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公祠,陳玉殿

陳公祠,位於遵義市播州區尚稽小鎮!

顧名思義,陳家祠堂

為了紀念偉大的陳玉殿老人,陳玉殿字韞璞,並不是貴州本地人,豐功偉業卻被人歌頌。就像是蘇東坡在潮州地位一樣!山東歷城(今濟南市)人,曾任江西贛州府同知,清乾隆三年(1738年),調任遵義知府。

他的傳奇是這樣開始的,陳玉殿來遵後,見遵義所轄各地桑樹滿山遍野,也就是桑葚正是他家鄉用來養柞蠶的槲樹,於是決心在遵義興辦蠶絲事業。乾隆四年(1739年),陳玉殿派人去山東購柞蠶種,因路途遙遙,山關阻塞,蠶種途中化蛹出蛾,首告失敗。乾隆六年(1741年),陳公再次派員購種,蠶種及時運到,次年喜得春蠶,陳公即分發民間餵養。因缺乏經驗,蠶染病皆死以致斷種,再告失敗。陳玉殿矢志不移,當年第三次派人再赴山東購種延師,終於在乾隆八年(1743年)喜得收穫。從此,遵義繅絲、織造業應運而生。

陳玉殿還在遵義南門關建立黔省第一間絲織作坊,從事繅絲、織綢。時“遵義府綢”名揚海內,遵義山蠶絲綢由此興盛百年之久。陳公在乾隆八年(1743年)冬卸任離遵時、群眾依依惜別之情,竟到了“挽送者出貴州境不絕,莫不泣下”的程度。嘉慶初(1796年),遵義人民感懷陳公之恩,把他的木主配饗於蠶神廟。道光十八年 (1838年),清廷將陳公列入名宦祠。後來,又分別在遵義鳳朝門、苟江、尚嵇建祠堂三處,供奉神位,詔示後輩,勿忘蠶絲之父。

尚嵇陳公祠閣樓是現今僅存的一座,其建於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系尚嵇鄉紳張書田、李鑣創建。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末,他二人領銜募款修建陳公祠閣樓,去江南三大名勝之地,潛心繪圖,請來四川古建築匠人,鄉人獻工,歷一年之艱辛,於次年(1849年)冬完工。

特別要提到的是:該閣樓在鹹同年間毀於兵燹,僅存廊瓦。光緒中重修。1942年培修時配建了三門四柱磚石牌樓,解放後,在1965年維修了“寶頂”,1985年列為省級文保單位後,1986年又作了翻修。失修多年來,由於風雨剝蝕,人為毀壞,簷摺梯殘,風鈴不響,壁穿樓空,匾額抱對等裝飾已殘存無幾,名樓風采黯然失色。

2009年,80高齡的原中共尚嵇區委書記劉源泉帶頭,為修繕陳公祠閣樓,號召尚嵇籍者慷慨解囊捐款20多萬元,爭取到省、市、縣有關部門撥款160萬元,合計180萬元。2010年4月22日,陳公祠閣樓修繕工程啟動。歷經數月的全面搶修,陳公祠閣樓娟美不凡的風采又重現人間。整組建築群由磚石牌樓、風雨廊、廂房、祠堂、碑群、閣 樓組成,佔地1000平方米。祠門朝東,三門四柱磚石牌樓,邊柱連接左右花牆,圍護閣樓前院。從牌樓門經風雨廊直通閣樓底層,廊左右為廂房,一樓一底。主閣樓高30米,六角四層,簷牙高啄,寶頂凌空。兩側配有“陰陽閣”,均高20米,輔翼陪襯。整組建築渾然一體,佳趣天成。主閣樓平面呈正六角形,為四層三簷六角攢尖頂結構。第一層腰簷起,往上逐層收分,造型優美,酷似寶塔。閣頂置塔剎,覆缽形剎座。剎身由5顆寶珠疊成,剎頂為寶瓶,上飾三叉直指蒼穹。閣底明間,中部置4只雕花柱礎,上為抱鼓,下為六面體基座。大柱上懸掛兩副楹聯,含意深遠,耐人尋味,轉錄於下:

閣樓正中心,訓烏江子弟八千,破浪乘風驅倭寇;

絃歌大眾化,本泗水淵源一貫,騰蛟起鳳繼柴翁(鄭子尹)。

欲窮千里目,剩有西南半壁,遙按秋水長天;

更上一層樓,管教後進聯翩,共樂春風化雨。

陳公祠,陳玉殿

主閣樓南北二簷柱嵌入左右“陰陽閣”中,閣樓的二、三、四層均以下層金柱作上層簷柱,樓層金柱與底層金柱不對齊重疊,是用承重梁承託。梁、枋、柱的材徑亦逐層遞減,屋架結構穩定性頗強。置木梯由閣底繞各底層金柱盤旋至頂。三重屋簷均為等分的六塊扇形屋面,採用未上琉璃的青灰色筒瓦,簷頭安滴水。簷口呈弧形,兩端上翹,在戧脊端合為飛簷。頂重簷6只翼角懸掛風鈴一隻,每隻風鈴下繫有魚兒一尾,輕風微吹,魚兒翻飛,撞擊風鈴,鈴聲響徹四野,悠揚動聽。十八條戧脊上均有鏤空格花牆式泥塑,簷下飾以曲形華板,三角簷均為六角形開窗,視野廣闊,窗下有彩畫和雕刻。

“陰陽閣”為重簷歇山頂式建築,底層次間和稍間面闊均為5米,樓層稍小,由底層正脊中部聳出,四柱,歇山式頂,蓋青灰筒瓦,形式廟宇。正脊中部塑羅漢,脊背為鴟吻,角梁出挑,飛簷曲線特別秀勁優美。樓壁簷柱、橫樑上刻有戲劇故事、花草樹木、飛禽走獸圖案,還有泥塑圖案和淺浮雕。該閣樓建材取於杉木,全部工程不用一釘一鉚,這是明清兩代南方樓閣罕見的木結構形式。運用槓桿原理,使樓的出簷不是斗拱而用挑,每隻翼角用子角梁起翹,其形態“如跂斯翼”(像踮起腳跟那樣高聳)、“如矢斯束”(像箭頭那樣有稜角)、“如鳥斯革”(像錦雞那樣張開翅膀)、“如翼斯飛”(像鳳凰那樣騰飛)。

遊人至此,沿金柱木梯而上,即可登頂。放眼平眺,水光山色盡收眼底,尚嵇鎮中煙火千家;遠看蒼山如煙,群峰簇擁,雖無良田千頃,卻有梯田層層;近看綠樹翻波,泉水環繞,新建樓房坐落其間。人家都在畫炊煙!這是造陳公詞的全文,就像是岳陽樓記一樣,永和九年,歲在睽醜!

陳公祠不止上面文章中提到的這三處,1990版的《遵義縣文史資料》的時候,看到有人在幾十年前做過調查,遵義地區陳公祠有數處,可見當年遵義人民對陳玉殿堂的懷念與敬重。在尚稽見到它的時候,委實驚訝:在這個僻壤的貴州小鎮上竟藏有如此精緻、高聳、純磚木結構的古建築,看規模與外形,其實即使貴陽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甲秀樓、文昌閣都無法跟它比擬。哪怕是青巖古鎮也沒有古色古香。

而尚稽小鎮,尚稽,意為崇尚禮節的地方,在這個小鎮上,大家對於陳玉殿都是一種敬仰!

遠去的的故事還在發生著,陳玉殿也已經遠去,而後人卻始終不會忘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