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豆產業漫談——從中美貿易戰說起

中國大豆產業漫談——從中美貿易戰說起

昨天應朋友之約,對微博網友@大英良心漢弗萊 的文章《糧食的歷史(上)》作了些評點梳理。下面的文字則是針對作者文章的中篇——大豆這個話題寫的。

總的感覺作者的文章“陰謀論”色彩偏濃,一些基本事實不清、把握其文章邏輯也更累人。希望我接下來的文字能夠幫助有興趣的朋友對中國大豆產業有個大致全面的瞭解。

作者在文章開篇就認為“大豆這個事其實沒那麼複雜”,可能是因為他不太瞭解這其中的複雜性。大豆也許是中國所有農產品裡最複雜、也最有話題性的一個品種——涵蓋產業經濟、宏觀經濟、生物科技、政治外交、對外貿易、社會文化甚至輿論引導等。想要講清楚很不容易。

一、計劃經濟時期糧食分配政策和糧食的市場化改革

作者在文章中講大豆前先提到“配給制”這個時代背景:“1993年4

月1日,我們這個國家宣佈提高了糧食訂購價格和銷售價格,5月10日,北京的糧油價格放開,從1955年開始的糧食配給制終於結束了。

準確地說,新中國成立後,從上個世紀50年代到90年代那段用糧票的年代不叫“配給制”,而是叫“計劃供給體制”,這是計劃經濟時期、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生產力和商品經濟不發達時對糧食等資源進行宏觀調控的基本手段。

而配給制則不是常態,是指戰爭時期對糧食平均分配的臨時性制度,前蘇聯、中國以及二戰時期的英國等國都曾實行過配給制。

作者把1993年作為中國走市場經濟道路的起點,也是不準確的:“從那一刻開始,整個國家才開始邁向市場經濟”。這種表述,容易讓人誤以為取消計劃供給體制和“邁向市場經濟”有直接因果關係。其實不是。

從計劃經濟到商品經濟再到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伴隨改革開放的一個歷史性進程,在“那一刻”之前,中國就在探索市場“這隻手”的作用和定位。

比如,1992年小平南巡後,當年10月召開的中共十四大就明確提出了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而第二年十四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則制定了總體實施規劃。

此後還有一些標誌性進程,不多講了,總之市場經濟的進程是一個不斷髮展的時代大背景。取消糧票那一刻,只是這段歷史中的一個節點。

糧食市場化,或者說糧食購銷體制改革,不是從1993年全國最終取消糧票才開始的,而是伴了隨改革開放的整個過程。

從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國家恢復糧食集市貿易,到隨後允許包括農民在內的多種渠道經營,再到1993年徹底取消統購統銷,以及逐步建立糧食批發市場……這項改革到2006年才正式結束。

二、
為什麼中國要大量進口大豆?

原文提到,“大豆的作用主要是兩個,煉油和當作飼料。”“煉油”這種說法一般是用在石化工業上,食品加工上是用“壓榨”、“榨油”來表述。

目前為止,大豆蛋白是大宗飼料中不可或缺的蛋白質來源。豆粕與玉米構成了牲畜家禽基本的營養和能量來源。中國這10多年快速發展的養殖業,比起食用油來說,更離不開大豆。

在生產和進口的關係方面,1995年中國大豆年產量1350萬噸、1996年1322萬噸、1997年1473萬噸、1998年1515萬噸……從總體來看,這一數字至今變化不大。但要說當時“基本可滿足國內消費需求”則不客觀。不然為何中國此後很快進入對大豆進口需求旺盛的時期呢?這一點作者在文章後面也提到了,所以前後觀點矛盾。

實際上,大豆進口大量增加的直接原因是中國加入WTO。大豆是當年作為交換的一個砝碼,這是國家決策。

在WTO協議中,農產品市場領域,中國向美國開放大豆、柑橘等市場,換取服裝和日用消費品出口市場。而近40年來,中國大豆的生產能力增長了1倍,但消費增長了10倍。所以增加部分主要靠進口來滿足。

當然我們這樣做也不是沒有原因的。大豆是一種基本依靠規模經營、集約管理的作物。中國土地資源少,有人測算如果以自己的耕地種出滿足市場所需的大豆,大概需要7億畝,這佔到目前耕地的三分之一多。和美國比,中國大豆單產低、出油率低、成本高,所以我們自己選擇基本放棄了這塊產業,以換取更多的耕地用以耕作其它作物。這是實情。

