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武帝蕭衍爲何喜歡去寺廟當和尚?玉階故情人,情來共相憶

梁武帝蕭衍是南北朝時期最有名的皇帝。作為南梁政權的開創者,蕭衍一生有很多傳奇之處。他多才多藝,是中國歷史上最博學的開國皇帝;他在位四十八年,是南北朝時期執政時間最長的皇帝;他活了八十六歲,是僅次於乾隆的第二高壽皇帝。最值得一提的是,蕭衍在佛教,廣建寺廟,發展僧徒,而且還頻繁地往寺廟裡跑,甚至曾三次撇下皇位捨身為寺奴,由此成為中國歷史上唯一一位在位時出家的皇帝。

梁武帝蕭衍為何喜歡去寺廟當和尚?玉階故情人,情來共相憶

蕭衍(464—549),其父蕭順是齊高帝的族弟,與南齊皇室關係密切。蕭衍年輕時崇信道教,希望長生不老,羽化成仙。後來,文采出眾的蕭衍加入了由南齊竟陵王蕭子良成立的一個文學沙龍,其中有範雲、沈約、謝脁等名士,時稱“竟陵八友”。蕭子良崇尚佛學,時常徵集名僧講佛論法,召集朝臣大辦佛事,有時還親自出馬為佛事打雜,使當時佛學大盛。在蕭子良的薰陶和開示下,蕭衍棄道轉佛,漸漸成為一名狂熱的佛教信徒。

南齊中興元年(501),蕭衍擁戴蕭寶融為帝,因功勳卓著被封為大司馬,掌管中外軍國大事,朝政獨攬。中興二年(502),蕭衍被迫蕭寶融禪位,並於四月初八稱帝。四月初八,相傳為佛祖釋迦牟尼的生日。西晉以來,社會上開始流行“佛誕日”舉行浴佛、灌佛、行像等儀式,蕭衍選擇四月初八登基,意味著他將像釋迦菩薩一樣在這一天誕生,救度天下眾生;像轉輪聖王一般在三界行正道,覆庇十方人民,這無疑是他崇尚佛教而燒的第一把火。蕭衍稱帝后所使用的天監、普通、大通、中大通、大同等年號,也包含著某種佛教上的意義。

天監三年(504),蕭衍率領僧俗兩萬人來到重雲閣,並親自撰寫了《舍道事佛文》,發誓信奉佛教,並要求王公貴族乃至平民百唐代著名詩人杜牧曾作詩道:“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江南春絕句》),寺廟之林立,躍然紙上。而實際上,蕭衍在位期間,僅都城建康就已有佛寺五百多所了,“都下佛寺五百餘所,窮極宏麗。僧尼十餘萬,資產豐沃”(《南史·郭祖深傳》)。如果說,自東晉到宋孝武帝,佛教在儒家和道教的制約下尚不能佔據上風的話,那麼到南梁蕭衍,佛教則進入了全盛時期。

蕭衍為什麼不叫齊,梁朝是南北朝時期的一個朝代,在當時身為蕭齊宗室的蕭衍在篡位之後為什麼會選擇以梁代替齊國呢?相信很多人都想知道答案,那麼下面就讓小編來詳細介紹下蕭衍不叫齊的原因,對此不清楚的可以進來看看。

範雲和沈約寫信給蕭寶融的中領軍夏侯祥,要他逼迫蕭寶融禪讓帝位給蕭衍。同時,蕭衍的弟弟、荊州刺史也讓人傳播民謠“行中水,為天子”,利用人們的迷信觀念為蕭衍稱帝大造輿論。等蕭寶融的禪讓詔書送到後,蕭衍又假裝謙讓。於是,範雲帶領眾臣117人,再次上書稱臣,請求蕭衍早日登極稱帝。太史令也陳述天文符讖,證明他稱帝合乎天意,蕭衍這才裝著勉強接受眾人的請求,在中興二年(502年)四月,正式在都城的南郊祭告天地,登壇接受百官跪拜朝賀,建立梁朝。

然後,蕭衍派人給蕭寶融送去生金,逼其吞金自盡。蕭寶融死後,蕭衍說他暴病而死,諡為和帝。又按照皇帝的規格舉行喪禮,將他葬在恭安陵。

名人介紹

梁武帝蕭衍為何喜歡去寺廟當和尚?玉階故情人,情來共相憶

梁武帝蕭衍(464年-549年),字叔達,小字練兒,南蘭陵郡武進縣東城裡(今江蘇省丹陽市訪仙鎮)人,南北朝時期梁朝政權的建立者。蕭衍是蘭陵蕭氏的世家子弟,為漢朝相國蕭何的二十五世孫。父親蕭順之是齊高帝的族弟,封臨湘縣侯,官至丹陽尹,母張尚柔。

他原來是南齊的官員,南齊中興二年(502年),齊和帝被迫禪位於蕭衍,南梁建立。蕭衍在位時間達四十八年,在南朝的皇帝中列第一位。前期任用陶弘景,在位頗有政績,在位晚年爆發侯景之亂,都城陷落,被侯景囚禁,死於臺城,享年八十六歲,葬於修陵,諡號武皇帝,廟號高祖。

梁武帝蕭衍為何喜歡去寺廟當和尚?玉階故情人,情來共相憶

《臨高臺》原文翻譯及賞析(蕭衍)

高臺半行雲。望望高不極。

草樹無參差。山河同一色。

彷彿洛陽道。道遠難別識。

玉階故情人。情來共相憶。

【譯文及註釋】

譯文

高臺半行雲,望望高不極。草樹無參差,山河同一色。

髣髴洛陽道,道遠離別識。玉階故情人,情來共相憶。

梁武帝蕭衍為何喜歡去寺廟當和尚?玉階故情人,情來共相憶

【作品鑑賞】

《臨高臺》高用最直白的語言,將高臺的雄大氣勢展現在讀者面前

梁武帝蕭衍所作的這首《臨高臺》前兩句連用兩個高字,用最直白的語言,將高臺的雄大氣勢展現在讀者面前。首句用誇張手法寫高臺高聳入雲,第二句再補充說明高臺決然望不到盡頭,極言高臺之高。後四句,想象舊時情人也在思念著自己,高臺再高、道途再遠也不能阻隔他們的共同思想,藉此表達自己的思念之情。

梁武帝蕭衍為何喜歡去寺廟當和尚?玉階故情人,情來共相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