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縣令辦學,因學成村,學開澤州之風氣,地留一村於晉城

在山西省晉城市城區書院東街以北,有一個比較特殊的村子叫書院村,直觀地看這村名,就知道她一定與書院有關,是的,這個村子裡的確有古書院。但是,我們說她比較特殊,就在於這裡不是先有村子後有書院,而是先有書院,後才形成村子。

北宋縣令辦學,因學成村,學開澤州之風氣,地留一村於晉城

網絡圖片。

立於清嘉慶十四年(1809年)的明道祠碑文記載了該村來歷:“明道祠者,乃宋程明道先生令晉城時講學處也。斯地,舊無居人,因就教而遂家焉。”從記載可知,書院村原本荒無人煙,940多年前,因程朱理學大師程顥來晉城當縣令,選中這個地方辦起書院,教師及家屬、學生與家長就近擇地而居,後又有想讓子女“向學”的人家遷徙到此居住、耕讀,逐漸形成了村落。

這個古書院就是程顥書院(原名為明道書院),書院村就因此而名。

北宋縣令辦學,因學成村,學開澤州之風氣,地留一村於晉城

程顥書院。網絡圖片。

程顥(1032年—1085年),字伯淳,學者稱明道先生。世居中山(今保定定州),後從河南開封徙洛陽。北宋哲學家、教育家、詩人,北宋理學的奠基者,“洛學”代表人物。程顥於北宋嘉祐二年(1057年)舉進士後,歷任官鄠縣主簿、上元縣主簿、澤州晉城令、太子中允、監察御史、監汝州酒稅、鎮寧軍節度判官等職。元豐八年(1085年),宋哲宗即位,召其為宗正丞,未行而卒,享年54歲。程顥曾和其弟程頤學於周敦頤,世稱“二程”,同為北宋理學的奠基者,其學說在理學發展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後來為朱熹所繼承和發展,世稱“程朱學派”。

宋英宗治平元年(1064年),程顥任山西澤州晉城令。經歷了後梁、後晉、後漢、後周佔據晉城的戰亂,百姓苦不堪言。程顥到任晉城縣令後,發現晉城幾成“文化荒蕪”之地,識字之人少之又少。於是,他在三年任期中,堅持“以教化為先”,興辦鄉學,建立鄉校、社學數十所,並親自為士民子弟授課。

北宋治平二年至四年(1065-1067年),程顥在晉城北面選了一片空地建起了書院(即程顥書院),程顥、程頤兩兄弟以其大儒身份,在書院講學,晉城書院因此而名聲大噪,吸引了山西、河南等地的學子慕名前來。當地民風也因此大變,出現了“驅兒市上買書讀,寧使田間禾不薅”的景象。程顥大興教育,開啟了晉城文化鼎盛之先河,使晉城出現了“河東人物氣勁豪,澤州學者如牛毛”的盛景。

據明正德年間一位晉城知縣回顧:由於明道先生的教誨,晉城自“熙寧元豐至紹聖元年間(1078-1094年),應召者數百人,登科者數十人”。程顥在晉城縣辦學,直接影響了澤州幾縣,間接影響更廣。據《澤州府志》、《高平縣誌》記載:“宋程明道先生雖為晉城令,教化旁及(高平)士風,發生鉅變”,“多建廟祠以祀之”。宋、元以降,高平縣修建有“晉城書院”、“宋程書院”,而且是歷代翻修、擴建。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澤州衙門下令調查程明道辦學遺址時,晉城縣僅查到6處,高平縣卻查到23處。時隔千年,陵川縣郝氏後人仍稱,其祖上曾從師程明道,郝氏一門人才濟濟與受程氏教育有關。

寫到這裡,還得說說書院村。這個因學成村的書院村,到底經歷了哪些事情?滄海桑田,近千年了,各種地方史志當然會毫不吝嗇地把筆墨安排到程顥在晉城大興教育方面,而對書院村,大家知之甚少。好在村裡還保存了三塊清代石碑,人們才能從石碑上的記載去捕捉千百年來的書院村零星往事。

第一塊石碑,是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的玄武神位碑。這塊石碑由石曰琳所撰,何烜書寫。大意是說村裡面有個玄武神龕,需要重修,有個寧遠何君和石某人商量一起重修,然後大夥一起湊錢,修復了這個玄武神龕。這塊碑還記錄了當時村裡人捐地、捐錢、捐物的情況。

北宋縣令辦學,因學成村,學開澤州之風氣,地留一村於晉城

網絡圖片。

有人作了統計,說碑上至少刻有8-9個何姓人的名字。有人還對“寧遠何君”作深入解讀,認為這個發起人叫“何寧遠”,其實不然。清代山西朔平府設有寧遠廳,民國元年(1911年)改為寧遠縣,在今天的山西北部、內蒙古的中南部。1914年因與其他省區之縣同名,改寧遠縣為涼城縣,現屬於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市。這個“寧遠何君”應該是當時山西寧遠的何君,不是遼寧寧遠或湖南寧遠的何君,更不是書院村的何君,或許是來做生意的寧遠人,因仰慕古書院、熱愛古蹟而熱心參與發起籌款。

第二塊石碑,是明道祠(祭祀程顥的祠堂)界線碑。石碑記錄了一件事,驗證了歷史上的一段關於何家與晉家糾紛的傳說。傳說,晉元彥在修晉院的時候,何百璟的地正好在晉院前面,晉元彥想買下何百璟的地,好擴充宅院。何百璟不答應,還說即你便用黃金鋪滿地,也不賣給你,兩家因此起了糾紛,最後知縣出面才得以解決。這塊石碑正是清嘉慶五年(1800年)鳳台知縣葛周玉所撰,由魏振新書寫。碑現存程顥書院。

第三塊石碑,是清嘉慶二十四年(1819年)重修明道祠所立。碑記晉元彥父子兩代人重修明道祠的事情。碑中可知在重修明道祠時,捐款最多的是晉元彥。排在第二位的是魏元標和何義昌,倆人各捐五兩銀子。這個時候,晉元彥已經去世了。碑上還說何百璟也給明道祠捐了五百錢。

北宋縣令辦學,因學成村,學開澤州之風氣,地留一村於晉城

書院村現存石碑之一。網絡圖片。

從這三通石碑的記載上可知,從康熙末期到嘉慶年間,書院村的晉、魏、何三姓人為保護古書院和建設明道祠(祭祀程顥的祠堂)作出了應有的貢獻。一個縣令大興教育,開啟晉城文化鼎盛先河;修建一所書院,培育人才,還“因院而村”成就了一個千年古村落,也不失為一段千古佳話。

今天書院村仍居住330多戶人家,1130多人,以晉、魏、何、郭、柳、郝姓為主。程顥書院已修葺正待開放,書院村將迎來又一個春天。(2017-9-3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