另外,美國大豆產業其實也經過一個很大變化。伊利諾伊州等中部大豆主產區,過去長期以來以種玉米為主,大豆產業是後來伴隨國際市場需求、生物技術進步、政府補貼和產業保險政策等一系列因素才應運而起的。

除了進口美豆,中國近年來越來越多進口巴西大豆了。事實上,巴西大豆產業興起是近些年來的事,是利用現代生物技術和巨大的國際市場需求發展起來的典型案例。轉基因大豆大量推廣、耕地資源大量開發,加上中國平衡大豆進口的國際需求,催生出巴西大豆的廣闊天地。

順便提一句,最近中美打貿易戰,巴西大豆已經漲價了。

三、關於2008
年中國“天然大豆”被美國“定點打擊”

作者認為,“2008年燈塔的毛衣保護,定點打擊我們的天然大豆。

從農業領域來講,“天然大豆”的說法比較不專業。事實上,沒有哪種農作物能夠用“天然”一詞來形容,所有農作物都是不斷經過品種改良、與人類的耕作方式相伴相生的,離開人類的種植管理,它們幾乎都不可能在自然界中“天然”地生長繁衍。

(從這一點上來看,作者可能對農業知識的積累較弱,缺乏對相關的基本專業概念的掌握。這也從某個側面反映出作者對這個話題領域的深度和準確度的把握較差,可能還不太能很好地掌握理解所蒐集彙總來的資料。)

回過頭來說,在美國、巴西等如今的大豆生產大國這一產業興起之前,中國大豆的傳統產量確實還算可觀,但什麼事都是不進則退,中國大豆產業沒有趕上時代步伐。隨著全球畜牲養殖業的發展,對大豆的需求急劇增加,拉動了全球大豆產業的規模快速擴大,這主要是全球食物營養結構的升級帶來的。

作者提到,“長期以來,我們的大豆價格都很低,燈塔非常願意進口。”“但是,為了利益最大化,2001年燈塔邁出了一大步-----實行轉基因作物商業化,但推行的路也很難-----因為我們價格太低,燈塔的天然大豆幾乎活不下去”。

而實際上,中國大豆的出口國一直以來主要都是日韓,美國以前也沒有大量進口過中國的大豆,僅有的少量進口也主要是在遠東族群中消費——做豆腐,這和東亞國家的消費習慣是一樣的。

另外,作者在這塊內容表述上的邏輯有點亂:2001年(應該是1996年)美國就種轉基因大豆的話,怎麼又是中國大豆導致美國的“天然大豆幾乎活不下去”呢?轉基因大豆由於種植成本低、效益好,很快就大面積推廣應用,這是一個種植技術的進步推動的產業變革,與中國大豆天不天然,出不出口美國無關。

至於作者認為美國是靠造謠中國“天然大豆”質量問題來阻止進口(“燈塔農業部取消了對我們“天然有機”作物證書的認可,並且廣泛宣傳食品安全問題-----也就是來自東部的大豆是假冒偽劣產品。從而徹底關上了大門”),這種可能性,用腦子仔細想想就不可能。不僅沒有“天然有機”這種證書,假冒偽劣也無從說起。說到底,實際上還是性價比問題。

四、關於中國大豆和美國大豆的品種關係

作者認為,“燈塔大豆來源於我們的東北大豆,主要是將大豆中的出油率提高了。

美國大豆來源於中國大豆的說法,有一定道理但並不那麼簡單。中國是大豆的原產地,有最豐富的種質資源(就是用來育種的資源)。美國用現代生物技術培育出高產、高油以及後來的轉基因抗蟲抗除草劑大豆,有一些就是基於中國的品種資源基礎上培育出來的。

但這並不等於“來源於我們的東北大豆”。創新是最重要的,不然為什麼中國科學家沒有培育出來那些優秀商品性狀的品種呢?孟山都、先鋒等國際種業巨頭,每年研發費用佔10%以上的營收,這一點國內基本上沒有種子企業可以比。也就是近幾年國內的種業才有了一定的研發能力,但還離這些跨國種企水平相差甚遠。

作者還認為,“我們的大豆,口感好,蛋白含量高,但是油脂含量稍低,出油率16.5%。燈塔大豆,口感差,蛋白含量低,油脂含量稍高,出油率18.5%”由於國外一般不把大豆作為蛋白質主要來源而主要就是用來榨油的,所以育種的導向就是追求高油。但這是不是“口感差”,我沒有感性認識,也不應該靠感性來認識。畢竟,這些大豆的商業用途就是用來榨油的。

