丢失近百年的新宁县李氏御赐传家之宝重归故里!

丢失近百年的新宁县李氏御赐传家之宝重归故里!

据不完全统计,湖南省新宁县一渡水镇西村坊李氏家族自清朝康康熙时期兴起、到清朝灭亡的两百多年间,中秀才以上功名者多到百数余人,鼎盛时的乾隆时期,李赵钱早殇,其妻何太安人守寡培养三个儿子、八个孙子俱中功名,一时冠盖云集、诰封成群,蔚为壮观!

李赵钱第四代孙李秀绚,系李春复之孙、李璟曜之三子。李璟曜官至直隶候补大司马,虽有祖荫庇护,但李秀绚勤勉上进,立志于学,十三岁时即考中秀才。

丢失近百年的新宁县李氏御赐传家之宝重归故里!

存于西村坊古民居的李秀绚族谱


李秀绚,生于道光十八年(1838年)。一八五一年,太平军兴,次年从广西经湖南一路烧杀到新宁境内,到达今一渡水镇小排村时,见一民居气宇轩昂,知道是官宦大户人家,于是想进入借粮。

这民居正是在朝为官李璟曜的家居。逆寇借粮,李家自然不允。于是,杨洪把李家劫掠一空,一把火烧了房子,扬长而去。

李春复共三个儿子:长子李璟昌,住西村坊;三子住白竹村颜家(两位的老屋现还尚存),次子李璟曜住小排,其故居之不存,即源于此。

丢失近百年的新宁县李氏御赐传家之宝重归故里!

存于西村坊古民居的李秀绚族谱


这年十四岁的李秀绚见家中无端遭此变故,对太平军自然恨之入骨,恨不得身怀绝技驰骋疆场,于是面呈母亲,立志从军杀尽长毛以报家仇。然此时李秀绚毕竟是一介书生,且年轻力弱,其母再也不允其请。

但李秀绚自此心怀家仇国恨,不再安心读书,哀求母亲请来武师练起武来。

一年后,李秀绚练成了一身钢筋铁骨,人也长得高大伟岸,报仇杀敌之心一日不可延缓,面请母亲允许自己投军,其母见其报仇杀敌之心切,无奈只有允许。

丢失近百年的新宁县李氏御赐传家之宝重归故里!

同治皇帝御赐金匾


李秀绚闻知堂兄李秀岳在益阳,正在与太平军鏖战,于是直奔益阳投到李秀岳麾下。因为作战机智勇敢,战功卓著,受到了上司刘长佑的赏识。

据《李氏族谱》载:公为人魁梧多才,勤勉好学,因军功蒙刘制军报奏钦赐花翎,选用知州,追请三代四品诰封。

一八六二年,即同治元年,李秀绚二十三岁,朝廷同时下三道诰封,制成金匾,追赠李秀绚上下三代。其中追封其祖父李春复的诰封是:

奉天承運皇帝制曰

考績報循良之最,用獎臣勞,推恩溯積累之遺,載揚祖澤……同治元年壬戌八月十八日

丢失近百年的新宁县李氏御赐传家之宝重归故里!

不曾想十年后的同治十年,李秀绚任职于湖北樊城在戏院看戏时,因戏台坍塌而遭不幸,年仅三十三岁。

同治皇帝诰封李秀绚三代,到底是在李秀绚的任上驻地还是在他的家乡新宁县一渡水,由于时代久远,已不得而知。

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时隔一百五十六年后的二零一八年,这块御赐金匾又神奇地现身新宁县一渡水镇。

原来,新宁县一渡水镇一渡水村支书李文达是个非常热心于公益事业和家族文化的人。他时常把有关李氏家族的一些资料用微信转发在全国性的李氏家族联谊群里,其中就有关于李秀绚被诰封的文献资料。

丢失近百年的新宁县李氏御赐传家之宝重归故里!

远在浙江省温岭市长山的李氏总顾问、浙江台州李氏文化研究会总顾问李建国,他看到李文达发的这个有关李秀绚被诰封的文献后,马上联想到自己曾收藏者一块这样的匾额。他对照着文字一看,内容和时间与李文达所发的竟然一字不差,于是他主动联系李文达,希望能物归原主,表示愿意把这块辗转半个多世纪的金匾,无偿捐赠给新宁县一渡水镇李氏族人。

二零一八年七月二十九日,李文达收到了来自浙江长山李氏族人李建国寄送过来的金匾。这不啻是一个无法估价的历史文物,也是新宁人在平定洪杨之乱时做出巨大贡献的又一有力佐证。面对那一行行金光闪耀的行楷,人们不禁唏嘘不已!

丢失近百年的新宁县李氏御赐传家之宝重归故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