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後現身說法:中學生科研應該一棒子打死嗎?

零零後現身說法:中學生科研應該一棒子打死嗎?

請輸入圖片描述

部分中學生論文涉嫌造假一事曝出,有網友一針見血:中學生搞科研本身就是個笑話!中學生科研應該一棒子打死嗎?實際上,更可能是家長一手操辦的論文造假行為,與中學生科技創新競賽中寫就的論文,完全不可同日而語。還是有許多真正對科學感興趣的孩子,從小便沉迷其中。本文作者是一名00後普通高中生,10歲開始參加全國天文奧賽,至今共獲得2金2銀3銅,同時還熱心天文科普,現任北京市中學生天文聯盟名譽主席。本文講述了作者參加科研、比賽的經歷和感受,試圖探討中學生搞科研的利弊和存在的問題。

撰文 | 張及晨(世界聯合學院)

知識分子為更好的智趣生活 ID:The-Intellectual

● ● ●

由於從小就對天文學產生了濃厚興趣,我小學時就參與過北京市少年宮的天文興趣小組,後多次參加全國中學生天文奧林匹克競賽併入選中國國家隊。2018年5月,我代表中國參加了第69屆英特爾國際科學與工程大獎賽,學科為天體物理。雖然我初中和高中就讀的北京一零一中學中有科技辦公室、科技老師提供相關的支持,但我的研究課題並沒有接受校內老師的直接指導,而是在清華大學物理系的導師指導下獨立完成的。

中學生進入高校做科研

2013年起,中國科協、教育部聯合開展中學生科技創新後備人才培養計劃(簡稱“英才計劃”),是一種為普通中學生獲得高校科研資源的通道。由於在天文學科方面的特長,2015年,高一時,經過中學推薦,高校導師的面試,我入選了“英才計劃”,師從清華大學物理系天體物理中心王曉鋒教授,有機會在高中階段就接觸到了高等院校的科研工作。

由於前期有一定的學科競賽基礎知識,在導師的指導下,我閱讀了大量相關領域的文獻,多次隨課題組去國家天文臺興隆觀測基地進行觀測。同組也有不少中學生在此前並沒有天文基礎,甚至是第一次去天文臺。在“英才計劃”結束後的今年春節,導師的課題組裡所有研究生都回家過年時,因我家在北京,又放假有空,便受導師委託獨自一人去到天文臺完成了一夜觀測任務,有同學跟我開玩笑說,“你被當成研究生大過年的搬磚去了”。

在閱讀了大量文獻並與導師多輪討論後,我確定下了自己的選題是基於觀測數據的研究,隨後使用在線的超新星公開數據庫作為原始數據進行分析,其中也用課題組的望遠鏡觀測時間進行了部分補充。經過反覆修稿後,歷時一年,我完成了論文的主體,隨後參賽。

競賽重點考核是否親自完成

中學生科研成果的聚集是各類科技創新類競賽,有中國科協主辦的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下文簡稱“青創大賽”)、“明天小小科學家”獎勵活動(下文簡稱“明小”)等,其中優秀的科學研究項目被選拔出來參加英特爾國際科學與工程學大獎賽(Intel ISEF)。在這些競賽中,通常要求參賽選手以論文形式提交自己的研究項目,並提交研究日誌、原始數據等補充資料,“青創大賽”還要求有正式的科技查新報告。

以“青創大賽”為例,如果想進入到全國終評,必須要經過省級賽事的推薦,在各省級甚至地級的“青創大賽”中,各個選手也需要製作展板,接受多位相關學科專家的一對一問辯。由於是按照地級-省級-全國級賽事的逐級選拔,科技創新基層賽事水比較深,一些“青創大賽”賽場上比較強勢的中學老師們,甚至在地方評審工作中有話語權,有時校內甚至還會平衡競爭。

相比之下,“明小”的初審是全國在線盲評,而且在現場終評時不光有針對課題本身的多輪問辯,還會有一場權重很高的綜合素質問辯(面試),由多位科學家面試一個選手,學生是不是真心熱愛科學,通過此環節就能檢驗出來。比如我的同一個項目,在“青創大賽”裡只評了個北京市級三等獎,連終評現場答辯都沒有入圍,在“明小”中就獲得了全國一等獎。當然,也有可能是因為正好“明小”評委喜歡這個項目或者之前的評委沒看懂文章。

在這個過程中,評審們最關注的問題之一是項目是否由學生親自完成。如果一個選手倒背如流自己的項目介紹詞,評委問幾個雖不在本項目中,但是密切相關領域的基礎概念或應用,選手卻一問三不知,那就不得不懷疑是否是選手自己完成的項目了。能存活到全國級賽事的選手,都經過了多次這樣的審查,但難免有漏網之魚。我作為選手參賽中喜歡休息時在會場內閒逛做點“同行評議”(也是學習交流),可能因我不是評委,一些選手會把更真實的一面表現給我,有很多項目我可以主觀感覺出是導師提供的課題思路並且手把手代辦的。至於為什麼這些人能一路綠燈通過重重審查並獲獎,就無從得知了。

