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克塞:萬人小縣繪就民生大藍圖

阿克塞:万人小县绘就民生大蓝图

阿克塞:万人小县绘就民生大蓝图

鳥瞰草原新城 攝影:馬曉偉

素有“百里黃金地,塞外聚寶盆”美譽的阿克塞哈薩克族自治縣,於1954年建縣,並於1998年整體搬遷至新縣城。

改革開放40年來,特別是縣城搬遷20年來,阿克塞縣經濟社會發展實現從弱到強、從單一到多元化的巨大變遷。從住氈房到住高標準住宅,從帳篷流動小學到網上遠程教學,從燒牛糞到用上天然氣,全縣呈現出了經濟發展、社會和諧、文化繁榮、民族團結的良好局面。

2017年,阿克塞全縣國內生產總值達到8.6299億元,比1998年翻了3.26番;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1998年的4060元提升到2017年底的36097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1998年的3651元提升到2017年底的24870元。這些變化無不印證著全縣各族同胞的奮鬥歷程。

從“菜籃子”“奶瓶子”到“肉盤子”

雖然全縣有3.12萬平方公里的廣袤土地,但阿克塞縣的農飼基地卻很少,僅有多壩溝、柳城子、半個窪、燕丹圖等幾處適耕地,且以種植牲畜料飼草為主。

1956年,柳城子等地零星開墾,小片試種青稞、燕麥、苜蓿等,面積不足百畝。1960年重點開墾安南壩地區,據記載當年開墾荒地1500畝。1970年開墾多壩溝、半個窪、燕丹圖等地,先後從上海、武威、敦煌等地遷來移民,落戶耕種。

“到了上世紀90年代,縣上在紅柳灣搞起了農業開發區,開發土地3000餘畝,現已成為集花卉、苗圃、優質牧草、休閒娛樂等為一體的觀光生態農業園。”阿克塞縣農牧局局長王金鵬說。

阿克塞:万人小县绘就民生大蓝图

上圖為1986年8月,甘肅省阿克塞縣建設鄉一牧民家在用馬和駱駝轉場。(膠片掃描)下圖為2014年6月17日,阿克塞縣團阿勒騰鄉阿合塔木村一牧民開小車放牧。 馬曉偉攝影

他告訴記者,畜牧業是阿克塞縣的基礎產業和農牧民致富增收的支柱產業,全縣農牧民人均純收入的98%來自畜牧業。阿克塞哈薩克牧民移入後,仍以畜牧業為主,養殖羊、馬、牛、駱駝等。在飼養上沿襲傳統遊牧方式,以駝背為家,逐水草而居住。1984年,“草畜”雙包生產責任制的推行,使全縣畜牧業得到長足發展。

後來,阿克塞農牧民大搞草原基礎設施建設,先後建成了一、二期防災保畜基地,組織實施了草原“三化”治理、“天保”工程、退牧還草工程等,與此同時,按照“抓龍頭、建基地、產業化”的發展思路,建成了城郊牛羊育肥場,紅柳灣、多壩溝兩個千畝飼草料生產基地,相繼建立了紅柳灣奶製品廠、紅柳灣改良育肥廠等企業,形成了牛羊草原繁殖,城市設施育肥、市場交易出欄,奶肉特色加工、品牌銷售增值一體化的牧農業產業鏈。

1997年, 滿是“菜籃子” “奶瓶子” “肉盤子”的阿克塞縣,率先在全省實現了農牧村小康目標!