五、作者提到的媒體配合美國策略打壓中國糧油和飼料企業

作者在提到2004年中美第一次“

大豆之戰”時談到一個情節:“從東亞開始,席捲全球的禽流感(比如SARS),同時2005年上半年,在“媒體”的廣泛配合下(大肆宣傳禽流感,不能吃肉),整個糧油壓榨企業、飼料企業都非常難受。

這樣的說話是業餘的。

禽流感不是SARS(非典)。禽流感有從H1到H15等15種亞型,其中H5和H7對家禽最致命,也能傳染給人。SARS病毒是一種新型冠狀病毒,而禽流感病毒屬於正黏病毒科。作者由於沒有把這兩種病毒區分開,所以把非典暴發後的禽流感流行解讀成與非典有關的事件了。這是兩類完全不同的病毒,也是兩個完全不同互不相干的事件。

禽流感與規模化養殖有關(包括豬流感也類似)。由於是人畜共患,媒體傳播禽流感信息和防預知識是完全有必要的,這也是國家行為。我本人親身經歷過、持續多年搞相關報道,可以拍著胸脯說,不是作者所說的配合美帝的策略。

作者認為禽流感打擊了國內油料企業和飼料企業,後來國際巨頭趁虛而入,這實在是兩個孤立的事實。此外,禽流感主要打擊的是國內的養殖企業——其實集中在小型養殖場和散戶,如果說對油料和飼料企業有連帶傷害,那同樣會傳導到美國大豆經銷商甚至豆農啊,因為那時已經是大量進口美豆的年代,市場萎縮對誰都沒好處。

另外,作者沒搞清幾個相關產業之間的關係。中國對大豆的進口依賴,和外資糧油企業進入中國不完全是一回事。原料進口和油料加工這是兩個有關聯的產業,但兩者不能完全劃等號。至於為什麼中國沒有培育發展起來自己的食用油加工大企業,也不是一句兩句能說清的,暫且不表。

六、中國大豆產業如何才能振興?

談振興,首先要看到我們的弱項。我覺得中國目前的大豆產業至少在以下幾個方面和美國、巴西等國有較大差距:

1、自然因素。中國大豆多種植在耕地質量較差或光熱條件不足的地區和季節,好地好時節都用來種高產作物如玉米水稻和其它經濟作物了——東北和黃淮海以及南方地區都是如此。

2、技術因素。大豆品種落後、管理水平低導致單產水平低,平均畝產一直徘徊在240斤左右,與美國、巴西比,低100斤左右。

3、經濟因素。種植效益不僅比不過經濟作物,也比不過其它糧食作物,當然更比不過外出打工收益。生產方式缺乏根本性的提升。

4、馬太效應。國產大豆競爭力越來越弱。即使一些人沾沾自喜的“非轉基因”牌也面臨危機——美國、巴西等國競相擴大非轉基因食用大豆生產規模,未來我國在這方面也將面臨更大的進口大豆競爭壓力。

5、政策因素。產業政策缺乏前瞻和頂層設計,貿易中缺乏有效保護手段,科技投入遠少於其它主要農作物,補貼政策名存實亡,行業協會和合作經濟組織支持力度不夠。

因此,政策制定者們正好可以趁這次中美打貿易戰的時機,真正從國產大豆產業角度出發,推動糧豆統籌協調發展,優化佈局、穩定面積,提升科研和生產水平,調動農民積極性。同時,用好WTO框架下發展中國家的貿易保護政策,深入研究一帶一路戰略中的全球資源配置。

最後補充幾句:轉基因技術是現代農業生產的潮流所向,國產大豆產業“非轉基因”的招牌不知道還能打多久。當然我相信國產大豆短時間內是不會搞轉基因的——同質化競爭更沒市場了。畢竟,還有好多人有恐轉症,國產榨油企業還可以油瓶子上打著“非轉基因”的口號騙騙消費者,好像這才是良心、才能保證食用安全似的。

以現在的技術水平,你就是逼著讓國產大豆用轉基因也沒人願意幹,因為我們還沒有搞出來那麼牛的品種、更沒有資源條件、生產力水平能比人家做得更好。

但是,任何阻礙技術進步的手段都是雙刃劍,唯有大力度推進和趕超才是根本出路,而不要再像當下這樣拿“非轉”和“天然”做擋箭牌。要知道,由於大豆的中國市場需求,現在美國和巴西豆已經開始大量種植非轉品種了。從實際情況看,短期內國內大豆需求依賴進口的基本格局難以改變,如果不從根本上做大做強國產大豆產業,到那時,國產大豆市場就連這個牌都沒得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