不過,如前所述,這些比賽需要學生親自面對評委答辯,如果想大尺度大規模造假的話恐怕難以矇混過關。更多項目是從生活實際問題出發的,評委們也更願意看到接地氣的項目。

科研過程中的問題

​在科創類競賽中表現出彩的科研項目,大多都有高校科研院所導師的指導,這在科創類競賽中是明確允許的。而中學生獲得導師的渠道主要分為兩大類,家長的關係和各類人才培養計劃。第一類情況下,有的時候中學生的參賽項目可能就是導師的研究組裡的子課題,再加上研究生的手把手指導。這種情況在國內一線城市的科創類競賽中佔比很大。

而第二類渠道,除了我進入的“英才計劃”外,一些地方科協也有類似的人才培養計劃,大體流程都是科協系統下放名額到地方重點中學,由中學推薦學有餘力且對某學科感興趣的學生至高校導師,然後由高校組織導師面試,入選後有1-2年的培養計劃,並由主辦機構補貼培養開銷。北京市科協剛剛開始在後備人才培養計劃選拔的第一輪中,加入相關學科的筆試環節,完善了選拔的科學性。

這些計劃的初衷是給中學生們體驗科研的機會,但在實際操作中,作為親歷者,我也看到了一些問題。如果想做出一些實質性的科研成果,沒有足夠的知識積累顯然是不可能的,很多專業的本科生也沒有機會做真正的科研。這些人才培養計劃中,很多中學生由於基礎不足,無法在高校實驗室做出實質性的科研成果。很多被選入計劃的中學生,入選後可能就是在導師安排參觀了下實驗室,跟著研究生助教們刷了幾次試管體驗了一下。當然,對於中學生來說,能體驗到科研已經很難得。

由於知識水平和閱歷限制,大多數中學生論文的水平質量無法和大學生論文相提並論。很多中學生的題目都源自於生活中的一些點滴小事,所以在科創類競賽中,更多的是應用創新型的研究課題。在科創類競賽圈有個笑話,就是那些做生物醫學選手的開場白總是講:“我的XXX(親戚)得了XXX病,年輕的我立志於要研究出治療方案,於是我就有了靈感去研究XXX”。

不過,科創比賽的工程學類中經常能看到各種有趣的小創意發明,能真正解決一些生活中的實際小問題,畢竟孩子們的想象力還是比成年人豐富得多。

功利化的中學生科研的利弊

科技創新賽事的“出口”一直以來是公眾關注的話題。近年教育部已經明確取消了科創類賽事的加分和保送制度,把決定權下放到高校,客觀上提高了這類附加分的科學與嚴謹性。現在高校的自主招生對於科創類競賽很看重,但一般也需要達到全國賽級別,而且高校在進行自主招生的面試時,通常會請相關院系的教授們來聽學生答辯,如果有問題,在最後一輪也有機會被發現。

科研需要花費大量時間,故大多都是“學有餘力”並且對某領域有濃厚興趣的學生在做,且每一次參賽提交到出最終結果的週期也需要大概半年至一年的時間。如果高校僅僅以“發表期刊文章”作為自主招生的門檻的話,前段時間曝出的中學生論文抄襲確實是個“見效快”的操作。

當然,功利性不見得是壞事,數理化生信奧賽由於有明確的(國家集訓隊)保送制度,吸引了大量中學生參加,客觀上國家隊的實力確實世界領先。大家都喜歡看到中國隊摘金奪銀,但如果沒有這樣的優惠政策,中國隊的成績還可能這樣好嗎?

再回到科研上面,大多同學還是對某個學科真正有濃厚興趣,或者做出了有創新的發明才會站到科創賽場上展示自己的成果。我同一些高校的教授也有討論過競賽與招生的話題,他們更看重的是未來的潛力。中學生科研經歷可能更能體現一個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和探究精神,因而比那些單純的奧賽更有說服力。同時,也要注意,中學生科研都應該在學有餘力的前提下,如果捨本逐末,沒有把課內基礎做好,短期的科創競賽成果並不能代表長期的發展潛力。

最近,我又發現了這些計劃中的新問題。一些同學在導師指導下在某一個方向做出了不錯的成果,可以發表論文。但在未來的學習或者發展中卻侷限在了這個極小的分支領域上。這樣的分化至少要到研究生階段才應該出現,如果中學時就已經定型,不知是利是弊?

零零後現身說法:中學生科研應該一棒子打死嗎?

(感謝今年ISEF中國國家隊隊友楊學霖同學對此文的建議)

去知識分子網站閱讀這篇文章:

http://www.zhishifenzi.com/depth/depth/3308.html

(長按複製鏈接,瀏覽器打開)

還有更多精彩文章,試試它們:

浙大冷凍電鏡中心解析出第一個蛋白質原子分辨率結構

http://www.zhishifenzi.com/news/biology/3309.html

透過長春長生疫苗案,回望中國藥品監管改革

http://www.zhishifenzi.com/depth/depth/3305.html

本頁刊發內容未經書面許可禁止轉載及使用

[email protected]

商務合作請聯繫

[email protected]

知識分子為更好的智趣生活

ID:The-Intellectual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