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祕「21e800」:讓Twitter衆人爲之著迷的「虛榮哈希」

#00000000000000000021e800c1e8df51b22c1588e5a624bea17e9faa34b2dc4a

不要懷疑自己的眼睛,你看到的是比特幣社區內的一個熱門標籤/hashtag,但是它可不是一個普通的標籤。

它有可能是你混跡於加密社區之久見過的最長而且

最神奇的一個。

這個標籤是Twitter上一個叫做Mar Wilcox的比特幣礦工小哥哥於6月19日發佈的,它實際表示的是一串hash加密代碼。每當有新的交易經過驗證有效後,就會有一個這樣的代碼被寫入比特幣的區塊鏈上。每天都會有幾個這樣的字符串被寫入區塊鏈,所以乍一眼看去,你可能並不覺得這串在世界時間19日19:32:37產生的字符有什麼大不了的地方。那你就錯了。

好吧,實際是那你可能錯了。(那你可能就錯過了一場熱鬧)

插入一點背景知識:物理學中有一個理論試圖用一個簡單的數學結構解釋宇宙中所有力的相互作用和變化,包括重力。這個理論叫做E8理論(被稱為最美數學結構),2007年Garrett Lisi在一篇名為“超簡單的萬有理論”的論文中提出,該理論目前還有待驗證。

聯想一下E8理論的待驗證狀態和比特幣創始人中本聰身份之謎,再加上比特幣的供應量2100萬的事實,就得到了“21e800”這串字符不只是什麼隨機值的結論。事實上,這個理論似乎在暗示這串字符是中本聰自己放入的一個“虛榮哈希”。(虛榮哈希是指通過哈希函數計算隨機產生特定的字符串,由於無法通過逆向計算哈希函數,因此只能不停地重複生成密鑰,直到密鑰中包含希望出現的字符串。)

是不是已經起雞皮疙瘩了?

如果這確實是一個虛榮哈希,或者換句話說,是一個被有意製造出來作為某種預示的哈希,那創造這個哈希不只需要比現在的普通計算機大N倍的算力,光是創造它所需要的時間就可以讓人驚掉下巴了。

Twitter上開發人員Andrew DeSantis發佈的創造哈希值所需要的時間表

由於這個原因以及其他一些我們馬上就要說到的原因,一些人在twitter上放話說如果真的是有人故意創造而且標記的,那這串哈希字符根本不可能存在。

神秘“21e800”:讓Twitter眾人為之著迷的“虛榮哈希”

甚至有人“大膽”猜測比特幣的創造者也許並不是來自於這個世界的生物。

神秘“21e800”:讓Twitter眾人為之著迷的“虛榮哈希”

穩住 Hold your horses

在給出任何很狂野的結論之前,我們還是注意一下這串字符可能真的只是一個普通的哈希函數的隨機輸出值,而不是由某個偉大的幕後黑手故意設計的可能性。

據美國康奈爾大學教授及區塊鏈研究人員Emin Gün Sirer所說,這種以“21e8”開頭的字符串並沒有很神奇,實際上每年都會有一個出現。

神秘“21e800”:讓Twitter眾人為之著迷的“虛榮哈希”

很多人都反駁說這串字符沒有什麼特別的,“虛榮哈希”的說法更有可能是一個徹頭徹尾的惡作劇。

神秘“21e800”:讓Twitter眾人為之著迷的“虛榮哈希”

比特幣背後的魔法

從社交媒體上的聊天信息中可以看出,這個哈希值蘊含的神秘性與中本聰和比特幣誕生的各種謎團和猜想緊密相關。

比特幣論壇上有一篇帖子強調了今天病毒式傳播的神秘猜想實際上並沒有啥新意。

早在2013年,http://bitcointalk.org上一篇被稱為“創世區塊上隱藏的一個秘密”的帖子就曾懷疑過比特幣的第一筆驗證交易的出現。

大家都聽說過挖礦,這種驗證或者說“解鎖”區塊鏈上的區塊並把它寫入新的交易中的活動變得越來越艱難了。但是,回到比特幣剛出生的日子,產生一個區塊所需要的算力比現在低很多,而且當時所使用的CPU處理器也不像今天使用的極吃電的ASIC一樣強大。

從解鎖創世區塊0到區塊1,這中間大概消耗了6天的時間。但是根據與nonce隨機數相關的計算,解鎖創世區塊0的時間大約只需要4.2分鐘。(nonce是一個隨機數,或者偽隨機數,刻意防止重放攻擊,通常是礦工為了得到能夠驗證下一個區塊的哈希值而額外加入到哈希函數中的數據值)。

這怎麼可能呢?

所以謎團還是沒有解開,或許,用@nondualrandy的話來說,這些可能就是為了讓比特幣背後的魔力一直存在而刻意安排的一系列彩蛋。

神秘“21e800”:讓Twitter眾人為之著迷的“虛榮哈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