現在人們說這句話的時候能不能體會到韓信當時的心情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