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临终前除掉一个人使蜀国灭亡推迟30年,此人是谁?

如无意外,诸葛亮临终前除掉的那个人,该是魏延。

魏延其人,颇有勇略。在蜀汉的军人集团里,魏延不是一个人入伙,而是带着部曲的。三国是乱世,一般的世家富贵豪族为保境安民,往往招募私兵,称为部曲。汉制,一部为千人,部下设曲。周瑜投奔孙策时就有部曲1000多人。因此魏延在荆州时加盟蜀汉团队,算是风投入股,是刘备荆州集团的核心成员之一。

刘备遇之甚厚,为了帮助魏延建立功勋,带着他入蜀作战,授其牙门将军。刘备在219年做了汉中王,封五虎上将,魏延也领了镇远将军,把蜀汉集团的北大门汉中都交给他来把守,当时记载是“一军皆惊”,因为所有人都以为汉中太守必定是张飞做得。因此,足见刘备看重。221年,刘备做了皇帝,魏延又被授镇北将军,仍驻汉中。

诸葛亮临终前除掉一个人使蜀国灭亡推迟30年,此人是谁?

(魏延不是白身,他有部曲)

在夷陵之战前后,关羽、张飞、黄忠等老将以及新生代将领多已凋零,因此魏延与诸葛亮一起稳定了蜀汉局势。魏延曾作为军中前锋,多次出击魏国,最后官位做到了征西大将军、假节、封南郑候。在蜀汉内部官位排行榜上,除了诸葛亮、刘剡,就只有魏延官位最大了。而刘剡虽然官拜“车骑大将军”,但这个人没有什么真本事,只会当时名士清谈,因此并不掌握实权。魏延实际上处于蜀汉军政集团2号人物的位置。

刘琰倚靠自己的老资历,与魏延有矛盾,诸葛亮让刘琰写了检讨书。书成后,不管他怎么哭求,又把刘琰给打发回成都了。因此诸葛亮并没有如演义里所说认为魏延有反骨,要在临终时设计杀他。直到五丈原事件前两年,诸葛亮还对魏延颇有回护,打压了当时名义上的二号人物。

可是魏延自恃功高,又是武人出身,对丞相府长史杨仪很不满。这并不难理解,作为诸葛亮的首席秘书长,必然要贯彻诸葛亮的意志。可是魏延对诸葛亮用兵谨慎的做法有不满。“辄欲请兵万人,与亮异道会于潼关,如韩信故事,亮制而不许”。本来就一肚子火,性情又高傲无人(关羽倒是跟魏延相好),官位大,脾气也大,在蜀汉朝廷里是一个人见人愁的刺头,敬畏有加。可是“唯杨仪不假借延,延以为至忿,有如水火”。

诸葛亮临终前除掉一个人使蜀国灭亡推迟30年,此人是谁?

(杨仪,行事真小人也)

诸葛亮去世前,曾召开过紧急作战会议,没有召魏延参加。诸葛亮打算徐徐退军,让杨仪先行,姜维居中,魏延殿后。魏延大为不解,按照顺位继承顺序或者按照军事正常流程,此时魏延在军中的官位是最大的,指挥权理应由魏延来继承。杨仪担心魏延不同意,就派了蒋琬来探口风。魏延应该信得过蒋琬,就和盘托出,表明自己不愿意撤军。蒋琬应付了一下,回去报告杨仪。他们就按照诸葛亮去世前制定的退军策略,不管魏延,先行退军。

魏延被连摆两道,心里又急又气。他自己一军在前,辎重粮草无着,无法继续进行作战,退军时安排他做殿后,实际上是将指挥权都交给了杨仪。魏延和杨仪两人水火不容,杨仪以诸葛亮遗命的方式接管了军队的指挥权,这让魏延难以接受。

魏延见到杨仪军已经准备归计,就自己先发撤兵命令,赶在杨仪前面撤退,还烧掉了栈道。杨仪也知道魏延存心生事,因此也星夜兼程。魏延和杨仪两人都分别上书刘禅,指责对方谋反。

刘禅问董允和蒋琬,他们两个都是文臣,平时见多了武将的飞扬跋扈,心里本就倾向于文臣。他们虽然与诸葛亮交好,可他们是鸽派,并不支持北伐。因此他们在这时,都选择了支持杨仪。

刘禅就让蒋琬带着御林军北上,平定叛乱。

魏延在前方还不知后方已经将他定性为谋反,他还派兵占据了南谷口,准备以叛逆的罪名诛杀杨仪。

杨仪军中的何平大声叫阵说:“丞相刚去世,尸骨未寒,你们怎么敢叛乱?”蜀汉军队都知道诸葛亮平时与杨仪、姜维过从甚密,因此士兵们都认为这次魏延是错的。魏延控制不住军队溃散,最后只好带着几个亲信想逃亡到汉中。杨仪让马岱追上去,杀了他。

魏延的人头送到杨仪案前,杨仪将之弃之于地,还踩上两脚,说:恶奴,看你还能跟我做对?!全然没有国失良将的悲痛。可见其人心性品质,不以谋国为重,何堪为主帅谋主?

诸葛亮临终前除掉一个人使蜀国灭亡推迟30年,此人是谁?

(刘禅)

这时,蒋琬军还没有到,杨仪就将魏延人头送到军前,蒋琬就带兵回成都了。魏延被诛杀三族。可叹魏延散尽家财追随蜀汉政权23年,最终落得如此下场。

魏延不可能是叛乱,如果他要叛乱,为什么还要往南走?直接往北投降司马懿不就行了?所以魏延往南来,只是想杀掉杨仪,拿回军队指挥权(魏延怀疑杨仪假传军令,借诸葛亮去世擅自乱权)。

那么,诸葛亮有没有有意要除去魏延呢?这种可能性不是没有。因为魏延的性情高傲,类似关羽,与蜀汉集团的荆州集团的很多人都搞不来关系。作为蜀汉集团硕果仅存的老将军,魏延一旦成势,这些文官将没有一个能够制得住他的。这与诸葛亮建议刘备杀刘封的逻辑是相同的,其最大目的是为了蜀汉政权的稳定。诸葛亮在生命弥留之际,放弃了有冒动倾向的魏延,转而启用他的“君子党”。

可是,这样并不符合诸葛亮的精神用兵的策略。如果诸葛亮故意把魏延逼上绝路,那么怎么可能让魏延殿后呢?难道不怕魏延一咬牙,带着所部军马投降了司马懿?

所以诸葛亮应该是没有诛杀魏延的计划的,他特意把姜维放在队伍中间,并告诉杨仪和姜维,如果魏延不肯定,就不管他,你们先退。诸葛亮认为魏延不会造反,他所有的部署,都是逼迫魏延就范,乖乖退军。可诸葛亮没有算到,这短短几天事态的发展,已经超出了人们的预计,魏延和杨仪互告谋反,最终两军火拼。

那么,魏延如果不死,是否蜀汉就亡国了?

这是有极大可能的。

与刘封类似,诸葛亮去世后,魏延已经尾大难掉。那么,以魏延的军事设想,必然会发动风险系数高的奇袭活动。而诸葛亮认为胜算不高,打过去只是白白损失蜀汉的国力和人口,因此一直制约着魏延的用奇之法。所以,从这个角度看,魏延之死,也算是一个阴差阳错的结局吧。蜀汉集团几乎所有的重要官僚都希望魏延死,他怎么还能活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