從轉井鎮到紅柳灣

阿克塞:万人小县绘就民生大蓝图

老縣城全貌 攝影:馬曉偉

博羅轉井鎮是阿克塞縣舊縣城所在地,是建縣後發展起來的第一個草原新牧城,坐落在當金山北坡的長草溝口,自然環境惡劣,城市設施簡陋,無自來水和常明電。

1998年,改革開放的第20個年頭,阿克塞全縣各族群眾整體從博羅轉井鎮搬遷到了紅柳灣鎮。到了這裡後,山城變平原、磚房變樓房,“引黨濟紅”飲水工程解決了全縣人民吃水問題,阿克塞一下步入了現代化階段。

搬遷後的新城區總面積0.75平方公里。自搬遷新址以來,縣委、縣政府按照“城市化、高起點、強輻射”的要求,圍繞“路、水、電、站、場、線、房、旅遊”等設施建設,完善市政設施,提升城市品位,先後實施了金山湖周邊、商業街等地的綠化、硬化工程。

阿克塞:万人小县绘就民生大蓝图

上圖為1984年8月,阿克塞縣民主鄉大壩圖村牧民居住點。(膠片掃描)下圖為2018年7月9日拍攝的阿克塞縣民族新村阿勒騰鄉阿合塔木村牧民庫力達爾家。 攝影:馬曉偉

民族新村是縣城搬遷後的牧民定居點,這裡放眼望去,新建的別墅錯落有致,粉色牆飾、洋氣外表儼然成為一道亮麗風景,反映出阿克塞城市發展的一個縮影,標誌著縣城現代化進程一個質的飛躍。

“20年來城鄉建設取得的成就是巨大的,群眾的生活條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住房和城鄉建設工作可以濃縮為‘六大新發展’,即重點工程實現新的突破,市容建設展現新的面貌,城市管理得到新的加強,公用事業取得新的發展,園林綠化邁上新的臺階,住房建設取得新的成效。”阿克塞縣住建局局長李建斌說。

1998年的搬遷,在真正意義上開啟了跨越式發展、大踏步前進的征程。至2018年,全縣城鄉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積分別達到35平方米和43平方米,較1998年搬遷縣城時增加15平方米和13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積超過小康生活水平標準。全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096.82元,增長7.40%,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27400.82元,增長7.41%。社會救助、社會福利、養老服務、優撫安置等惠民政策全面落實,啟動基本醫療保險省內異地就醫即時結算,114個病種實行“先看病、後付費”。

阿克塞:万人小县绘就民生大蓝图

上圖為1987年甘肅省阿克塞縣團結鄉阿合塔木村牧民夏達海家小孩在牽馬準備上學去。(膠片掃描轉黑白)下圖為2014年5月,阿克塞縣幼兒園老師庫木斯劍給大班孩子上美術課 。攝影:馬曉偉

此外,阿克塞縣是甘肅省率先實現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職教“十五年一貫制”式的全免費教育的一個縣。從2006年春季起,阿克塞縣就開始對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生實行全免費教育,學生的課本費、作業本費和寄宿生住宿費等全部免費,所需資金由縣財政全額承擔。之後,阿克塞縣又開始探索實施高中教育異地辦學,並對在敦煌、酒泉就讀高中的阿克塞縣學籍學生承擔全部學費、雜費、課本費、住宿費和兩個假期的往返交通費,並給予每生每天4元的生活補助費,各項補助每生每年合計3300—3400元。

從今年秋季開始,阿克塞縣將對中等職業教育實行全免費。在一系列教育免費政策中,阿克塞縣的農牧民得到了真正的實惠。

從馬背貿易到大巴扎

阿克塞的商業貿易事業,是從零基點上發展起來的。自治縣成立初期,各級政府積極幫助、扶持阿克塞發展商業貿易事業,成立了民族貿易公司和基層商店,同時組織駝隊貿易組,經常深入牧戶氈房,送貨上門,把黨的溫暖送到深山草原,送到千家萬戶。

國家對阿克塞地區還實行補貼運費、城鄉一價的方針,對牧民特需商品,如磚茶、白糖、條絨、綢緞、皮鞋、馬鞍、手搖縫紉機等,千方百計地組織貨源,保證供應,以滿足需要,進一步促進了牧區畜牧業生產的恢復和發展,提高和改善了哈薩克族人民的生活水平,穩定了情緒,安定了牧區的社會秩序。

