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芷主治风邪引起的诸多病症,但以下这些情况是不可使用白芷的

白芷,中草药名。其性辛、温,一般生于林下、林缘、溪旁、灌丛和山谷草地等处。以其根入药,有祛病除湿、消肿排脓、活血止痛等作用,是中医常用的治疗外感风邪导致的头痛、牙痛及风湿痹痛,以及皮肤瘙痒的药物,也可用作香料。白芷作用虽广,但发生以下这些情况时要慎用此药物,以免发生危险。

白芷主治风邪引起的诸多病症,但以下这些情况是不可使用白芷的

一:用量忌过大

据研究表明:大剂量的白芷毒素可引起实验动物的强直性、间歇性痉挛,继而出现全身麻痹。如果人一次性用量过大的话,也可能会表现出类似的毒性反应。

白芷主治风邪引起的诸多病症,但以下这些情况是不可使用白芷的

二:阴虚血热者慎用

人体阴虚主要是指肾阴不足,因心主血脉,当心火旺盛灼烧血脉时,就会导致阴虚血热症。可表现为月经先期、五心烦热、夜寐不安、咽干口燥等症。因本品辛散温燥,容易伤阴助火,对于那些有阴虚血热证的朋友来说,服用后更是会加重症状。

白芷主治风邪引起的诸多病症,但以下这些情况是不可使用白芷的

三:火热呕吐者慎用

当胃中火热炽盛,其气上逆,就会出现呕吐的症状,治疗上应当以清热来和胃止吐。因白芷辛温助火,对于那些因胃热造成呕吐症状的朋友来说,可增胃热,使呕吐加剧。

四:湿热疮疡患者忌用

白芷主治风邪引起的诸多病症,但以下这些情况是不可使用白芷的

疮疡是体表化脓性疾患,是中医外科上最为常见的疾病之一,它包括了所有的肿疮和溃疡。疮的出现,多有一个化火的过程,与热毒、火热关系最为密切,可分为外因和内因两种。外因是指外感暑、湿、燥等引起的疮疡,在起初阶段一般不具有热毒的现象;引起疮疡最主要的还是内因,此类型疮疡,大多因虚所致,且慢性疾病居多。这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饮食不节,过食辛辣、肥腻厚味醇酒及晕腥发物,损伤脾胃,湿热火毒内生有很大的关系,故治疗上应当以清热、解毒、除湿为原则。但因白芷性燥,可助动火热,如果误用在湿热疮疡患者身上,会造成其体内湿热更盛,则疮疡的症状也会更加严重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