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人、谋兵、谋天下,那都是扯淡!谋士的最高境界是什么?

谋人、谋兵、谋天下,那都是扯淡!谋士的最高境界是什么?

01

在成为史上声名显赫的谋士之前,张良张子房只不过是个双腿跑得比脑瓜子转得还快的“愣头青”。

这绝非妄言。

那年,韩国被秦国吞并,一夜之间,出身豪门世家的张良便失去了继承祖业的机会,丧失了荣耀尊崇的社会地位,于是,背负着国仇家恨,年轻气盛的张良开始实施报复计划。

这个计划,够狠,也够牛,代号“刺秦”:刺杀秦始皇。

为达到目的,张良散尽万贯家资,雇佣了一个身阔腰圆的大力士刺客,并给他打制了一只重达120斤的大铁锤。

这个刺客,史上没留下姓名,姑且以武器命名,称他“大铁锤”吧。

一切准备妥当,张良和大铁锤在秦始皇出巡的必经之路上埋伏下来。片刻光景,就见36辆车辇缓缓驶近。

前面鸣锣开道,紧跟着是马队清场,车队两旁,大小官员前呼后拥。

来了!我的仇人来了!

谋人、谋兵、谋天下,那都是扯淡!谋士的最高境界是什么?

02

可放眼细看,张良又蒙了。

路上,所有车辇全为四驾,根本分不清哪一辆里面坐的是秦始皇。犹豫半晌,张良选中了最豪华的一辆,向大铁锤下了命令:“锤兄,就它,给我往死里砸!砸死了记我账上!”

呜,巨锤飞去,顷刻车毁人亡。

但,张良显然低估了秦始皇的智商。秦始皇多次遭遇行刺,哪能没有准备?被大铁锤砸中的,只是辆副车。

见计划落败,张良忙趁乱钻入芦苇丛中,撒丫子逃离了作案现场。数日后,张良隐姓埋名,躲到了下邳(现今江苏睢宁北)。至于大铁锤命运如何,他也懒得去关心了。

一日,张良闲步沂水圯桥头,无意中遇见一个身着粗布短袍的老头。经过一番后人皆知的“捡鞋子”穷折腾后,老头乐了:

“孺子可教也,跟我走吧。”

谋人、谋兵、谋天下,那都是扯淡!谋士的最高境界是什么?

03

这个老头不是别人,正是民间传说中隐身岩穴的神秘高人黄石公。黄石公领着张良来到郊外,送给他一本《太公兵法》。张良大喜,从此拜在黄石公的门下,日夜研读兵书。

一转眼,半年过去。

这天,黄石公将张良叫到跟前,问道:“从我看见你的第一眼起,我就认定你会成为天下第一谋士。说说看,你认为谋士的最高境界是什么?”

“身为谋士,当以谋取士,为王侯出谋划策便是谋士的最高境界。”张良毫不犹豫地回答。

黄石公听完,拉脸训斥道:“愚钝的东西,继续读书去。啥时想明白了,啥时出徒!”

又刻苦学习了一段时间,张良主动找到黄石公,愧疚地说:“我想清楚了,为王侯谋策,是为‘谋人’,只是谋士的初级水平,小儿科。作为一名真正的谋士,最高境界应该是‘谋兵’,进而‘谋天下’——”

话音未落,黄石公抓起茶杯掷来,“你榆木脑袋啊?墙边跪着去!”

谋人、谋兵、谋天下,那都是扯淡!谋士的最高境界是什么?

04

这下,张良一头雾水,百思不得其解。

啥叫谋士?就是用自己的智谋为王侯霸业服务的主儿。因此,“谋人”仅是第一境界。你不能为人谋划,谁肯白给你饭吃?而“谋人”只能保全少数几个人,难以保全成千上万人的生命。这便要求谋士得善于“谋兵”。兵者,国之利器,用好了无往不胜,自然就达到了谋士的最高境界:谋取天下。

难道,这有什么不对吗?

张良翻来覆去地冥思苦想。终于有一天,他兴冲冲跑到黄石公面前,大声说:“我想明白了。师傅,谋士的最高境界是——”

“不必多言,你可以出徒了。”黄石公呵呵一笑,打断了张良。

告别师门后,张良谏主安民,斗智鸿门,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果然助西汉开国皇帝刘邦打下了一片大好江山,乐得刘邦一个劲地夸赞道:吾之子房,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真乃世之奇才哇!

可出人意料的是,功成名就后,张良却不顾刘邦的再三相劝,执意选择了退隐。

谋人、谋兵、谋天下,那都是扯淡!谋士的最高境界是什么?

05

毋庸置疑,真正成就张良千古美誉的,不在功成,而在身退。

原来,这退隐,才是一名谋士的最高境界:谋己。

站在成功的巅峰,面对唾手可得的富贵荣华,权位佳丽,绝大多数的人会选择跨前一步,美滋滋地去拥有它们,享受它们,而张良选择的则是退后三分,避而远之。

原因其实并不复杂:

伴君如伴虎,没有一个帝王会容许臣子功高盖主。作为谋士,谋人、谋兵、谋天下都不如谋己重要。即便你谋略再深,本事再高,若性命丢了,一切都将成为空谈,甚至是——

千古笑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