隨著牧區的發展,自治縣在過去“一窮二白”的狀況下,逐步成立了民族貿易公司、燃料公司、醫藥公司和糧食供銷機構。1983年後,商業企業貫徹執行“放寬政策,改革體制,搞活流通”的方針,不斷擴大業務範圍,增設服務機構和基層網點,疏通流通渠道,提高了經濟效益。建縣初期,貨物僅100餘種,年銷售總額25萬元左右,1983年全縣商業系統有專業公司3個,零售商店和門點8個,貨物種類3000餘種,到1988年,全縣有專業公司7個,商品種類達5000餘種。

近年來,隨著改革的發展,全縣的商業貿易逐漸融入大環境、大市場,增強了競爭機制,方便了人民群眾。 城市建好了,商貿發達了,吸引了諸多醉心民族風情的遊客。2018年,阿克塞接連舉行了“激情阿克塞·好客哈薩克”攝影公開邀請賽、絲綢之路國際騎射大學生邀請賽、熱氣球嘉年華等特色旅遊活動,接待遊客37.32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3.09億元,分別增長28.8%和39.8%。

“近年來,阿克塞縣逐漸融入大敦煌旅遊經濟圈,突出民族特色和現代理念,讓遊客吃有特色、住有品位、行有保障、遊有線路、購有商品、娛有活動,千方百計吸引社會資本參與文化旅遊開發。”阿克塞縣旅遊局局長賀曉勇說,阿克塞的旅遊業正在不斷提檔升級,力爭到2021年底,實現遊客接待量達到52萬人,旅遊總收入達到5.5億元。

從新格局到大藍圖

上世紀50年代,阿克塞縣的哈薩克族以牧業為主,極少從事工業,境內僅有的分散的個體手工業,也是以家庭生產為主,以方便放牧和生活為目的。

阿克塞哈薩克族自治縣成立後,從1957年建立第一家小型手工木器廠開始發展,至1979年工業財政收入達到330萬元。

1998年,阿克塞縣借改革開放春風,立足新縣城開闢起新的發展舞臺,國內生產總值達9070萬元,第一產業增加值達1114萬元,第二產業增加值達6311萬元,第三產業增加值達1645萬元,工業增加值達4353萬元,財政收入達3391萬元。

其中石棉礦產作為阿克塞縣工業經濟發展史上抹不去的一頁,在這一進程中成為縣財政的支柱。截至1998年,全縣境內有石棉開採企業19家24個採礦點。阿克塞縣頂著全國三大石棉主生產區“石棉之鄉”的美譽,已探明儲量4500萬噸,縣上以石棉資源開發為基礎,礦山包裝設備製造、尾礦綜合利用、鐵精粉生產線、花崗岩生產線等一批新型項目應運而生,工業經濟迅速崛起,為縣域經濟發展蓄足了勢打下了底。

阿克塞縣依託石棉產業優勢,積極改變單一經濟結構,打基礎促發展,通過10年不懈努力,到2010年,全縣生產總值達5.4億元,年均增長16.2%,人均生產總值6.3萬元,年均增長15.2%,財政收入突破1億元大關,年均增長21.6%。

阿克塞縣發改局局長韓衛兵說:“從目前招商引資的情況看,全縣工業後續發展潛力大,其中,光熱投資項目已簽約30家,計劃投資800多億元。近期,縣上又引進了10萬隻清真肉羊屠宰項目,延伸了產業鏈條,解決了多年來傳統優質羊產業附加值低的問題,這將有效增加牧農民的收入,做強做大全縣的傳統羊產業。”

阿克塞:万人小县绘就民生大蓝图

上圖為1994年9月,甘肅省阿克塞縣建設鄉烏呼圖村牧民加孜拉騎馬通知事。(膠片掃描)下圖為2017年8月20日,阿克塞縣賽馬會上幾名哈薩克族少女在用手機拍照交流。攝影:馬曉偉

40年不懈追求,20載快速發展,而今的阿克塞正以嶄新的經濟發展格局,繪就民生大藍圖,迎接更加美好的明天。

主辦:甘肅經濟網

編審:吳正楠

甘肅經濟日報社新媒體矩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