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皇帝喝酒,皇帝说你若犯错定斩不饶,他巧妙回答,皇帝感激涕零

明初有个官员叫作茹太素,《明史》上对他的评价是“抗直不屈”,意思是说这个人是个很讲原则,耿直敢言的书生,不会随意以领导的意志为转移。因为他的耿直敢言而得罪了朱元璋,所以朱元璋多次想要将他判罪,但是事后想想这个书生虽太过死板,但贵在老实厚道,又宽恕了他。

一日,朱元璋在宫中摆下酒宴宴请文武百官,这茹太素也在宴请之列。

酒宴开始后,朱元璋提着酒壶,拿着酒杯,一一敬酒。当他敬到茹太素之时,想起此人好几次在殿上据理力争,顶撞自己,不由心中有些怒火,便想吓唬吓唬此人,于是敬完酒后,说了两句话,“金杯共汝饮,白刃不相饶。”

和皇帝喝酒,皇帝说你若犯错定斩不饶,他巧妙回答,皇帝感激涕零

意思是说,别看我现在和你一起喝酒吃饭,日后你要是犯了事情,我照样不会饶恕你的。

本来开开心心地去参加皇帝的宴会,没有想到皇帝突然跟自己说这样两句话,我想大多数的官员一定会被吓傻了,不知所措;一些圆滑的官员或许会说上几句阿谀奉承之言,讨好皇帝;一些胆小之人,可能会吓得跪地叩头求饶。

不过这茹太素可不是一般人,应变能力十分突出。

他闻言后,不慌不忙地跪倒在地,叩了两个响头,也说了两句话,“丹诚图报国,不避圣心焦。”

朱元璋闻言后,想想这些书呆子虽然平时不讨自己喜欢,但是他们确实心系天下,对朝廷十分忠心的,心中还是挺感动的。

和皇帝喝酒,皇帝说你若犯错定斩不饶,他巧妙回答,皇帝感激涕零

又有一日,朱元璋和手下这些儒臣们一起品诗作赋。快乐的时光总是过得飞快,结果一不小心天色便晚了,于是朱元璋便在宫中赐这些臣子酒宴。

在酒宴之中,朱元璋兴致极好,连喝数杯,却发现宋濂不怎么喝酒。

我们知道中国人都有劝酒的习惯,皇帝也不例外。朱元璋提着酒杯,走了过去,问道:“额,你怎么不喝酒啊?”

宋濂是个老实人,这一问,可吓得不轻,连忙跪倒在地,说道:“臣蒙陛下赐酒,怎敢不饮。只是臣年老体弱,恐怕不胜酒力,万一喝多了,做了不合礼数之数,就对不起皇上的关爱了。”

朱元璋说道:“你不妨试下喝一杯,不会有事的。”

宋濂见皇帝这样说,不给面子不行啊,只得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和皇帝喝酒,皇帝说你若犯错定斩不饶,他巧妙回答,皇帝感激涕零

他刚喝完酒,放下酒杯,结果朱元璋又劝酒了,“再喝一杯吧!”

宋濂推辞再三,死活不喝,搞得朱元璋有些不悦。

朱元璋阴沉着脸,说道:“再喝一杯怎么会醉,把这杯喝了。”

宋濂见朱元璋有些发怒,不敢再推辞,于是拿起酒杯浅浅尝了一口。

朱元璋笑道:“男子汉大丈夫太不慷慨了,干了。”

宋濂回道:“皇上天威在此,臣不敢不敢。”说完眉头一皱,又是一饮而尽。可是这杯喝完后,宋濂觉得面红耳赤,脚步发虚。

和皇帝喝酒,皇帝说你若犯错定斩不饶,他巧妙回答,皇帝感激涕零

朱元璋见宋濂有些醉意,十分开心,趁着酒兴,让人拿来笔墨,写了一章楚辞。然后他让宋濂也写一章,可是宋濂喝醉了,连笔都拿不稳,还怎么写呢?朱元璋也不生气,让身边的文书帮忙抄写了一遍,送给宋濂,说道:“今天我把这个送给你,你好好收藏,将来留给你的子孙看看,这不是表现皇帝我对你的恩宠,这是太平盛世君臣同乐的证明啊。”

“卿藏之以示子孙,非惟见朕宠爱卿,亦见一时君臣道合,共乐太平也。

《醉学士诗歌》

宋濂虽然醉了,但是知道礼数不能乱,连忙跪谢皇恩。

史书上关于朱元璋与大臣们一起饮酒作乐的记载并不多见,今日跟大家分享下,希望大家喜欢。不过文中的茹太素和宋濂最后都获了罪:一个被杀,一个因为马皇后和太子朱标的求情,发配茂州,最终病死路上。这是后世议论朱元璋恩威莫测,朝赏暮杀的原因,不过这也对应了朱元璋那句“金杯共汝饮,白刃不相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